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浩觀點:美中「新冷戰」,臺灣怎麼辦?

2018-04-01 07:20

? 人氣

當前,在美中「新冷戰」的大環境中,夾在兩強之間的臺灣,要如何應對?首先,臺灣民眾必須認清,世界上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國家以消滅中華民國,剝奪臺灣人民自決權為其基本國策,並且為實現這一國策而不惜對臺灣使用毀滅性武力。所以,臺灣應該堅持親美外交路線,堅定站在自由民主陣營一邊。臺灣是不可能奉行「中立主義」,當騎牆派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華民國外交的核心是臺灣安全,1985年10月21日,蔣經國接見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克拉克時,強調與美國共同的利益、理想與目標,是雙方合作的基礎,能解決任何的問題:「我們有兩個基本立場,對外來說我們永遠與美國站在一起,對內我們堅持貫徹民主憲政,這兩個基本原則,我們決不改變。… 安全方面我們非常清楚,維持臺灣海峽的安全是目前我們最重要的任務。為了維持臺海的安全,我們現在必須有計劃的堅強自己,使中共不敢隨意侵犯我們。維持自己的力量可以說是維持臺海安全最主要的條件,也是我們為什麼要向美國購買精密武器的理由。臺灣海峽的問題,不僅只是臺灣本身的問題,事實上也是東南亞、東北亞整個的問題。」蔣經國設定的這個基本國策今天仍然適用。特別是,加強臺灣國防實力,才是維持臺灣安全最主要的條件。

其次,臺灣民眾要有自信心,不必老是憂心自己會成為美中之間的「臺灣牌」。臺灣經濟、科技與軍事綜合實力在全世界第20位左右,地緣位置又如此重要,還有不斷進步的自由民主的軟實力,臺灣有能力獨立推動對外關係,而不淪為別國的籌碼。臺灣與美國和亞太多數鄰國有共同的利益,即遏制中國破壞亞太勢力平衡的現狀。特別是,臺灣應該將「新南向政策」與美國、印度、澳洲、日本等國家的「印太民主同盟」結合起來,使這些國家也成為「新南向政策」的重要合作伙伴。

最後,臺灣只有20個邦交國,總統和外交部長無法去世界上絕大數國家作正式訪問,而經濟部長,國發會主委忙於國內事務,因此,行政院應該成立「國際經貿合作部」,將外交,經濟,國發,新南向,僑委會等各個部門中與國際經貿和投資有關的業務統合起來,由政務委員領導,專職向世界各國,特別是亞太鄰國作經貿投資外交,常年作為總統特使出訪各國。同時,行政院應將外交部和陸委會合併,改稱「對外關係部」,統領臺灣與中美和世界各國的政治關係。臺灣民間還有大量資源可以發展國民外交,政府也可支持退休外交官們組成外交協會,推動民間外交。

前不久,一名北京學者私下說,「和奧巴馬(歐巴馬)打交道,抓得到套路;和特朗普(川普)打交道,那可說不準」。這番話,傳神地形容了川普上任一年來,起伏不定的美中關係,以及北京對川普的無可奈何。臺灣民眾能讀到《總統川普》,對他「難以預測」的個性更好拿捏吧。

*作者為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著作《意外的國父》(八旗,2017),《冷戰中的兩面派》(有鹿,2014)。

喜歡這篇文章嗎?

汪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