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川普美元沒有了強勢祇剩弱勢

2018-02-07 07:10

? 人氣

川普美元沒有了強勢祇剩弱勢?(圖/pixabay)

川普美元沒有了強勢祇剩弱勢?(圖/pixabay)

川普弱勢美元,會是2018年世界宏觀經濟的一大風景,也會是一大關鍵變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入主白宮一年 川普美元轉進弱勢

川普入主白宮一年來,美元匯率持續走弱;2017一整年,美元對全世界主要貨幣貶值幅度超過10%,被稱為是最近十年強勢美元遽轉最弱勢美元的第一年;國際金融市場普遍預估2018年,美元兌歐元、英鎊、日圓等主要國家貨幣匯率,仍將會是「貶多升少」的一年。

國際經濟社會越來越多看法認為,從過去一年看未來,「川普美元」恐怕已經難以再見到柯林頓時代(1993 - 2001)的強勢美元態勢,未來祇會剩下「弱勢美元」循環新格局;一旦邁入「弱勢美元時代」新周期,則美元的全球強權貨幣地位,除了必然要讓位歐元或人民幣之外,其對全世界金融經濟究竟會肇致何種影響?對亞洲區域新興市場經濟社會,又究竟會產生何種衝擊效應?當然備受關切。

國際美元指數挫降一成

柯林頓掌政時期將「政策性強勢美元」落實執行得淋漓盡致,以至讓評價美元真實國際市場價值的「國際美元指數」,在2003年竟然虛張膨脹到120.4,顯示美元匯率價位之過度高估,美元匯率價格趨於疲軟自是必然之事;國際美元指數在世界金融海嘯危機後,首度自2012年起反轉下跌,不過因為美國仍居於全球龍頭引擎經濟地位的作用發揮,直到2016年底才降至接近均衡點的100.52。

然則,川普2017年初掌政一整年下來,國際美元指數累計跌幅已然擴大到10%,致使美元指數值跌破了94,讓這一全世界首要關鍵貨幣進入了真正「弱勢美元」的全新周期階段,相較於國際金融市場在同一時間美國道瓊工業指數上漲達25%、MSCI新興市場股票指數上漲34%、甚至連原油與黃金漲幅都接近15%,可謂無一不是拜弱勢美元之賜所造就不同類別金融市場「波及效應」(spreading effect)。

國際美元指數的變遷,反映到美元匯率價位,理應呈現本真市場價值的跌與漲,到2009年指數既已抵達最低點,弱勢美元之低位現象,算算已持續了八年之久。這一回合弱勢美元週期循環之出現,其背後真正肇致的理則基礎因素,一方面是美國經濟的復甦反彈,基本上存在高度的量寬貨幣政策依賴,結構性改善有限,當下美國經濟態勢,未必能夠像柯林頓高生產力所支撐的「新經濟」那麼樣厚實,足以繼續承受得起「超額強勢美元」政策副作用,另一方面是,在過去八年期間,國際經濟社會已然「過度透支美元利多」等優勢變數,以致於,即便是2016年下半年在國際市場上的美元,因為冒出兩大「黑天鵝」事件而一時扭轉下跌態勢,也恐怕祇能夠把弱勢美元週期往後推到川普「新美國時機」身上而已。

2018年在全球資本市場必然低落

年來美元跌勢一直未停止,2017年國際美元指數是2007年後表現最差的一年,美元也成為2017年表現最差資產之一。但是,展望2018這個全世界好轉新一年,川普美元的弱勢,卻在第一個月就已表露無遺,追蹤美元兌一籃子六種貨幣走勢的國際美元指數,又下跌了0.2%直抵92.423,已然是2017年9月以來新低點。

2018年1月上旬國際投資機構專家分析近期美元走勢推斷,美元的中期國際投資吸引力已明顯降低,2018年底之前美國任何促進美元走高貨幣政策的修正,國際美元指數都不容易突得破93.00左右的玻璃天花板上限。

專家機構更認為:美國經濟已處於經濟復甦循環的後期階段,受到結構性因素,包括:雙赤字風險、川普稅收法案模棱兩可的經濟和匯回效應、相對美國資產估值,以及美國以外地區確有更好投資機會的吸引力挑戰,都是肇致「弱勢美元」在整個2018年及其可預見以後,在國際投資貨幣間相對角色地位必然低落。

「美國優先」政策更弱化川普美元

自1990年代全球化風潮以來,美元長期維持強勢地位,雖然弱化了製造業出口競爭力,導致大量貿易逆差,但強勢美元也吸引全球資金流向美國,亦有助於美國企業在海外開疆闢土,而那些對美巨額貿易順差的出口國則以其累積的外匯準備大量購買美國債券,造就美國及美元在世界金融及經濟版圖上無可挑戰的龍頭地位。儘管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危機後,Fed祭出量化寬鬆(QE)政策導致美元實質弱勢,但經濟局勢穩住後,Fed隨即執行QE退場,美元快速重返強勢。

川普2017年初就任美國總統,在其「美國優先」政策思維下,推翻歐巴馬政府加入TPP等貿易政策,而且強力抨擊中國、日本及德國等貿易夥伴以操控貨幣貶值手段造成美國巨大貿易逆差;顯然,川普政府認為強勢美元是一種負擔,以致試圖扭轉視為「出口國占美國便宜」的既有匯率政策。再加上若干市場因素,包括歐元區、中國大陸、日本等經濟轉強,歐洲央行及日本銀行相繼公佈縮減寬鬆貨幣政策計畫等,故而美元指數從2017年初逾100一路下挫至最近90左右,對歐元、人民幣及日圓貶值幅度約在15%至5%之間。市場預估2018年美元對歐元將再貶值10%以上,對人民幣和日圓亦貶多升少。

這是否意謂在川普執政下,全球將步入弱美元時代?答案則又未必盡然,因為匯率高低取決於很多因素,短期波動和長期趨勢未必會一致。

不經意政治語言威脅國際市場信心

美元在2011至2017年,連七年展現「柯林頓式政策性強勢」的強勁上漲走勢,而當前的疲軟,映現出若干基本面因素變化,肇致美元走向已然發生重大改變。這一回合「強勢美元轉弱勢」並非初出乍現,而是已經持續將近一年左右時間,美元做為全世界首要儲備貨幣,連續一整年以持穩步伐下跌,當然會讓絕大多數「釘住美元」其他貨幣,一路大大小小相對走強。這一結構性大轉變趨勢,祇要一遇上北美或歐洲先進社會任何政經領袖的不經意政治語言,就肯定會立即盪漾一起外匯市場平靜,也屢屢會極其嚴重地威脅到國際市場信心。

2018年1月下旬美國財政部長史蒂芬•姆努欽(Steven Mnuchin)的匯率展望看法,以及歐洲央行(ECB)行長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的匯率操縱問題發言,就是新近的典型代表作。

須正視歐洲央行利率正常化政策效應

自從2017年12月14日美國聯儲會Fed決定加快升息步伐並收縮資產負債表,美元加速貶值;但是與此同時,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什麼都沒做,繼續維持零利率政策。以致美元近兩個月的國際市場表現,特別是相對於歐元的表現,竟與該有的走勢恰好相反,特別顯得突兀。

對於強勢美元新近走軟貶值的經濟模型解釋是,早在一年之前,美元相對於歐元的價值,就已被高估約20%,最近走貶,祇不過是一種向長期均衡水準的回歸;同時,也因為長期存在美國巨額經常帳戶赤字和歐元區巨額盈餘的尖銳對比性,早已註定國際收支落差肇致政策性強勢美元必然疲軟的命定,以致會在一年之前,歐美日量寬貨幣政策性效用減弱時,美元在市場上自然被壓低。

因此,展望2018年,跨國機構看到歐洲經濟表現在2017下半年的明顯改善,並能有效吸引資金流入歐元區時,可以推定,美元趨弱歐元轉強情況的必然性。

展望2018年主要國家貨幣政策變化對於關鍵貨幣國際市場價格,即匯率水準的衝擊,毋寧是應該更著重於強調「市場對未來政策變動的預期」,而非在於死釘住「未來5年國際平均利率水準」的變化趨勢;依準最近廿年新世紀國際態勢,總在「市場改變其對未來利率走勢的預期時」,就可以「預估即期匯率即將變化」。這一新世紀市場慣性,頗能有效解釋最近的美元/歐元匯率可能走勢樣態,乃至於美元/亞幣趨勢的必然走向呢。

美元下去,歐元上得來?

今天美國川普貨幣政策預期轉變,恰與歐元區前瞻性政策發展形成鮮明對比。

在美國,Fed已經在2017年初制定了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明確路徑,對計畫在長期內要達到的均衡利率也有同樣清晰的估計。這已基本反映在債券市場的定價上,從那以後幾乎沒有變化,儘管均衡利率實際上略有下降。Fed提高了政策利率,但僅做了低於市場預期的小幅度加息。

相比之下,一年前歐元區殖利率曲線沒有反映清晰的利率正常化路徑。從那時起,市場更加確信歐洲GDP預測值會大幅上調,將會加速歐洲央行在2019年至2022年間利率正常化的推動力度與期程。

儘管歐洲央行ECB將即期政策性利率維持在-0.4%水準,並繼續對商業市場利率提出溫和的前瞻性指導,但自由公開市場已經改變ECB前瞻性指導期結束後,可能會進一步採取措施的看法:亦即歐洲央行將很快進行推動利率正常化新政策。因此,預計在未來3-5年歐元區貨幣緊縮力度將會明顯拉高。

預計2018年Fed升息一個百分點

Fed主席葉倫最後一次主持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2018年1月31日會議,維持聯邦基金利率於1.25%至1.5%區間不變;同時預期,藉由貨幣政策「進一步」漸進式調整,以溫和速度擴張,也預期經濟及就業市場情勢能確保進一步漸進提高聯邦基金利率的作法,顯示Fed升息企圖心增強。

因此目前市場普遍預期,Fed會在新任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就職上任後主持2018年3月21日第一場會議中,決定升息一碼,於2018年6月再升一碼。國際金融市場利率調整變動幅度標準計算方式是,上下調整每一個基點為0.05%,每調整五個基點等於增減一碼0.25%,所謂「升息四碼」即提高利率一個百分點。

弱勢美元才足以促進美國商品全球競爭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元下跌(至少美元兌歐元下跌)似乎並不令人吃驚。貨幣政策預期依然至關重要,儘管它沒有體現在兩年或五年期債券即期收益率的簡單比較上。同樣,我們不需要基於國際收支、貨幣估值或川普的美元政策來解釋美元的所有走勢,儘管它們可能起了某種作用。

一旦市場完全適應了歐元區經濟成長更為強勁的前景以及更具限制性的歐洲央行,美元下跌將失去一個主要的動力。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不久的將來。

川普主政的美國,2018年及其以後的保護主義色彩,勢必更趨濃厚,更加須要「川普弱勢美元」的支撐:特別是在全球化貿易問題上,川普傳達了一個重要資訊:即「美國優先」的強調,正意味著美國即將擴大結束參與大型多邊協議,以及對其他國家不公平貿易行為採取更加有力的抵制。尤其是,「美國優先」必須要得到「川普弱勢美元」的支持,才足以促使美國出口商品的相對價格更加具有全球競爭力,相對的國外價格更高,其對美國商品服務的競爭力也就更低。

歐元、日圓、人民幣相對向上擠升

川普在2018年1月30日晚間向美國國會發表長達1小時20分鐘「國情諮文」State Of the Union演說,以積極口吻描繪出一個繁榮、重建和合作為主要特徵的「新美國時刻」(New American Moment),基本上會相當程度決定川普美國政府對於2018年全球市場的重要政策取向: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瀕臨破裂,將有更多「美國第一」的反全球貿易政策必然會大大「利空川普美元」,特別是未來匯兌貿易帳盈餘貨幣的歐元、日圓及越來越趨重要的人民幣。跨國金融貨幣機構預測:2018年末,歐元/美元兌價目標指向1.30,美元/日圓兌價目標,看向100到105之間,美元/人民幣兌價目標指向5.70。

2018年亞幣新台幣必然升值走勢

2017年新台幣對美元升值幅度超過8%;而智庫機構估計,初步可以確立的是,2018年第一季,亞幣及新台幣都將持續強勢,尤其鄰近的主要亞幣,幾乎無一不升值,不止是進出口商交易量大增,一般散戶的換匯需求也大為提升,加上股市一直處在牛市態勢,倘若美元跌跌不休,必更容易吸引外資持續流入,更將帶動匯率升值。

亞幣新台幣匯率賡續升值的逆風因素,最早也得等到第二季之後乃可能出現,市場評估,最大的逆風因素,應該就是美國稅改法案的政策效應,川普減稅法案極可能會一舉吸引至少15,000億美元資金回流美國,會讓美元由第二季開始,有些許可能擺脫市場疲態逐步回轉強勢,是時亞幣、新台幣是否繼續維持升勢,可能才會有所變化了。

新台幣攻守28元價位之大挑戰

而這些智庫機構亦已咸認2018下半年,新台幣攻守28元價位,已然無可趨避;以出口導向為主的臺灣產業經濟,勢必遭遇更進一步嚴厲挑戰,如何有力因應,確是政府主政當局及民間工商企業領袖,所必須直接面對的緊要關鍵政策課題。

*作者為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