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直奔臺灣而來的世界新能源危機

2021-11-10 07:10

? 人氣

疫情導致全球缺工缺料,石油等原物料持續飆漲。(圖片來源/pixabay)

疫情導致全球缺工缺料,石油等原物料持續飆漲。(圖片來源/pixabay)

直奔臺灣而來這一波2021年世界新能源危機,很可能對於蔡英文綠政府當局、工商產業經濟部門領袖乃至一般社會大眾,迄今都對此毫無認知意識,也毫無積極心理或行動準備態勢下,極可能對臺灣經濟社會構成類似於1970年代石油危機衝擊震盪之莫大挑戰,的確令人無盡擔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臺灣「非核家園」政策的加倍致命性重創

當全球面對美國經濟頹退、供應鏈斷鏈、美元即將轉趨弱勢化、世界脫碳協議,國際原油飆漲,肇致世界新能源危機陡然高升之際,卻正值臺灣蔡英文政府追求「非核家園」能源轉型政策大失速大退化的困頓時刻;這一波世界新能源危機的爆發,勢必給予臺灣經濟社會一次致命性重創。

使重創之後的臺灣,將越發造成自我經濟實力的加速度崩解脆弱化,以至嚴重削減臺灣經濟的國際吸引力及全球市場競爭力,也促使臺灣經濟社會越發無法跳脫「悶經濟」長期化以來的「中等所得陷阱」惡水渦漩之泥淖糾葛,最起碼使臺灣在未來二三十年內不可能晉身「高所得經濟體」乃至真正的「富裕社會國家」。

這一波世界新能源危機究竟會多糟

截至目前我們所能夠看得到的是,今秋所引發的世界級新能源危機,或許不像1970年代那般每桶原油0.24美元一步跳升到14美元的60倍數飆高情形重演,但是單單在2021年第二季內從每桶25美元跳升到將近90美元的3.6倍數飆高情形,勢將造成今後連續多年必然發生,全球性物價持續上漲,消費者手頭拮据,普遍化世界產企業經濟部門舉步維艱的窘迫,就足夠令全世界經濟吃不消。

對急於擺脫Covid-19疫災的世界各國言,今秋複雜、悲觀的國際經濟態勢,把大家都帶回到過去那些更加黑暗的經濟危機歲月氛圍。世界各地出現能源危機,對幾乎所有燃料品種都產生影響,全球到處都在實行配給,都在停電;許多商店貨架空空如也,許多加油站無油可加;全球供應鏈斷鏈所帶來消費市場捉襟見肘,主要港口的貨櫃集散碼頭悉數不堪重負。以至沉寂多年的通貨膨脹再次飆升。

2021年,全球供應鏈運作失調,美國加州洛杉磯港貨櫃大塞車(AP)
2021年,全球供應鏈運作失調,美國加州洛杉磯港貨櫃大塞車(AP)

供需錯配重創全球消費者和企業

國際原油價格突破每桶85美元,創下2018年來最高紀錄,預計還要向上飆高;天然氣價格一飛沖天,尤其在歐洲,自2021年夏季以來兩三個月漲升了一倍,直逼一年前的四倍以上;煤炭價格也飆升,澳大利亞煤炭價格半年內翻了一番。

最基本的結構性驅動因素是,需求和供給之間的「錯配」(mis-match)現象:全世界為了抗疫而「封鎖」「禁制」一年後,需求報復性飆升,但供給尚未恢復。

導致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飆升的短期問題有很多,比如極端天氣,乃至於多年來對主要國家對石油產能投資不足,恐將導致全世界必須面對化石燃料需求繼續上漲。整體態勢在一定程度上非常近似於1970年代情形的重現。

極端天氣益使這些態勢進一步惡化,連帶妨礙煤炭生產,重創水力發電的供給,風力發電量下降,天然氣需求激增;夾在這種惡劣情勢中間的是消費者和企業:全球範圍越來越多消費者需要支付創紀錄的電費,企業則被迫削減產量或裁員。

「經濟滯脹」比「經濟萎縮」更難調適

這一波能源危機正在加劇後疫災時代全世界經濟復甦的兩個極關鍵負面影響,以至全面性遏制了與復甦有關的經濟活動:一旦封鎖禁制結束,消費者拿著鈔票,通貨膨脹自然會暴升,而能源價格上漲,也進一步拉升了通貨膨脹率,這種循環幾乎全民所在多見:歐元區通膨率突破3.4%,英國通膨率超過4%,美國消費者物價比2020年上漲7%以上,俄羅斯通膨率也超過了7%。

危如累卵的全球性供給狀況,主要來自於長時間「封鎖」「禁制」,加上生產製造與物流的急遽波動,益發對全球經濟景氣復甦構成莫大壓力。尤其是,這一波世界新能源危機,更肇致目前全球性供應鏈斷鏈問題雪上加霜,最明確的例證是歐洲,高昂的能源價格迫使比如鋼廠與化肥製造商等生產者,大幅削減產量。

世界級新能源危機、能源短缺問題乃至通貨膨脹飆漲之同時出現,確實會帶來一場新的世界級經濟風暴風險。

今天已經有了越來越的學者專家與產企業領袖對於所有富裕國家經濟成長率大幅度放緩的情況,開始使用「經濟滯脹」而不再是「經濟萎縮」來加以指述;「經濟萎縮」是指1970年代美國與英國等先進經濟體最黑暗那幾年之間的狀態;「經濟滯脹」當然是比較起「經濟萎縮」還要更加難以調適的經濟發展困頓窘局。

金融震盪「升息」更將遏制全球經濟復甦

正因為「經濟滯脹」的困頓窘局在政府公共政策上的難以調處,也就因此肇致世界主要國家央行都在逐步減少購買資產(央行藉由購買資產用以刺激本國經濟)或者提高利率,或者暗示有計畫加息,以遏制看似越來越發失控的通貨膨脹情勢。美國聯儲會已於2021年11月4日決定開始「收縮貨幣寬鬆政策」,預計從2022年8月開始「加息」。英格蘭銀行已採取「升息」手段做為抵禦通膨的主要方式;其他包括紐西蘭、挪威、巴基斯坦、巴西、智利、俄羅斯和中東歐國家的央行,也已經紛紛上調利率。

2021年第二季以來的國際能源價格飆漲情況,已經不太可能在短期內緩解。也就是說,這一波世界新能源危機,已經益發肇致全世界經濟復甦變得更加脆弱;而主要國家央行的積極「升息」新行動,恐怕更將遏制全球經濟的後疫災復甦。

疫情導致全球缺工缺料,金屬、石油相關,甚至糧食類原物料仍持續飆漲。(圖片來源/pixabay)
疫情導致全球缺工缺料,金屬、石油相關,甚至糧食類原物料仍持續飆漲。(圖片來源/pixabay)

天然氣比煤炭更高效卻非更潔淨能源

這一波世界新能源危機的關鍵性肇致因素來自於結構性供需錯配,主要是後疫災經濟活動的恢復,國際間幾乎全面性對天然氣和石油衍生品需求大幅度增加,但供應卻減少了。特別是OPEC+部長2021年11月4日正式拒絕了美國日本等消費國家提議2021年12月追加增產原油的要求,確認繼續維持每個月祇增產40萬桶/天的前議方針不變;這當然更加惡化了此次世界新能源危機的衝擊力。

相對而言,天然氣的儲存條件要比石油更加嚴格得多,因此當2021年嚴冬即將到臨時,天然氣的儲備量也就更少了。這解釋了天然氣價格瘋漲的部分原因,天然氣顯然已是今天全世界價格漲幅最大的能源。不過,天然氣是生態轉型能源,但卻不是清潔能源,祇是燃燒時的二氧化碳排放,比燃燒煤炭更清潔和高效罷。

欲減碳卻大排碳的絕對「臺灣矛盾困境」

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上,逐步廢除煤炭火力發電的動作正在加快。主席國英國2021年11月4日發布關於已開發國家到2030年代、全球到2040年代廢除煤炭火力發電的聲明。近年來,所有工業化國家都普遍性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水準;而關係最大的是,電力生產組合中煤炭的比重已經下降。但即便如此,當不出太陽或不颳風時,仍然需要備用能源。一旦沒有煤炭,也沒有大規模的水電或核電生產,則祇剩下天然氣是唯一的選項了。

這種矛盾現象,正是肇致臺灣困境之所在。

缺電危機嚴重挫敗了臺灣投資營運環境條件

直奔臺灣而來這一波2021年世界新能源危機,之所以會對臺灣經濟社會造成極大衝擊,主要是蔡英文從坐天治國掌政之第一天,就赤裸裸表露出「絕不溝通、死抱非核家園神主牌、逕自專制獨裁」廢棄核四大電廠,而寄希望於以擴大再生能源完全取代核能發電;在核四不准也不能運轉發電情況,臺灣社會的嚴重缺電缺口,在綠能與再生能源根本沒有根柢也在十年內毫無能夠運轉供電的空窗期,唯有完全仰賴煤炭火力發電與天然氣燃燒發電來勉強填補取代。

核四廠命運多舛。(王伯輝提供)
核四廠命運多舛。(王伯輝提供)

臺灣已一步踏入了「電力大蕭條」困境

然則,既建火力電廠乃至規劃再擴建的火力電廠之最大供應量,都完全抵不上國內電力需求的成長速度,以至蔡英文坐天治國專制獨裁的綠色執政5年多來,接連爆發3次全國大跳電,缺電危機擺在眼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核工系教授布吉諾(Jacopo Buongiorno)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就率直批評說,完全看不出臺灣在發展能源轉型政策與推動戰略的真正願景目標,以及落實轉型策略手段方式,章法與重點是什麼,「非核家園」口號與廢棄核四行動的結果,就祇是全國性大停電事故頻傳,顯見臺灣一味非核、廢核,所真正映現出來的所謂「國家級政策」,根本祇是徹底失敗的「退化型(regression)能源政策」,祇會導致整個臺灣經濟社會大步走入「電力大蕭條」困境。

無辜核四被綠政黨極端妖魔化的弔詭

至於執政的民進黨政府用能源轉型訴求來煙掩飾「非核家園」政策的絕對虛妄,卻在現實執行上濫用製造更多碳排的火力發電作為主力能源來發電,布吉諾認為,這根本就是在走「能源轉型」卻又走不出去的「不得不回頭路」,終必步上德國與美國加州為走向非核之後反而碳排暴增的「徹底挫敗」後塵。

能源議題在臺灣早已經被民粹份子操弄成為沒有是非對錯的高度政治化議題,每逢執政黨更替,臺灣能源政策不僅無法連貫持續,無辜的核四更被極端妖魔化。熟識臺灣核能學界的布吉諾說,臺灣接連爆發全國大停電的相同情況,也曾發生在美國德州與英國;倘若臺灣真想避免同樣危機的再度發生,恐怕唯有確立以核能作為基載,才能真正落實臺灣的穩定供電。

臺灣毫無挺得住新能源危機衝擊的本錢

對蔡英文及若干民粹擔憂核廢料有安全之虞,但布吉諾卻認為根本不是問題。

臺灣處理核廢料的方式,是將反應爐心在燃料池儲放5到10年,再放到乾儲場40年;但相對於美國將核廢料存放長達百年以上,才會轉放到最終處置場,光是後續儲放時間就比臺灣來得更長,主要因為燃料棒能量密度高,燃料體積小,不占用太大地方且安全性極高高,要臺灣人無須過度擔憂。

臺灣土地面積小且能源蘊藏量幾乎等於零,極限強行「絕對非核家園」政策,又一味以煤炭火力發電與天然氣燃燒發電來勉強填補滿足成長快速的需求缺口,其必然結果就是,舉國碳排放量破表,越洋距離《巴黎公約》零碳排放目標越遠;尤其是,火力煤與火力天然氣的供給,99%必須仰賴進口,面對這一波價飆升且量緊縮的世界級新能源危機衝擊,臺灣根本毫無挺得住的本錢。

*作者為獨立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