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白色效應 超越藍綠 面對兩岸關係新局面

2014-12-07 15:46

? 人氣

經過台北市長一役,標示出當選台北市長的柯文哲時代來臨,他超越藍綠的訴求掀起一股秋風掃落葉的「白色效應」,台灣從北到南都在談柯文哲,好像這場選舉只有他一個候選人,相較之下,其他縣市的選情並未引起太多關注。這次八十五萬餘票將成為他施政的最大動力,他開放、參與、透明的路線引領風潮,得到各方肯定,不斷衝高人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白色效應」最令人動容的是政治捐款達標後,主動宣佈關閉捐款帳戶,因為候選人無不希望捐款多多益善,柯卻逆勢操作,怕捐款太多。事實上,他不插旗、不印傳單、不派宣傳車等,用最精簡的方式打選戰,選後二天立刻就公布競選經費明細,細目連大蒜八十元新台幣(約二點六美元)都列入。這種透明、陽春的選舉手法,一舉顛覆比誰撒錢多的選舉文化,樹立起新的標竿,選舉不再是有錢人的金錢遊戲,而是充分發揮網絡力量,勢將逼使政治人物起而效尤。

柯文哲掀起的白色效應並非空談,他超越藍綠的用人方式令人耳目一新,選前他邀新黨出身的姚立明出任競選總幹事,選後他最先公布的副市長鄧家基亦是出身藍營,都和他沒有淵源。

柯文哲勝選的第一功臣姚立明,是電視名嘴,也是文化大學行政管理系副教授,原先跟柯文哲並無交集,因緣際會讓他們打破藍綠藩籬。他本來只是受邀幫柯文哲上「地方自治」的課,兩人分享彼此的家庭背景,一藍一綠,柯說了一句話讓他感動:「我是二二八的受難者的家屬,你是外省家庭,你的太太也是外省家庭,眷村長大的。」柯文哲說:「我被認為是深綠,你被認為是深藍。我們倆只要站在一起,可以理性的交談,可以合作。全台北的市民都知道,藍綠就可以和解,對不對?」

過去柯文哲常去大陸訪問,一趟黃花崗之行幾乎改變了他一生。他的幕僚、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轉述柯的話說:「當我走下(黃花崗)台階,撫摸著每塊磚石,心裏想著一個問題。一百年前的那個晚上,中國最頂尖的知識分子用什麼心態出發的?幾百個人拿著短槍進攻十幾萬人的兩廣總督署,不可能會成功的。人因有夢想而偉大!」

柯文哲甚至到過中共聖地延安和河北西柏坡,並於選前在他的競選總幹事姚立明喊出「八十萬票」說後,即引用毛澤東的「兩個務必」,告誡自己人「務必保持謙虛謹慎、務必保持艱苦奮鬥」。

多數專家都同意「柯文哲效應」不僅使白色的無黨籍候選人出掌台北,也成為民進黨大勝的主要關鍵,刺激民進黨在台北市市議員二十七席全上,也催出全台各地原本投票低落的年輕族群,而這些族群大部分不支持國民黨。

台灣智庫十二月二日發布最新民調,六成三民眾表示未來會考慮支持兩大政黨以外的候選人。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徐永明指出,這次選戰火車頭是柯文哲,他所標舉的在野大聯盟倡言開放、參與,推倒意識形態高牆,讓厭倦藍綠對立的年輕人的聲音出得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