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川普.拜登─台美的峰迴路轉:《我們為什麼要在意美國》選摘(2)

2021-10-23 05:10

? 人氣

縱使不少學者,甚至是川普任命的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都指出川普並非真心看重台灣,但在川普任期的典範轉移,讓原本只能在檯面下低調進行的台美關係終於能浮出水面,過去經常掛在台灣身上的「麻煩製造者」或「美中關係障礙」的標籤也被拿了下來。相反地,威權中國成了威脅與國際問題的源頭,民主台灣則是美國的盟友。在2019年美國國防部發布的《印太戰略報告》中就提到新加坡、台灣、紐西蘭和蒙古四個民主國家是美國在印太地區中可信任、有能力和當然的夥伴。而不只在戰略國防上,台美關係在政治交流上更是有所推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2016年川普上任時的川蔡通話,到2019年台灣國安會祕書長李大維赴美與時任美國國安顧問波頓會晤,一個是斷交後,兩國總統的歷史性對話,一個是斷交後最高層級的行政官員互動;讓對台軍購不再以「包裹審查」(平常不賣,累積到一定量再一大批賣)的模式出售,而是跟正常國家一樣,以「個案審查模式」往來、2019年蔡英文總統過境美國時,給予如同訪問的待遇,和准許台灣外交部的「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外交部處理台美事務的單位)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Taiwan Council for U.S. Affairs),都是讓台美關係趨向正常化;之後國會通過的兩大重要涉台法案—《台灣旅行法》及《台北法》,以及升級台美間的全球合作及訓練架構(Global Cooperation and Training Framework, GCTF)加入第三國主辦,啟動新的美台經濟繁榮對話,協助擴大與確保台灣的國際參與。這些事情一再顯示台美關係的進展。

另一個在川普期間相當大的台美關係進展,就是更多的「公開」。在外交事務上,公開與否的意義天差地遠。事實上,台灣的立法委員和行政官員在過去也可以到訪白宮,但從2019年開始才有「公開的」訊息釋出。例如2019年林右昌、鄭文燦、柯文哲三位市長到訪時,三人皆在白宮裡打卡,國務院也主動公開釋出會談照片;又例如同年9月,台美官員共同出席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舉辦的「台灣協助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發展之角色」研討會後,國務院西半球事務局代理助卿柯扎克(Michael Kozak)在推特上以官方身分公開貼出與會發言人的大合照,這都是在先前看不到、甚至是禁止的,台美的行政官員要同台登場,也是困難的。2019年9月,我國駐紐約辦事處徐儷文大使進入聯合國參加會議,更是退出聯合國之後首見。儘管有人可能認為研討會上的官員同台只是「擦邊球」,而且還是要靠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或美國在台協會做白手套牽線,或指出台灣過去也曾參加過聯合國相關會議、現在的進展不足掛齒,然而,台灣能不以「宗主國」的模式,並且「公開地」以官方身分坐在聯合國總部裡,就顯示了台美關係的升溫,以及台灣外交團隊長時間努力的結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