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與街道記憶─重描臺北赤峰街:《在建築與文化之間,我們設計》選摘(2)

2022-04-16 05:10

? 人氣

《赤峰街5號的那些事》

要如何認知街道的存在?個別主體在街道的生活與記憶,可以如何探詢與獲悉?在列斐伏爾的空間生產三元架構理論中,討論的是整體、鉅觀的架構性空間生產狀態,較少從個別主體的空間經驗與情感的分析切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都市設計領域的重要學者林區(Kevin Lynch),畢生致力於發展出探索人的環境知覺的理論工具。他在《城市的意象》(Lynch, 1960,胡家璇中譯,2014)一書中,發展出了節點(nodes)、地標(landmark)、區域(district)、邊緣(edge)、通道(path)等五項元素,試圖來分析人們的環境知覺。其中,「街道」(street)可以說是同時具有「通道」與「邊緣」兩項環境特徵的空間類型——赤峰街雖然是屬於線性空間,但由於跟北淡線鐵路平行,之前處於鐵道邊緣的負面空間,因此也具有邊緣性的特徵。加上與中山北路側的聚落元素差距大,使得這樣的邊緣性空間性格益加凸顯。另一方面,由於夾在前述所分析,從大稻埕蔓延過來,以日新國小、承德路為界的建成公園與赤峰街,隔著北淡線鐵路,也同時構成完整的區域。這也是赤峰街一帶,長期以來得以持續保有其空間性格的重要實質條件。

台北市赤峰街一家機車行門口,停了一排偉士牌舊機車(王學呈提供)
台北市赤峰街充滿市井生活感。示意圖。(資料照,王學呈提供)

李日章教授的《赤峰街5號的那些事》出版於2015年。李教授1938年出生,78歲之際,寫下這些個人回憶,原本只是想要留給家人一些紀錄,經出版社與李筱峰教授建議,這份個人化的紀錄,從臺灣史的眼光來看,具有史料價值,是草根大稻埕人的生命紀錄、百年臺北城市滄桑史話,臺灣最陰闇年代的忠實寫照(李日章,2015:  284)。該書前半段,記錄著作者從小在此地區成長的記憶。

「這裡要講的是一間房屋本身和發生在他裡外周圍以及其寄寓者身上的一些事情,他們反映了臺灣二次世界大戰後到經濟起飛之前都會基層民眾的生活實況。⋯⋯以及都市演化和社會變遷的蹤跡,乃至整個大時代的動態、氛圍。」(李日章,2015: 26)

該書有一張李教授憑著記憶手繪下來的地圖。這張地圖相當清楚地傳遞出當時的環境認知與地方訊息——最上緣為延平北路,下端為中山北路,這應該是當時最為重要的生活核心區域的界線邊緣。延平北路為沿著淡水河岸,因為開港通商貿易活動開發而來的繁華市街象徵。最下方的中山北路,則為日治時期的敕使街道。1901年為臺灣神社所開闢的敕使街道,當時為14公尺寬。1936至1939年始拓寬為40公尺,並闢建為三線道路。中山北路沿線街廓逐步開發為日人文官宿舍。以敕使街道的線性空間逐步發展為日人的聚居區。而沿著淡水河發展的大稻埕地區,則為本省籍以商業市街型態逐步擴展的漢人聚落。換言之,這兩條線性空間中間的地理範圍,為日治時期逐步開發的區域。完工於1901年的北淡線鐵路,構成了日人居住區和臺人聚落間的自然界線。因此兩邊的發展如何擴散滲透,構成了中間地帶,赤峰街就是夾在兩個個性相對鮮明地帶之間,自成一格的區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