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川普.拜登─台美的峰迴路轉:《我們為什麼要在意美國》選摘(2)

2021-10-23 05:10

? 人氣

當然,快速升溫的台美關係導致了從中國而來的文攻武嚇頻頻(例如,中共不斷地派軍機軍艦到台灣鄰近海空域挑釁),不過這不僅沒有讓台灣走上中國設定的政治軌道,反而提升了台灣民眾的警覺,並且驗證了中國才是「改變現狀」的那一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0年,台灣透過優異的防疫成為全球模範生,頻頻躍上國際媒體版面,美國從國會議員、政府官員,甚至到歌手名人,都稱讚台灣的防疫表現,尤其美國多位官員在聯合多國呼籲台灣應加入世界衛生大會(WHA)、衛生部長阿薩爾(Alex Azar)來台交流,更是從互動的「層級」(level)到交往的「本質」(nature)都大幅提升台美的距離。縱然在8月蔡英文政府宣布擴大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時,引發了民怨,不過2021年初川普的國務卿龐培歐在卸任前,宣布解除國務院對台交往內規,接任的布林肯國務卿推出了新版內規鼓勵台美更多的交往並且解除以往的許多限制,且於3月份中國以蟲害為由無預警禁止台灣鳳梨進口後,從AIT到美國智庫公開用創意的方式力挺台灣,都再度讓民眾看到美國在推動雙邊關係上的誠意。

不過,拜登政府上任後,許多歐巴馬時期的官員回歸出任,不少民眾都擔心美國的對中政策會回復到歐巴馬時期,也有評論人以拜登或他身邊的幕僚過去的對中、對台言論,稱台灣會因為拜登上台而被出賣。然而,我們要強調的是,當前時空背景已經改變了,華府的對中態度出現「典範轉移」,政界人士的對中態度已經普遍轉變,而且抗中不僅僅只是政府、立法單位的主流態度。皮尤民調(Pew Research,美國最具權威的民調機構)指出,89%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競爭對手或敵手而非夥伴,更是從上到下的態度轉變。即使拜登團隊的反中和挺台的聲音「有可能」不會像前任那麼明顯、明確,但不管是在國安會新增「中國事務主管」和「印太事務協調官」,並分別讓對中態度強硬的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與歐巴馬時期對台相當重要的坎貝爾擔任,還是在拜登政府上任後,不斷強調「全政府模式」應對中國,並且努力實踐「結合盟友共同面對中國」這樣的原則,在在顯示拜登政府也隨著華府的典範轉移有所跟進。

從拜登政府上台的前兩個月來觀察,我們的確可以看到台美關係的穩定進展,包括:邀請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以外交使節身分參加總統就職典禮、定期派軍艦通過台灣海峽、美國駐外大使和台灣大使在第三國公開見面、現任美國駐外大使〔駐帛琉大使倪約翰(John Hennessey-Niland)〕訪問台灣、台灣駐美代表多次公開進出國務院進行會談等等。從這些公開事件來看,台美關係具有高度的延續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