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會是「當代羅斯福」嗎?大規模刺激計劃上路,美國將再創輝煌或加速沒落

2021-09-02 21:10

? 人氣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試想這樣一個美國:經濟大幅衰退,失業率飆升,剛剛離任的共和黨籍總統不得人心,新任的民主黨籍總統,剛一上任就連續推出刺激計劃,希望借由大規模政府支出,使美國經濟走出泥潭,再創輝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你可能想到的是當下的美國——新冠疫情使美國遭受74年來最嚴重衰退,川普頂著34%的史上最低支持率離任,新任總統拜登上台不到兩個月,就簽署1.9兆的紓困法案,後面還有多個兆級法案等待通過和執行。

你也可能想到1933年的美國——蕭條的經濟幾乎摧毀這個國家,工業產出下降三分之一,共和黨籍總統胡佛黯然離任,民眾用雞蛋和爛水果迎接他的車隊,民主黨籍總統羅斯福上台,兩年間通過三萬多項工程,用「以工代賑」的方式重啟經濟。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押著相同的韻腳。

將近一個世紀之後,美國的國運幾何?「拜登經濟學」是否能像「羅斯福新政」一樣,讓美國再創輝煌?還是一如歷史上所有強國,免不了沒落的結局?

自由主義到大政府的轉變

領導人名字加上「經濟學」,媒體慣用這種方式,來指代某位政治人物實施的經濟政策。

「某某經濟學」,並不是指某個政治人物開創了新的經濟學派,而往往指其實施了獨特的經濟政策,打破該國一貫風格。比如日本的「安倍經濟學」(Abenomics),寄希望於「大規模量化寬鬆、擴大財政、促進民間投資」三支箭,打破日本經濟「失落二十年」的沉痾。

這種用法首次出現,還是上世紀80年代美國總統雷根的「雷根經濟學」(Reaganomics)。雷根通過建立「小政府」,減少開銷、降低稅收,不搞財富再分配,有錢人雖然會因此更富有,但他們會加大消費和投資,財富由上滲漏而下,最終使各階層受益。因此也被稱為「滲漏理論」(或涓滴理論,trickle-down theory)。

有趣是的,「拜登經濟學」(Bidenomics)最大的特點正是對「雷根經濟學」的全面反叛。比如,在2022年的預算案中,拜登說,這份預算案反映出「滲漏理論」從來就沒有起效過。

與雷根經濟學的「小政府」截然相反,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袁志樂認為,「簡單概括『拜登經濟學』,就是『大政府』。」

袁志樂說,縱觀拜登的前任,從雷根到歐巴馬,都被看作新自由主義者,堅信市場為導向的經濟。但拜登上台後,這一點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

袁志樂認為,拜登治下的「大政府」在經濟規劃中有兩個主要作用:一、收入再分配;二、促進長期經濟增長。

袁志樂從政策目標的角度解釋「拜登經濟學」,經濟學人智庫(EIU)資深分析師麥克·弗蘭克(Michael Frank)則直接從錢的角度分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