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臺灣敗國之憂

2018-05-02 07:10

? 人氣

蔡政府的「非核家園」神主牌是會導致台灣敗國之憂的因素之一。(顏麟宇攝)

蔡政府的「非核家園」神主牌是會導致台灣敗國之憂的因素之一。(顏麟宇攝)

依當下臺灣政經情境態勢看,「經濟敗國之象」要遠比「轉型正義敗國之象」來得更為急切爭先,也更為惡劣嚴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敗國之象引申國民普遍「虛脫感」

臺灣敗國之象的顯現,關鍵在於整個經濟社會正在普遍深化的「前瞻無願景」、「未來無希望」、「國家發展無信心」。正由於這種迷漫整個臺灣社會的「無願景」、「無希望」與「沒信心」,以致造成國家活力與實力根源依託的經濟活動構面,越來越發凸顯一片嚴厲的不投資不營運、資金、知識以及人力資本的外移他遷;「全面空洞化」危機,正是今天臺灣經濟敗國之象爭先突出的具體化大映現。

「經濟敗國」所領先嶄現出來的壓力與緊迫性,對臺灣而言,不啻已是當前更加急切於因為「過度超載促進轉型而敗國」的積極可能惡劣結果。

臺灣經濟力的衰竭速度之快,尤其是在蔡英文坐天掌政以來這兩年,其速度加快的腳步,更是呈現一種直線遽增加速度在進行;從經濟頹退衰竭而擴散升高為「國政破敗」「國力衰竭」的「敗國症候群」迸發,引申國民普遍「國家虛脫感」的驚嚇,也是空前的。當然這是,當家的民進黨人與民粹社會必須提心吊膽急務。

產業「五缺之失」外加經濟「宏觀政策五大憂」

其實,早在兩年多之前,臺灣經濟骨幹實力唯一具體匯聚呈現的全國工業總會,就在理事長許勝雄領頭疾呼聲中,高喊「五缺之失」必將會是肇致臺灣產業經濟部門嚴重虛脫萎縮,甚至於全面空洞化衰竭的最關鍵破口所在,國人有識之士必將為此有志咸同地發散出強烈的臺灣「經濟敗國」之憂。

然則,工總的肯切論述與提議,似乎根本就沒有爭得當家蔡政府的認同與支持,各主政部會也愛搭不理,完全不加認真處斷;洎至到2018年4月17日工總改組,新接任工總理事長王文淵就在接篆之日當時,直面朝向行政院長賴清德加碼疾呼,要求蔡政府必須嚴肅正視,可能肇致臺灣「全面空洞化」的另類宏觀政策五大憂,必將會是當今臺灣「敗國之憂」的頂頂首要之憂。

「經濟敗國」危機勢必領先於「轉型敗國」危機

然而,就在工總改組十天之後,蔡英文的回應,竟然完全置王文淵五憂於度外,幾乎完全不加理會,還祇是一味迷信於根本不切經濟實際的「5+2可以提振內需」以及「強化國防作為施政主力」,不啻直面打臉「敗國之憂」,根本不列國政考慮;蔡英文這種顧左右而言他,完全無視於許勝雄「五缺之失」呼聲,也對於王文淵為臺灣可能「全面空洞化」的宏觀政策五大憂,毫不為動,也沒有一絲一毫回應,如此「神隱魔頭」的處遇方式,不啻更將坐實當下臺灣情境態勢,「經濟敗國」危機勢必領先於「轉型敗國」危機發生之可能性與必然性。

要求先有一套健康的國家級產業經濟政策

全國工業總會前任理事長許勝雄,早在2017年國家經濟政策白皮書所提出的「關於產業政策及中小企業發展建言」16大議題32項建議,竟有超過82%建言,未獲主管部會機關參採,或積極滿意回映與答覆,爰在新年度白皮書積極提議,要想在「悶經濟已然長期化」的當下,倘若政府期盼能夠有效穩健振興臺灣經濟,就必須先有一套國家級的健康產業經濟政策(national industrial policy, NIP)。

因此建議政府主政當局,應該再度納列幾項新生之重大議題:

第一項新生之重大議題是,建議政府應積極建立國家級「產業供水確保機制」「產業能源/電源供應確保機制」「產業產銷基地空間供給確保機制」「產業人力資本來源確保機制」,以期能夠真正落實「投資臺灣」政策。

第二項新生之重大議題是,建議政府應具體積極推動「至少三個代表主軸產業能量的重點特色系統性價值鏈」(GVCs),以便能夠提升我國產業對全世界經濟市場的戰略性競爭力。

政府「過度超限行政監理」之害

第三項新生之重大議題是,行政院應積極整合約束各行政部會機關,各行其是的「過度超限行政監理」(excessive mal-practices over the administrative regulatory power);「過度行政監理」最容易肇致嚴重破壞自由市場機制及市場經濟自由企業的「經營自主權」,造成整個國家產業經濟衰敗頹退,乃至於國家經濟空洞化。

第四項新生之重大議題是,行政院也應該急起正視,並務實有效地依法約束管控「地方政府自治法制的逾越行使」的經濟負向效應問題,務使地方政府都能積極自制其自治權責之理性規範,特別是地方政府對於在地廠商企業的「環保稅捐」、「污染稅捐」、「強制性回饋金徵收」等脫法脫軌脫序自治行政措施,已然嚴重傷害國內外產企業在臺灣各地方之投資營運問題;同時,這也直接肇致國際間對於「臺灣營商環境條件嚴重惡劣化」的嚴厲負面評價,其結果往往極其輕易肇致「經濟敗國」事實。

兩岸關係是臺灣首要的敗國之憂

2018年4月17日全國工業總會大選改組,新任理事長王文淵總裁在接椽就任演說中,也同樣肅重地提出了「臺灣經濟發展五大憂」的「經濟敗國」危機之憂,王文淵的五憂,大體上已明確又嚴肅地指出了當今臺灣政治經濟前瞻發展最關鍵障礙的五座橫亙大山,也就是:第一,兩岸關係僵凍;第二,國家能源政策風險;第三,公司法修正案斲喪企業廠商在地投資營運意願;第四,民粹環保主義禍國殃民;第五,營利事業稅制殺傷臺灣競爭力

第一個會肇致臺灣敗國之憂的議題是「兩岸政策僵凍關係不解」。2017年臺灣對外貿易結構,長期「唯美主義」所絕對倚賴的美國市場,已從1970年代的45%依存度降為11.5%,而對於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則已高占41%;中國大陸已然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預期在可預見未來,臺灣產業對於中國大陸市場的貿易依存度,勢必會超越1970年代對美國的依存度,直逼60%以上水準,在當下及長期未來觀點看,臺灣不能也不應該,祇基於政治外交考慮一味親日拉美,頂多祇能抓得到不過15%的外貿經濟份額,而必須因為仇中反中,斷送經濟上60%份額的國家成長發展生命線。

尤其是,中國大陸市場也勢必會是臺灣經濟未來長期面對全球投資佈局及貿易發展的最重要環節。倘若兩岸關係持續兩年未「僵凍」局面,遲遲無法獲致改善,終必嚴重導致臺灣產業經濟根本喪失前瞻發展契機,也將大大影響企業廠商未來的實質成長發展。

非核家園神主牌政策拉高了「經濟敗國」危機係數

第二個會肇致臺灣敗國之憂的議題是「非核家園能源政策大風險」。對於民進黨政府為達到2015年「非核家園」神主牌治國目標,所採取「以綠能取代核電、以天然氣取代燃煤發電」的政策,基本上根本違背了全世界能源多元化的潮流,對於臺灣電力穩定供應,勢必肇致極大風險與危機,倘若完全執政的民進黨繼續蠻橫堅持執行「非核家園」神主牌政策,祇會越發提高「經濟敗國」危機係數。

特別是,綠能的太陽能及風力發電,最容易受制於自然環境時有時無的限制,根本不可能做為一個國家能源總供給的「基載」,「用綠能取代核能」的政策,絕對存在高度的「缺電/缺能危險」,絕非是可依存的國家能源政策。

核能政策還是當前最能防制「經濟敗國」危機的唯一抉擇之路:核能在世界歷史上有三個事故,美國三哩島事件,事件發生時已經停俥,沒有輻射外洩;車諾比是在反應爐供電測試時,因設計缺陷及人員訓練不足所導致,是權威時代的因素;至於福島事件除了海嘯堤防高度設計不足外,則是管理上的問題。核發電技術是成熟的,是安全的,管理才是重點,「所以日本在福島事件後逐一恢復核電是有它的道理的」。

民粹環保主義禍國殃民

第三個肇致臺灣敗國之憂的議題是「民粹環保主義禍國殃民」。民粹環保主義,已然造成「國家級製造業回流投資政策」的破功失敗,也肇致國內外投資人對於在臺新增投資營運「全面卻步」,更嚴重的是造成嚴重的產企業全面性大外移,以及既在投資營運的出走他遷;以最近風風火火的PM2.5議題,所有理性投資人與知識份子都主張應該以數據來做為決策論證才對。依環保署數據做為基礎,PM2.5來源有二,一是境外輸入,二是受風向及氣壓的影響,可是現在臺灣民粹都怪罪於燃煤電廠及化學工業,其實這兩個產業的排放,僅占總量不到百分之五,竟被認為是罪魁禍首。這種不依準數據的民粹環保主義,極能肇致「經濟敗國」危機。

顛覆國家經濟體制的公司法修法

第四個會肇致臺灣敗國之憂的議題是「公司法修正案斲喪企業投資營運意願」。最近爭議中的「全面翻修公司法制」,造成高度「翻轉國家經濟體制」疑慮的關鍵問題,至少涉及四個重大構面理念:其一是,將純粹「私有財產體制產物」的公司組織,予以重大變性成為「高度社會化」或「高度公共化」機構組織,嚴重威脅到自由開放市場經濟的保障私有財產制的「國家經濟制度」本質;其二是,將「唯一以營利為目的」的公司組織,變更為「必須承擔高度社會責任為目的」的共產主義機構組織,亦即使「所有營利事業不再是營利事業」新型「公營公司」;其三是,由出資人或投資人唯一組成的董事會,必須加入大量「無出資無持股」的「局外人(路人甲乙)」做為「非投資人非股東之董事」成員,而嚴重被稀釋,無法作出真正「經濟市場化」營運決策;其四是,擬議刪除公司法廿七條、取消「法人董事」體制,倘無相關配套措施,勢必造成現存投資控股公司無所適從,降低「各種類型法人」的投資意願。

這些重大國家制度理念與自由市場經濟體制的翻覆變革,毋庸置疑地必然會引申全面性「斲喪民間企業投資營運意願」,馴至導致嚴重的經濟敗國。

逆反全球「減稅降負」潮流的所得稅制

第五個會肇致臺灣敗國之憂的議題是「營利事業稅制殺傷臺灣競爭力」。最近所得稅法修正,把針對國家經濟最骨幹主動能脊柱的產企業廠商公司組織所課徵之營利事業所得稅率,由17%再調升回到20%,這項關係到整個國家投資環境條件良否的關鍵租稅措施決策方向,恰與全世界各國政府「減稅降負」潮流相反,當然會重大影響產企業廠商在國際激烈競爭市場上的全球競爭力,導致國家產業經濟的萎縮與衰敗,甚至於經濟敗國。

「經濟敗國」之憂是臺灣的國之大事

對於許勝雄「五缺之失」可能肇致「產業經濟空洞化」呼聲,以至王文淵五大宏觀政策「經濟敗國」之憂的提醒與建言,現在看起來,無論賴清德院長以至身在層峰的蔡英文總統,似乎皆毫不為所動,特別讓普遍國人與有識之士,越發對於整體「前瞻無願景」、「未來無希望」、「國家發展無信心」感受更深。

閣揆與總統的「非經濟意識形態」神主牌之牢不可破,當然更讓國內外智庫機構對於臺灣「產業敗國」「投資敗國」與「經濟敗國」的機率計算,更為提高。

這的確是,值得當家主政的最高當局及社會民粹,應予嚴肅正視的國之大事。

*作者為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