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登山專文:書癡兼情癡的史學天才張蔭麟

2022-04-28 05:50

? 人氣

張蔭麟是近百年來罕見的史學奇才,也是中國「新史學」發展史上一顆耀目的明星。香港中文大學許冠三教授說:「二十世紀中國新史學的開山大匠是兩個廣東人,一為新會梁啟超,一為東莞張蔭麟。」吳宓也認為張蔭麟是「梁任公第二」。張蔭麟的治史範圍廣及上古史、宋史、近代史、科技史、學術思想史、史學方法論。而張妙娟也指出《中國史綱 》的出版具體表達了他對撰寫通史的理念,特別是自序長達五千六百餘言,提出了筆削的五大標準:新異性、實效性、文化價值、訓誨功用,以及現狀淵源的標準,也說明史家貫穿複雜史實的四大範疇:因果、定向發展、演化發展、與矛盾發展的範疇。另外,他的〈論史實之選擇與綜合〉更是他從事歷史編纂工作時經驗總結,後人認為這是「他晚年最精湛的理論著作,也是精研史學原理一生的心血結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張蔭麟致陳鐘凡信函。(作者提供)
張蔭麟致陳鐘凡信函。(作者提供)

張蔭麟去世,陳寅恪寫下〈挽張蔭麟二首〉,其一為:「世變早知原爾爾,國危安用較區區。聞君絕筆猶關此,懷古傷今並一吁。」當年張蔭麟留學返國途中,陳寅恪就曾致函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所長傅斯年向其推薦,他說:「張君為清華近年學生品學俱佳者中之第一人,弟嘗謂庚子賠款之成績,或即在此一人之身也。」這「一人」便是張蔭麟。他曾形容張蔭麟「流輩論才未或先,著書何止牘三千」。而作為同窗好友的錢鍾書亦深感悲痛,他感言:「失聲驚子死,天翻大地覆」,可見錢鍾書的惋惜之情,沉痛而深重。「國學大師」錢穆甚至認為張蔭麟是發展中國史學的後繼之人。但這位自稱「素癡」的「書癡」與「情癡」的天才卻齎志而歿,真是「才如江海命如絲」,令人不勝唏噓!

為此我從他留下百萬餘言的單篇史學論文,精選其中的十五萬字編成《張蔭麟說文史》一書出版,全書分為四大部分:一是「歷史通論」文章有〈中國民族前途的兩大障礙物〉、〈説民族自虐狂〉、〈哲學與政治〉、〈從政治形態看世界前途〉、〈論中西文化的差異〉、〈論歷史學之過去與未來〉、〈論傳統歷史哲學〉;二是「文史考證」文章有〈老子生後孔子百餘年之説質疑〉、〈紀元後兩世紀間我國第一位大科學家——張衡〉、〈秦婦吟之考證與校釋〉、〈明清之際西學輸入中國考略〉、〈龔自珍漢朝儒生行本事考〉;三是「評論名家」文章有〈評胡適《白話文學史》上卷〉、〈評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卷〉、〈評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卷〉、〈梁漱溟先生的鄉治論〉;四是「史料譯文」文章有泰萊(W. F. Tyler)原著,由張蔭麟翻譯的〈甲午中日海戰見聞記〉及小泉八雲原著,由張蔭麟翻譯的〈甲午戰後在日見聞記〉兩篇文章。也讓世人不再「遺忘」這位短命的史學天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