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愛在船過水無痕─高雄燈會大戲《船愛》之我思

2022-02-25 05:50

? 人氣

《船愛》規模壯闊、演出人數眾多的戶外演出,音樂、舞蹈的效果都強過有情節的戲劇。(網路照片)
《船愛》規模壯闊、演出人數眾多的戶外演出,音樂、舞蹈的效果都強過有情節的戲劇。(網路照片)

而後劇情帶回台灣早期移民歷史與黑水溝傳說,穿加了孤兒寡母蘇錦娘(孫詩雯飾)與王有福(吳奕萱飾)渡海來台途中,面臨海中白蛇妖(鄭雅升飾)與青蛇妖(陳昭薇飾)興風作浪,迭遭險難。戲劇進行中突然冒出王金櫻以「四句聯」出場謝幕並介紹演員,為避免觀眾誤會,投影字幕同時打出「戲劇橋段,並非真正謝幕」;隨後再繼續將故事拉至顏思齊、鄭芝龍的大航海時代,唐美雲飾演的顏思齊,率領船隊與眾家兄弟縱橫海上,接下來就是鄭芝龍(小咪飾)偕日妻田川氏(許秀年飾),手裡懷抱著襁褓之中的鄭森來到「大員」。這段歷史正是石教授在乎的「歷史扭曲」,觀眾大概也搞不清楚舞台上人物的關連性,大家注意的是唐美雲、小咪、許秀年與秀琴……出場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4.

《船愛》做為元宵燈會應景大戲,具有節慶意義,雖活動宗旨,時間地點已定,主辦單位以藝術為名,處理這個帶有政治意涵的大型活動,仍應從身體與表演的功能出發,兼顧觀賞環境與天氣因素,而非以政治儀式性的「藝術造勢」為最大目標。

高雄市文化局藉現成明星匯演型式製作做了三朝大醮,感覺有如《東京夢華錄》所記述元宵節慶大宋天子在宣德殿召見各國使節,一同觀賞城樓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餘里」,也像回到昔日慶祝蔣公華誕的慶典規模,舞台上的人物走動有如精巧設計的排字舞,展現萬國來朝、盛世元音的儀式性宣示,也像極了財主為了表現藝文氣質,快速地把住家大宅四周打製成崇偉的書牆,上面擺滿中外文經典的鉅著,以求製造強烈的視覺震撼,對於積弱不振的民間表演生態並無助益。

《船愛》眾星雲集,參與的演員大多具有號召力。(網路照片)
《船愛》眾星雲集,參與的演員大多具有號召力。(網路照片)

船愛》導演的舞台處理其實相當流暢,但劇場規模太大,寒冷的雨夜坐在草地的觀眾顯得孤單,沒有濟濟一堂共享佳節的情趣,就算看到熱鬧,也不容易進入戲劇氛圍。《船愛》如果在溫和天候演出,尚能收到另一種觀劇效果,但選在寒冬的衛武營戶外劇場「以天地為幕」演出三天,不就像當年的田登太守為避自己名諱,頒發了「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的公告,只是為放燈而放火了。

這些被動員參與的演員大多具有號召力,若由其分組在合適的劇場聯合演出,即能讓觀眾好好看一齣戲,而不是只看「感覺」。《船愛》大卡司、大製作的主辦單位,若轉換成「梨園總局」或「劇場公會」之類自發性組織,號召名家為公益聯合義演,以謝境、謝館的感恩心情,呼籲社會大眾支持表演藝術,並為年輕、無力的表演團體讚聲,對整個藝文環境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就更具意義。

其實藉超大規模的戶外戲劇演出做為官方「與民同樂」的政治文化性宣示,在冬冷的季節賭一下天氣,偶一為之無傷大雅。只是,高雄市文化局多年來似乎把「藝術造勢」做成了癮,甚至把它當做重大政績,這才是問題所在。

*作者為作家、舞台編劇、戲劇史學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