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雲觀點:台灣設立綠色投資銀行,沒戲!

2018-03-22 06:30

? 人氣

我們剛剛提到,投資人需要一套新的邏輯,去評估綠色投資案是否可行。所以英國的綠色投資銀行,還開發出一套綠色投資風險,主要衡量其投資案是否符合永續的綠色發展原則,而這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運用這套標準評估投資案,英國的綠色投資銀行取得很好的投資成果,他們在研討會上說內部投資報酬率(IRR)達到9%,所以他們吸引到非常多的私人資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回到臺灣,我們需不需要綠色投資銀行呢?首先,四種類型的綠色投資案,太陽能已經證明靠著市場機制就可以運行;節能和能源效率我們政府已經推行了很多年,砸下去的錢都沒辦法用投資年限來檢驗,因為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合理的電價和政策上的一些創新思維;生質能在國外這幾年實驗的成果不如預期,我們可以暫時把它放在一邊。

所以剩下的就是離岸風電了,而離岸風電我們之前建議的打法是,由開發商或銀行團建立一個第三方平台,包含金融、法律、整合等核心能力的本地智囊團,也就是地面部隊,由第三方平台解決交易信任的問題,溝通協調搭建出架構,並接著調和中外授信風險與作業差異、與政府部會溝通協助解決與工程、技術、融資架構、環境評估等相關的本土問題。

2018-02-12-德國電力公司EnBW將入股海鼎3座風場。離岸風力。離岸風電02。(EnBW提供)
作者建議,離岸風電應該由開發商或銀行團建立一個第三方平台,包含金融、法律、整合等核心能力的本地智囊團,解決交易信任的問題。(資料照,EnBW提供)

這樣一來,臺灣成立綠色投資銀行,好像就沒有什麼價值了!那要由誰、以及何種方式建立本土的綠色風險評估能力呢?市場上還有哪些角色最需要這套綠色風險評估系統?

你猜對了,就是也從投資銀行業務分家出來,專門喜歡做基礎建設投資的私募基金,他們最需要這套綠色風險評估系統,而對應到我們政府的私募基金,也就是國發基金。

與其讓國發基金花錢在股市裡護盤,不如讓它擔任領頭羊的角色,領投綠色基礎建設,投資上古神器的電網升級成智慧電網(當然也要包含儲能)、電動車帶來的綠色交通基礎建設革命、循環經濟裡的相關投資機會。國發基金可以成立專職的任務小組,藉由投資,順便建立綠色風險評估系統。

這時你可能會問了,綠色產業又不是只有基礎建設型的投資需求,針對輕資產公司,例如技術、軟體或是創新商業模式的綠色新創公司,私募基金就不是一個合適的投資人啊,你叫這些綠色新創公司吃土啊?

這是一個好問題,下一篇,我們再擴張綠色投資的範疇到影響力投資,且從另一個端點:輕資產的綠色新創公司,來了解什麼樣的投資人可以滿足這類公司的需求。

*主要作者楊雅雲為綠學院創辦人,同時為Green Impact Lab綠色創業加速器的共同創辦人; 共同作者卓國良為瑞士私募基金合眾集團亞太地區基礎建設助理副總裁、綠學院的綠色帶路人、Green Impact Lab綠色創業加速器業師;共同作者羅時芳為綠學院綠色帶路人及Green Impact Lab綠色創業加速器業師。原文標題《綠色投資人:臺灣設立綠色投資銀行,就像處女座遇到水瓶座一樣,沒戲!》,刊載於綠學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雅雲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