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怎奈臺灣淪落自損式福利國陷阱萬難困脫

2018-04-04 07:10

? 人氣

近20多年來,國內各種社福支出持續上揚,對經濟與競爭力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力。(蘇仲泓攝)

近20多年來,國內各種社福支出持續上揚,對經濟與競爭力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力。(蘇仲泓攝)

因為主政者一頭莽撞衝進共產主義福利國家意識形態治國路線,乃在短短兩年不到時間,益發劣化了「長期化的臺灣悶經濟」驟變成福利陷阱中的「頹敗經濟」;當然讓整個臺灣社會上下的普羅大眾,一片無盡的挫折與怨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何脫困再起,讓臺灣經濟社會恢復舊日活力與實力,恢復經濟景氣再造復甦的動能,當然是當前主政當局,乃至整個社會的莫大責任與挑戰。

三隻經濟黑手陷害臺灣成為三流國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對於「國家經濟議題」竟然會在臺灣消聲匿跡長達兩年多之久,乃在不久之前一篇「臺灣經濟競爭與成長策略政策建議」大文中,面對庶民大眾發出了「三隻經濟黑手再陷臺灣失落十年」的醒世警語,立即引起社會悸動矚目。

這篇已然讓整個臺灣社會有所悸動的報告裡頭,指涉的那三隻黑手,一是法律,一是環評,一是對大陸過度保守,更用結語警告,倘當家政府再不積極正面解決,則臺灣勢必會落入半世紀前陳年舊論的「中所得陷阱」,以致在未來10年時間內,至少要被兩打以上開發中國家超越,讓臺灣淪落為開發中經濟社會的三流國家。

院士的證論讜說,直令人完全同意。不過,質之深層底蘊,真正比三隻黑手更加有力搗爛臺灣悶經濟傷筋害骨的猩紅狼牙棒「超額福利貪吃病的經濟併發症」,才是更關鍵更主要的,讓臺灣重蹈跌落到1965年代「歐洲自損式福利陷阱」中,而且這也恐怕才真正是肇致今日臺灣經濟,竟會從1980年代「臺灣錢淹腳目」的躍升先進,驟急淪落為「祇會下不能上」的衰敗頹退窘境之終極關鍵。

超額福利貪吃病重創下的臺灣「悶」經濟

晚近這二十多年的臺灣經濟社會,從宏觀角度來檢視,幾乎可以說是完全翻版了1965年到1995年歐洲經濟社會所歷經演進變化的態勢景況。

歐洲從二戰之後勝利國家的先進繁榮富庶,且能領袖全世界經濟高潮浪頭地位,在不到十年光景時間,就逐步被超越被領先,而竟變成「全球最沒落的貴族社會」;相對來看看臺灣演進變化,也在戰後嬰兒潮的熱浪推升中,由貧窮落後農村經濟,一躍挺升成為「錢淹腳目」的世界奇蹟經濟國家,也一時雄威高踞了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國家最高潮浪頭的亞洲四小龍首地位。

可惜也可悲的是,無論「先進的歐洲」在前,「躍進的臺灣」跟進於四十年後,竟然都隔代踵繼地捲進了「超額福利貪吃病」(welfare gluttonousness)的重症病房,而一前一後也都淪落頹退了,祇是超額福利病後的歐洲,猶還能夠繼續維持相當程度的貴族經濟樣態與氣勢,但是臺灣,卻已重創深刻難起於長達三十年的「悶」經濟困窘了。

歐洲「自損式福利陷阱」的證驗

肇致歐洲經濟停滯低宕的「自損式福利陷阱」關鍵變數,主要來自於兩大成因:

第一大成因是,幾乎是所有歐洲地區國家百姓無一不受戰後先進富強繁榮景象所惑,忘卻了戰前勤勉努力乃能掙得富裕安全,轉為極力追求「美好福利國家夢」,於是將政府手中因開發建設的效能效率所累積下來的秀異公共資本及公共資源,將其超過一半份額比重以上的支出利用,都悉數投注花費在「社會福利支出」事項以及「弱勢/偏遠救助」的移轉性支出之上;然則依國際發展經濟學實證經驗,都顯示:「社會福利支出超過公共資本支出20%以上」的任何國家公共預算支配,勢必極其容易肇致一個國家經濟社會走上「變軟」「變弱」「變強大為敗小」之路,而二戰之後的絕大多數歐洲社會,其在「社會福利支出」的花費,都遠遠超過了該項「國家社會福利支出不能超過20%以上」必然法則界限之加倍以上,其結果,當然肇致歐洲國家,普遍性劣轉成為超額趨弱、趨向低生產力與弱競爭力國家;(相對地,映對於臺灣狀況,自陳水扁政權始,逐年提高臺灣「社會福利支出」占比,從經國先生主政之前的9%-15%,躍增至26.6%,是兩蔣時期的倍增狀態,洎至馬英九政權,則更從眾民粹需索而更拉高到46.6%,直逼當年歐洲病變時期水準,更是完全深沉墜入了歐洲型「自損式福利國陷阱」之中,病情必然加重)。

第二大成因是,以超額勞動保護主義思維及超限勞動福利保障措施,使民間資本投資的所有產業經濟部門「投入要素成本高高挺升」「投入要素供給低低縮減」,勞動工資必須確保在福利生活水準以上,勞動工時則為壓抑節節高升的失業率而大幅降低(以使人人可以分食僅有的工作機會);勞動條件下限將受雇人權益拉高到雇用人權益之上,職業安全要求大大超越市場對產業產品的實務需求之上。這兩大超額福利保障限度的突破,以包括法國在內的環地中海歐南國家為最突出顯著。

以成為這些國家急先鋒、領頭羊的法國為例:其勞動工時更減縮到全世界最先進的每周35小時的超低限(當時全世界工時制國家都訂為每周48小時到56小時之間),並限定勞動雇用毫無「適用猶豫期程」的「即雇用即正式就業」方式,更加上「受雇人可以隨意辭職不幹,但雇主必須滿足諸多法定要求條件狀況下,才得以辭退勞工」的幾乎是「法定終生雇用制」來保障勞工,這當然也就肇致1995年後法國會嚴重淪落為最大的「歐洲病夫」國家的關鍵因素。

曾經造就「歐洲病夫」國家的「超額勞動保護主義思維」及「超限勞動福利保障措施」,豈非也正是事實發生在臺灣經濟社會的嚴重病症現象麼?

翻轉社會的2000年「新歐洲復興」

事實上,歐洲國家眼看著1980年代後,北美經濟國家與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都逐一大幅跨步超越了戰後最強最富的歐洲,於是在1995年歐洲議會共同決議,正式齊心一致放棄「福利經濟國家夢」,改為順從美國政策,也積極追求要搶搭「世界競爭力國家」的疾行列車,大幅度扭轉「自損式福利國陷阱」治國政策,乃得以翻轉歐洲社會,促成2000年起的「新歐洲復興(Europe Re-Renaissance)」。

「新歐洲復興」的大翻轉,最重大改變是自1995年起,所有歐洲國家都一起協作努力,採漸進式削減社會福利支出預算,並確保政府每年公共建設資本支出,務使能維持在11%以上水準,以厚實國家造餅機制能力;而在民間產業經濟部門,則大幅度鬆綁嚴苛的勞動保護主義措施,在勞動工時管理方面,分列為「體力工」及「非體力工」兩大群組,唯體力工仍繼續適用工時制採計工資水準,但亦同時改善其公共規制為「彈性安全工時制(Flexicurity)」,讓勞雇雙方經由協商機制,得以將彈性工時調節區間,可以長達至少六個月,甚至於365天,而在非體力工方面,則一律適用沒有上班工時框限的依權責任務核計薪酬高低的「全責任制」。

在法國,沙柯吉前總統任內,已針對適用工時制勞動力,放寬其最高工時上限,可達每周48小時(俄羅斯總統普京更將此一上限放寬至每周56小時),席哈克及現任總統馬克宏,則更明確廢置自密特朗總統以來的「法定終生雇用規則」,劇轉改為增置「新人雇用的試用猶豫期間」可以長達三年(在臺灣為三個月)。

至於基本工資制,目前許多歐洲國家向美國半數州政府作法看齊,根本廢置了既定的「最低工資制」規範,祇有針對非定制的非典雇用勞動力(如計時工),才設有「保護式最低工時新規定」。

唯一解救臺灣:鬆綁超級剛性「過度自我保護主義」規制

依臺灣現實,自從李登輝鎖國政策及「民意代表至上治國論」(即民粹治國)政策之後三十年時間,臺灣治國理政意識形態,幾皆抄襲歐洲過度超額福利國家措施,早把臺灣實施逾60年講求效能效率的「自由市場經濟體制」國家,幡然大翻轉,成為近似北韓的典型「極端社會主義的共產經濟社會」國家,且已將過去肇致歐洲經濟停滯低宕的「自損式福利陷阱」之各項高度負向效應的關鍵變數,都一一化為政府施政準據的剛性法規律令(正如中研院士大文所指述),使臺灣激越民粹主張的「超額美好福利國家夢」務虛施政作為,以及「過度勞動保護主義思維與作法」,徹底打垮了所有在臺灣的投資營運以及創新發展。

在今天,臺灣事實推動執行的根本治國施政理念做法,無一不是完全淪落到歐洲經濟發展實踐徹底失敗的「自損式過度福利陷阱」中,已造成臺灣經濟社會永續成長發展的超級障礙,並成為陷全體國民福祉於絕對險境;倘若政府懵然不知、社會理盲不知、被執政黨愚民政策洗腦耍弄的芸芸大眾更不自知,則已然長期化的臺灣悶經濟之驟變成為福利陷阱中的頹敗經濟,勢必永無翻轉復甦的一日。

*作者為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