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30年》地緣政治劇烈變化,成為中國快速崛起壯大、抗衡美國勢力的加速器

2021-12-18 21:00

? 人氣

1991年8月,蘇聯共產黨強硬派發動政變,總統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一度遭到軟禁(AP)

1991年8月,蘇聯共產黨強硬派發動政變,總統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一度遭到軟禁(AP)

12月26日是前蘇聯解體紀念日。1991年的這一天,「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分崩離析,包括俄羅斯在內的15個成員國各自重回主權狀態。承襲蘇聯最多「遺產」的俄羅斯儘管野心猶在,但已無法繼續發揮前蘇聯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分析稱,蘇聯解體所帶來的地緣政治改變,成為中國快速崛起壯大、抗衡美國勢力的加速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共從蘇共的失敗中「吸氧」

1989年5月,蘇共總書記戈巴契夫對北京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這是自1969年3月珍寶島事件以後的20年中,首位訪問中國的蘇聯領導人,也是最後一位。

美國加圖研究所前客座研究員夏業良說,當時恰逢抗議學生佔據天安門廣場,而蘇聯和中國互相觀察和影響,不過,角度截然相反。

夏業良說:「戈巴契夫了解到中國風起雲湧的學生運動,看到不僅在蘇聯,在中國的人心所向也是反對共產專制,因此選擇了後來的道路;而中共一直把蘇聯當教訓,把它作為防範的標本,覺得蘇聯的終結是放鬆思想控制的結果。」

美國「國家亞洲研究局」高級研究員羅蘭(Nadege Rolland)告訴自由歐洲電台:「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蘇聯解體是一個警示……中國政策背後有很多焦慮。這是對失去權力的恐懼以及不惜一切代價維持權力的願望。」

有目共睹的是,在經濟上,「史達林主義」的僵化體制中,長期實行的計劃經濟入不敷出,最終無以為繼,導致蘇聯轟然倒塌。中國捕捉到了這根「命脈」,加速奔上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北京影響力延伸西部境外的「軟肋」

北京在重點發展國內經濟的同時,致力於與中亞鄰國改善外交關係。此時,中國得以向前蘇聯控制的西部邊界以外延伸經濟和安全影響力。

美國馬里蘭霜堡大學副教授馬海雲對自由歐洲電台說:「前蘇聯構成的安全威脅煙消雲散之後,中國可以自由地將資源投放出去,並最終將影響力擴大到西方,這就是北京的主要成果。」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資深研究員馬基(Daniel S. Markey)在其專著《中國的西部地平線》一書中稱,中國歷來認為自己是一個超越其海上角色、朝西看的大陸強國,新疆今天的安全問題加劇了這種趨勢;正因為如此,北京尋求通過整個歐亞大陸的經濟發展來穩定其西部,並減輕可能進一步刺激國內不安的外部威脅。

美國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政治軍事分析中心主任懷茲(Richard Weitz)對美國之音說,前蘇聯土崩瓦解,讓中國西部邊境出現了一些弱小國家,而不再是強大的蘇聯,前蘇聯統治的時候,封鎖了中國的西部出路,沒有東西向的貿易線路,沒有絲綢之路。前蘇聯鐵幕落下,中國得以在中亞建造連接東西的管道,修築鐵路等,同時也獲得一些前蘇聯的軍備。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