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語地雷處處的敬語文化:為什麼在這個國家,見面問年齡並非不懂禮貌

2022-01-18 13:00

? 人氣

基爾頓了一下,我能感覺到她在試圖委婉地告訴我。基爾說,雖然這裏我更年長,但她是我的姻親,它是韓國文化中一種非常特別的關係,而且我們是頭次見面。我或者應該繼續使用正式語言,或者應該跟她協商,得到她的許可後再改用非正式語言交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找到正確語言風格的第一步總是要商量。因為如果你沒經過協商就切換講話風格,就可能會得罪人,」基爾說。

在8月份搬到韓國之前,多倫多僑民迪莉亞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情況,採取戰略手段學習韓語。她認為,頭一次學韓語時非常重要的是要學習正規語法結構,因為不想在無意中讓別人覺得你無禮。

同樣,如果論資排輩你的社會地位較低,那你還需要遵從一大推非語言表達方式和禮儀舉止。

s korea

韓國人見面後總喜歡問人年齡以決定如何說話。

在2016年YouTube上一個影片中,外籍人士本內特學習了如何在韓國給長輩敬酒的正確禮節課程,其影片的點擊觀看量超過120萬。

其中的規矩令人眼花繚亂:為了表示尊重,你必須用雙手倒酒;喝酒時要把頭轉離長者;絶不要讓長者的酒杯空杯太久;並要等長者放下杯子後才能放下自己手中的杯子。

本內特表示,不用坐立不安,但要時刻知覺。他說,他在觀察長者喝酒的速度,然後配合他們的節奏,並確保他們的酒杯不空杯,這樣到乾杯時就不至於出現尷尬局面。

迪莉亞也承認學習韓國飲酒禮節令人發怵。

迪莉亞表示,無疑壓力很大,因為突然責任很多。她說,如果喝了一口酒而沒有移開視線,那一下子就冒犯失禮了。她表示,這肯定是很累人的事,不過你會習慣的。

鞋店

到韓國旅遊,要了解一點韓國的文化和語言習慣。

說到這裏,可能很容易把韓國社會結構稱為既有年齡歧視又有性別歧視的壓迫型結構,因為在傳統的儒家教義下,人們還期待女性要順從和服從她們的丈夫。但本內特很快就了解到,當長輩其實也是有自身責任的。

本內特表示,尊者的威信其實許多是關乎服務的,比如,他說,「如果我是事業和生活都不錯的一名長者,我也會照顧你,因為我更年長」。在現代韓國社會,這可能意味著會為年輕人埋單,或做他們專業上以及個人的導師。

這就又回到了前面所說的孝道和尊敬的理念原則上,在比較密切的關係中,要把比自己年長的女性朋友叫「姐姐」,不能直接叫她們的名字(如果你是女性,你要稱對方為歐尼unni,男性則叫怒那noona)。同時,把年長男性朋友叫「哥哥」(女性叫歐巴obba,男性叫恆一hyung)。

盧教授解釋說,在韓國,可以把社會倫理看作是家庭的延伸。他說,我們必須明白社會就像一個大家庭。如果遇到一名長者,就要把他們當作是自己的哥哥或姐姐。這是一種看待社會、國家,乃至全世界的有趣的方式。「人性就是我們家庭的延申,」他說。

但盧教授承認,這種儒家尊老愛幼的互惠、以及男女互敬關係的原則其實可能已經在歷史演變過程中丟失了。

和以尊敬換取關照和指導的雙方互惠關係正相反,這種等級制度還會導致濫用權利以及權力失衡現象。

例如,在韓國職場,老闆利用職權騷擾下級和下屬的現象非常普遍,以至於現代韓語中產生了一個新詞匯叫gapjil,專門指這種職場霸凌現象。

而談到性別平等,韓國則一直是經合組織(OECD)38個成員國中男女薪酬差距最大的國家。

此外, 近年來針對由韓國保守男性領導的反對女權運動的反抗浪潮也越來越大。

韓國一名現代學者金景日(音譯,Kim Kyung-il)在其一本頗具爭議的書(《孔夫子必須死,這個國家才能生存》(Confucius must die for this nation to live)中,甚至呼籲徹底廢除儒家思想。

但盧教授認為,困擾韓國社會的不是儒學本身,而是對它的解讀不到位。盧教授表示,儒家是一種活的傳統。我們必須要振興它,並對它重新解讀,讓它對韓國現代社會有意義。

他說,「儒家思想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我們不能就簡單地放棄這一切。無論怎樣,我們要感謝這一傳統」。

請前往BBC Travel閲讀英文原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