李念台觀點:暗夜墳場的口哨聲─台灣疫情的染疫死亡人數知多少?

2022-06-09 06:50

? 人氣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每天記者會「宣讀」的死亡率只是落後指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每天記者會「宣讀」的死亡率只是落後指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曾經聽台灣職棒前輩說過:台灣的國球不是棒球,更不是籃球,而是「贏球」。這論述完全切中了台灣人愛面子的心理。而同樣的場景也可以在台灣的防疫工作中看得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具有「台灣特色」的防疫工作,完全就是以「台灣好棒棒,他國就是爛!」這種以近乎宗教式國族主義作為主軸在進行著,從而導致了各種荒謬的防疫亂象。從「世界看好了,台灣只示範一次」,「Taiwan can help」,至於「陳時中秀數據:台灣死亡率低於日星紐韓港」等等各種幼稚言行以及出口轉內銷的宣傳方式。只圖在接下來即將舉行的選舉當中謀取選票利益。其中各種為執政的民進黨擦脂抺粉的疫情統計方式更是層不出窮。舉例來說,5/13時,蘇貞昌院長曾說過台灣染疫死亡率為「萬分之2」。

這數字到底從何而來?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我們暫且作作好事,幫蘇貞昌院長計算一下可能的數據來源。我們取當日前兩天的本土病例以及公告死亡人數嘗試計算如下:

當日前過去兩天的數據                                                                  

5/12 本土+65385 境外+61 死亡+17:17/65385*100%=0.026%        

5/11 本土+57188 境外+28 死亡+8 :  8/57188*100%=0.014%           

平均起來差不多是萬分之2。

當然,我們不知道蘇貞昌院長是不是如此得到這個數字的。事實上,這個數字連「有參考價值」都稱不上。

勉強可以說與這個計算關係最大的,就是所謂的「病患死亡率(case fatality rate)」。它所計算的是「全部病患中最終不幸死亡的比例」。當我們在計算這個數字時,需要確保染疫病例以及死亡病例來自於同一個群體。通常作法是把計算時間拉得夠長,使得所統計的死亡病例絕大部份是來自所選取的染疫病例。

而我們知道從病患死亡,檢察官相驗,到成為陳時中部長手上拿著的圖表中的一個數字之間的繁瑣工作,是不可能在短短一兩天之內完成的。換句話說,當天確診的群體跟當天死亡的群體有很大的機率是沒有關係的。若蘇貞昌院長(或者是陳時中部長)真的是拿這樣的數字出來唬弄老百姓,那就真的是居心叵測,實在大可不必。也令人懷疑台灣防疫中心這麼多專家學者究竟每天在忙些什麼事。

當然,蘇貞昌院長的「萬分之2」也好,陳時中部長的「千分之一防線」也罷,除了對民進黨「抗中保台」宗教的信徒以外,這些虛構的數字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意義。真正有意義的數字還是要腳踏實地的作資料探勘來取得。因此,本文將探討台灣實際上的染疫者死亡率究竟為何。

我們利用台灣國家高速網路中心所提供的COVID-19全球疫情地圖網站所提供的資料庫來作計算。首先我們先了解確診以及死亡日之間的關係。從圖一中我們可以看出,90%染疫患者的死亡日以及確診日之間的天數約為14天。換句話說,在當日過去14天之內染疫的病患中,最終會不幸死亡的案例可能因為將會發生的死亡因尚未發生而未被列入統計。因此,在接下來的計算當中,我們皆忽略最近的14天。這個數字也就是在網路論壇上經常提的到「染疫死亡為落後指標」。

圖一:確診至死亡之間天數的直方圖
圖一:確診至死亡之間天數的直方圖

接下來,我們將4/27日至本文付稿當日(6/6)的感染以及死亡案例表列出來分析,得到結果如圖二。我們可以看到,自4/27日起的感染以及死亡人數大致上呈現一樣的走向,直到5/24之後。這正好是本文付稿當日(6/6)前的14天。符合我們上述對染疫至死亡天數的觀察結果。因此我們在接下來的計算當中,僅觀察4/27至5/24日之間的情形。

圖二:每日染疫人口以及該日確診人口中的死亡人數。
圖二:每日染疫人口以及該日確診人口中的死亡人數。

我們將每日染疫人口以及當日死亡的人口作比較。可以得到每日病患死亡比例的統計結果,並可討論如下:

一,一般來說,感染者死亡的機率與1.病毒樣態,2.國人體質(包括基因型,生活環境與習慣等等因素)3.該國醫療品質。我們觀察4/27至5/24日之間感染者所計算出來的平均死亡率為0.12%。

二,而0.12%其實早就超過了「陳時中防線」的仟分之一。更是遠超過了蘇貞昌宣稱的「萬分之2」。

三,我們仔細看4/27至5/24日之間感染者死亡機率的七日平均線,可以發現數字是微幅上揚的(紫色箭頭方向)。在已知病毒樣態變化不大的情況之下,只能用醫療品質下降來解釋。

圖三:每日病患死亡率(藍色折線圖)與其七日平均線(紅色折線圖)。
圖三:每日病患死亡率(藍色折線圖)與其七日平均線(紅色折線圖)。

因此,我們可以提出結論:台灣此波疫情的平均染疫者死亡率約為0.12%。由於病患宣告死亡的法律程序相對較為嚴格,因此死亡率的黑數相對較低。在台灣檢驗量已經無法應付實際需求量,因而產生大量染疫黑數的情況之下,我們日後也可以用這個數字來反向估測實際上可能的染疫人數。

然而,能達到這個目標的前題是在染疫者數量持續增加的情況之下台灣的醫療足夠而沒有崩潰。事實上,我們也觀察到4/27至5/24日之間感染者死亡機率的七日平均線是上揚的。這對國人來說是一個警訊。在國人體質與病毒樣態變化不大的情況之下,我們必需更關注醫療量能,使其不致崩潰。

降低感染率是防疫工作的首要任務。而被感染後的死亡率則是醫療作為的重要責任。在無法清零的前提之下,政府要著重的應該確保台灣人民的被感染率有能夠有效降低,而被感染後的死亡率則能愈低愈好。這應該是整個防疫工作中最主要的部份。

但是民進黨政府顯然並非如斯想。一直以來,民進黨操作國族情緒已經成為了一個政治上無需經過大腦的反射動作。在防疫工作中亦然。事實上,由於過去的SARS經驗,加上與中國的敵對關係,台灣對於來自於中國的疫情確實比其他許多國家敏感得多。也因此,在疫情初期,台灣達成了相當不可思議的防疫成就。然而,驕傲自大的民進黨對大自然毫無戒愼恐懼之心,「謙卑,謙卑,再謙卑」終究淪為選後感言上一句沒太大意義的文字,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莫明其妙的「台灣好棒棒」口號。

每天下什兩點準時開播的五漢報時台儼然成為了選前之夜的預演,忘記了防疫中心的工作就是防疫,而不是幫政治人物擦脂抺粉。台灣值此疫情緊繃期間,蘇貞昌院長還在吹「萬分之2染疫死亡率」,陳時中部長仍在誇耀「台灣omnicron死亡率為百萬分之0.2」種種與事實相去甚遠的統計數字,這無異於暗夜墳場的口哨聲,只是政治人物在為了接下來的選舉而壯膽而已,對於防疫工作的實質上並沒有任何幫助。事實上,從疫苗供應以及施打數量最能看出一個國家的政府到底在防疫工作上有多用心(見圖四)。在這方面與週邊國家相比,台灣一直是絕對落後的。

圖四:疫情期間台灣疫苗施打率與其他週邊國家比較。
圖四:疫情期間台灣疫苗施打率與其他週邊國家比較。

行筆至此,忽然想起既然蔡英文總統認為染疫者人口在統計上可以視為已施打過疫苗。陳時中部長是不是應該行文要求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COVID 數據庫將台灣的已感染者人口比例直接加到已施打過疫苗人口比例中呢?

當台灣父母親為了讓幼年兒童施打第一針,還在醫院診所排隊群聚辦掛號的同時,歐美新加坡等國在討論的是兒童疫苗第三針要不要打?該怎麼打?

當台灣朋友為了作好防疫工作不成為破口,反而得在街上排隊群聚買快篩的同時,歐美新加坡等國正與該國郵政系統合作,向其國人免費提供快篩並直接寄送到府。

說好的超前部署呢?歐美新加坡等國會不會額首稱慶「幸好沒讓 Taiwan help?」

*作者為旅美學人,民進黨黨員(黨齡24年),目前為美國某藥廠首席科學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