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說服阿伯電死路人?耶魯大學「電擊實驗」的真相:《人慈》書摘(3)

2021-10-17 04:10

? 人氣

首先:「請繼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接著:「本實驗需要你繼續。」

那之後:「你繼續進行有很重要的意義。」

只有到了最後是:「你別無選擇,一定要繼續。」

當代心理學家指出,只有這最後一行才是命令。而當你聽錄音帶時,很明顯地,只要威廉斯說出這些話,每個人都會停下手。其效果是立即的「抗命」。1961年是如此,而那之後舉凡別人複製米爾格蘭的實驗時也會如此。

針對米爾格蘭電擊機實驗數百次流程所做的仔細分析顯示,灰袍人變得愈霸道,實驗對象就愈不服從。換句話說:幼犬人沒有無腦地遵循權威命令。結果發現,我們徹底厭惡發號施令的行為。

那麼,米爾格蘭當時怎麼有辦法誘導他的實驗對象一直按開關?英國廣播公司監獄研究幕後的心理學家亞歷山大.哈斯拉姆和史蒂芬.雷徹,想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理論。參與者並沒有屈服於灰袍實驗者,反而決定加入他這邊。為什麼?因為他們信任他。

哈斯拉姆和雷徹注意到,大部分自願參與研究的人是有意幫忙而到來。他們想要幫助威廉斯先生進行研究。這就說明了,為什麼當米爾格蘭在一間裝潢樸素的辦公室實施實驗、而不是在耶魯大學的典雅環境裡進行實驗的時候,整體善意的百分比就會降低。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訴諸一個科學目標的「激勵」(好比說「本實驗需要你繼續」)最有效,也說明了為什麼參與者的行為不像是沒有靈魂的機器人,而是帶著懷疑遭受折磨。

一方面,指導者認同那個穿灰色實驗袍、一直重複說整件事是為了科學益處的人。但另一方面,他們無法忽視另一間房裡學習者受的苦。參與者就算繼續按下個開關,他們也反覆地喊著「我再也受不了了」以及「我不幹了」。

有一個人事後說,他是為了他腦性麻痺的6歲女兒才堅持下去的。他希望醫學界有一天可以找到解方:「我只能說我當時——跟你說,就這樣講啦,只要是能,呃,幫助人類的話,什麼事我都願意做。」

事後當米爾格蘭跟受試對象說他們的貢獻會對科學有益時,許多人都如釋重負。「我很高興能幫到忙」是典型的回應,另外有人說:「只要能有好的結果,你們就用盡方法繼續實驗吧。在我們這個混亂瘋狂的世界裡,一點一滴的善意都是必需的。」

當心理學家唐.米克森(Don Mixon)於1970年代重複米爾格蘭的實驗時,他得到了一樣的結論。他後來談到,「事實上,人們會竭盡全力為善而吃盡苦頭。人們埋首於試圖為善……」

換句話說,如果你催促人催促得夠用力,如果你一直戳一直刺激,又拐騙又操弄,我們之中的許多人確實是有能力為惡沒錯。通往地獄的路是善意鋪成的。但邪惡並不是就在表面底下;它需要費盡工夫才能扯出來。而且最重要的是,邪惡得要披上行善的外衣才行。

20211001-《人慈》書封。(時報出版)
《人慈》書封。(時報出版)

*作者為歷史學家、作家、記者,被讚譽為歐洲最著名的年輕思想家之一。他的前作《改變每個人的3個狂熱夢想》榮登《星期日泰晤士報》、《紐約時報》等各大暢銷榜,並被翻譯成32種語言。現居荷蘭。本文選自作者著作《人慈》(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