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赫魯雪夫到戈巴契夫:《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選摘(2)

2018-02-04 05:10

? 人氣

作者指出,雖然世界各國對戈巴契夫的評價普遍不錯,認為他是位避開危機的領導人,但國內的輿論仍與國際大不相同。(取自維基百科)

作者指出,雖然世界各國對戈巴契夫的評價普遍不錯,認為他是位避開危機的領導人,但國內的輿論仍與國際大不相同。(取自維基百科)

赫魯雪夫與「解凍」

「史達林死了。」──聽聞了握有所有權力的獨裁者之死訊,蘇聯的人民都非常地震驚與悲傷。史達林的遺體後來也做了防腐處理,與列寧放在一塊。此時的蘇聯人民們,戰戰兢兢地等待站上「列寧與史達林墓」的新領導人出現。後來,後繼主席暫定由馬林科夫擔任,而包含他在內,從共產黨幹部的權力鬥爭下脫穎而出的,還有一位叫尼基塔.赫魯雪夫的人。赫魯雪夫生於庫爾斯克,原先是頓巴斯的煤礦礦工,他對史達林非常忠心,這也讓他免於被冠上各種「罪名」。儘管他當時已五十九歲,精神卻同樣硬朗。在政治上,赫魯雪夫用著自己的一套方式,成功帶出了自己的風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赫魯雪夫上任後,應人們的要求,平反了在史達林時代中「大清洗」犧牲者的名譽,並且更進一步決心批判「個人崇拜」思想,而這也是他任內中最具象徵的政績。當時蘇聯的問題所在,即便不是黨幹部,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在史達林死後一段日子,赫魯雪夫成立了有關「大迫害」的調查委員會。後來,調查委員會繳出的報告,其呈現出的數據令赫魯雪夫等領導人物都感到非常愕然,這令赫魯雪夫立即採取了行動。一九五六年二月,第二十屆蘇聯共產黨代表大會裡,赫魯雪夫在會期最後一天,也就是二月二十五日時拿出了這份秘密報告《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展開了對史達林的一連批判,這份報告很快就在黨員間傳開。同年六月,美國國務省亦將此報告翻譯成英文並公開。

赫魯雪夫對史達林的批判,給了全世界一道很大的衝擊。雖然有極少國家像匈牙利一樣,最終選擇與蘇聯抗爭、發起「動亂」(註:此處指「匈牙利一九五六年革命」),但是在報告公開前都一直被神格化的史達林,他的光環就這樣被赫魯雪夫硬扯下來。知道了真相的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家與信奉者,他們所受到的衝擊,可說是難以形容的。接著,俄羅斯內開始平反在肅清、勞改營刑罰中成為犧牲者們的名譽,透過「再審」,有超過一百萬的人獲得釋放、超過一百萬的死者恢復了名譽,並都獲得了些許的補償。一九六一年,史達林的遺體被移出了列寧陵墓,並重新進行火葬。他的骨灰被「降階」,移到了位於陵墓後方,與革命功臣一同葬在克里姆林宮紅場墓園之中。

史達林與毛澤東 大
史達林與毛澤東

在史達林死後,知識分子之間發出了要求自由化的聲音。在文學界裡,首先有位愛倫堡,發表了《解凍》(第一部於一九五四年發行)一書。「解凍」一詞,被當作是該時代自由化的象徵廣為使用,但眾人對這詞的概念還並未全面普及;詩人巴斯特納克寫的小說《齊瓦哥醫生》,則因為內容對「政府採取批判立場」,因此未能在國內發表。但到了一九五七年,這本書成功在義大利刊行,巴斯特納克更於翌年被選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得獎者,然而因為蘇聯當局的組織攻擊下,巴斯特納克最終謝絕受獎。此外,擁有長達八年在勞改營度日經驗的索忍尼辛,在一九六二年發表了《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而准許它刊載在雜誌上的人,正是赫魯雪夫。

「追上美國,然後超越美國」

一九五七年十月,在赫魯雪夫時代揭開序幕不久之後,蘇聯成功發射人類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潑尼克」。此壯舉驚動了世界,特別是對美國帶來強烈的衝擊。隔年,美國的新聞工作者約翰‧岡瑟在《蘇俄的內幕》中如此敘述:「很明顯地,史潑尼克向大氣層外的推進,對美國或是自由世界來說,都是毫無疑問且突如其來的敗北。而且這次的敗北,還是因為美國人自我滿足的心態下,造成了它發生在美國自己以為占有優勢地位的領域──科學技術的應用中。」

在革命四十周年的紀念集會中,赫魯雪夫宣言「蘇聯主要的十一種物資,將在十五年後『追上美國,然後超越美國』,生產一人所需的肉、牛奶、奶油的目標,也將在『近年內』達成。」一般認為,當時蘇聯人的生活水平大約在美國人的百分之五十,而在蘇聯經歷近乎半世紀的「革命」、「內戰」、「第二次大戰」的混亂後,美蘇的生產力等級差距,早已不是在同一個檔次中,也因此,當時才會出現要立即展開「美蘇經濟戰爭」的輿論。在此,赫魯雪夫新闢了「七年計畫」,社會主義打出口號,宣稱它不僅可藉計畫經濟消除資本主義中必定會存在的「恐慌」,還能促進經濟發展、提升人民生活水準,並且進入了實踐階段。

兩年後,赫魯雪夫來到了美國,採取「和平共存」路線,不過,這終究只是單方面的說法。一九六一年八月,在柏林築起「圍牆」後,蘇聯與西歐諸國進入決定性的對立狀態。翌年,圍繞著古巴的核彈布署問題,亦讓蘇聯與美國間產生了核戰的危機。此外,原屬蘇聯盟友陣營的中國也在這時批判起「蘇聯修正主義」,兩國關係交惡。

蘇聯為了擴大國家穀物生產量,於是朝中亞、哈薩克斯坦的處女地進行開拓,並派遣共青團團員進入。他們擴大了玉蜀黍的栽種面積,以及集體農莊的規模。這一連串的農業政策起初獲得了不錯的成果,但途中卻碰上瓶頸,最終以失敗收場。一九六四年十月,赫魯雪夫遭到追究農業政策失敗的責任,被迫退位。接著,蘇聯便進入了由布里茲涅夫總書記、柯錫金總理,以及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波德戈爾內所組成的「三頭馬車」體制。

赫魯雪夫和史達林,1936年(取自維基百科)
赫魯雪夫和史達林,1936年(取自維基百科)

布里茲涅夫時代中的「停滯」

在赫魯雪夫十年的領導裡,最大的成果就是將人們從沒有理由的逮捕、流放,甚至是處決的惡夢中解放出來。然而在繼任者布里茲涅夫的執政下,他已不再允許更多對史達林的批評。布里茲涅夫不僅停下了社會民主化的步伐,也封印了「重新檢視歷史」的行為;在公開活動中表明意見的人會受到迫害,這讓與官方理念不同的人,不得不選擇「地下出版」。至於向蘇維埃體制宣示忠誠的人們,則開始在私生活中享受起「自由」。由於都會實施了週休二日制,當時的市民中流行著一股風氣──人們會去入手一間位在郊外、附有小小菜園的「鄉間小屋」。在這樣的背景中,時間來到了一九六七年,蘇聯舉辦了慶祝「俄羅斯革命五十周年」的活動。

然而,布里茲涅夫帶領的時代,也僅止於如此而已。接下來,蘇聯在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生活等各方面上,都開始產生了停滯。由於布里茲涅夫本來就是被以「最安全的領導者」的前提選上的,因此他胸中並沒有進行根本改革的意圖。幹部靠著人脈與關係就能在政府中橫行的腐敗現象,以及老人政治化等問題都隨著時間過去愈來愈嚴重。此外,以身為工業中心、在將來也是該國最優先發展部門的機械製作工業為例,它們所生產出的產品,當時只有將近百分之三十有達到國際水準,電腦部門的部分,平均起來也大約慢了國際腳步十年。不僅如此,農業生產力的部分也一樣低迷;在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一年的階段中,以穀物的單位收穫量(一公頃產多少噸)來比較,比起美國的四點二,蘇聯只有一點四,僅占美國的三分之一,這數據甚至比起隔壁同樣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波蘭都還低。一九七○年代末期,蘇聯的經濟成長趨近於零,讓重視國防產業的系統漸漸走向了破產的危機。

在這樣的背景中,「社會性的腐蝕」也非常嚴重。人們無精打采、對事情漠不關心,造成了酒精中毒與犯罪案例的增加;勞動規律鬆弛,曠職狀況愈來愈多,勞工最常使用的理由就是「喝多了」。住宅問題、大眾消費財與藥劑不足的問題也愈來愈嚴重。此外,非法交易橫行,若包括公認的個人副業經營在內,當時的「地下經濟」推測共占了GNP的百分之二十五。就連黨報《真理報》也承認「不管是哪個家庭,只要你試著在節日前去拜訪,你肯定會因為商店貨架上所沒有的東西,竟然全備齊在他們桌上的景象而感到吃驚。」

赫魯雪夫(取自維基百科)
赫魯雪夫(取自維基百科)

以上的情況,即使在撻伐史達林時代過去之後,身為國家骨幹的官僚體系,仍對這些問題束手無策,只能將它完整地「交接」下去,持續著「權威主義式的官僚主義」。儘管人們的目光,已朝向「充實的私生活」望去,但其實它的根本中,卻慢慢發生著「動脈硬化」。

一九八○年,莫斯科「風光地」舉辦了奧林匹克。同年,波蘭組織了自主工會「團結工聯」,再次提起了關於「社會主義體制之正當性」的根本問題。隔年,就任美國總統的雷根強硬態度對待美蘇關係,打出了需要龐大成本與科學技術的「星戰計畫(SDI)」。布里茲涅夫於一九八二年過世,而繼任的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則雙雙因為年事已高,在位期間都不長。此時,不管是誰都能了解到,蘇聯所需要的是一個年輕的領導者。一九八五年,在這樣的背景中,當年五十四歲的米哈伊爾‧戈巴契夫粉墨登場。

戈巴契夫的重建計畫與蘇聯的末路

戈巴契夫出生於集體農莊中的農家,那處集體農莊位在俄羅斯南邊的斯塔夫羅波爾。戈巴契夫從莫斯科大學畢業後,就在老家的青年團內工作。在布里茲涅夫時期中,戈巴契夫在一九七八年被拔擢為擔當農業方面的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書記,成為黨中菁英。兩年後,他進入政治局,再到了五年後的一九八五年三月,他以黨總書記的身分在政治世界中登場。在隔年四月底的車諾比核電廠事故發生後,戈巴契夫強烈主張蘇維埃社會的全面性「經濟改革(перестройка)」,也就是俄文的「重建」與「資訊公開」。核電廠事故約造成了三千五百人死亡以及大量輻射感染者,人們不得不遠離災害地點,車諾
比周邊地區儼然成為無人地帶。這一場災難,同時給予了全世界的人心中最深層的不安。

到了一九八七年,戈巴契夫開始提倡「社會民主化」。當年前往美國的他,在《中程飛彈條約》簽字,表明了「軍擴轉軍縮」的意圖。知識分子透過報紙與雜誌支持他的改革,並且開始了「結社」活動與市民運動。原先在「停滯時代」中,被打壓的恢復八十萬史達林時代犧牲者之名譽及權力的活動,在此時終於成功。戈巴契夫為了「填補歷史空白」的改革,在後來超出了原先預期,意外開拓了「東歐革命」的道路。一九八九年十一月,「柏林圍牆」倒塌,東西德統一,於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國家中的政治「自由化」與「市場經濟」的腳步亦因此加速。

然而,戈巴契夫所追求的目的並非是「革命」,而是共產黨主導的「改革」。

即使在一九八九年三月的蘇聯人民代表大會中,「複數政黨制」仍未被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不過,他的「經濟改革」壯大了急進改革派,乘著這股態勢登場的,就是鮑利斯‧葉爾辛。一年後,戈巴契夫當上了蘇聯總統。但在隔年退出共產黨的葉爾辛,也成為了蘇聯旗下最大加盟國、俄羅斯共和國的總統,並從前者手中接走了實權。

另一方面,蘇俄的各種變動,也驅動了至今不得不過著隱忍生活的各民族採取「獨立」行為。當時蘇聯共有十五個共和國「加盟」,其中與俄羅斯有深度歷史淵源的烏克蘭、白俄羅斯、喬治亞、亞美尼亞,以及波羅的海三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中,儘管俄羅斯人的比例很高,但不管是哪個地方,都有明顯的「獨立」動作。另一方面,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之中,「俄羅斯人」的比重未達百分之十,但吉爾吉斯坦與哈薩克斯坦,則各占有百分之十五與百分之三十。於是戈巴契夫計畫以俄羅斯共和國為中心,建立一個「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

戈巴契夫(取自維基百科)
戈巴契夫(取自維基百科)

當時不管是哪一個共和國,都是處於經濟大混亂的狀態。特別是「帝都」莫斯科,平常就已經不夠賣的商品,在此時更是從商家的貨架上完全消失。政府表示接近三成的人口,生活低於「最低生活水準」,但實際狀況其實還要來得更糟,這讓帶領蘇俄陷入這種狀況的戈巴契夫受到了嚴重的批評。雖然世界各國對戈巴契夫的評價普遍不錯,認為他是位避開危機的領導人,但國內的輿論仍與國際大不相同。

一九九一年四月十六日起,戈巴契夫總統訪問了日本三天,這是自蘇維埃政權確立以來,第一次有俄羅斯國家元首來到日本。然而到了同年八月底,一陣武裝政變騷動,儼然聲明了戈巴契夫的權威墜地。十二月底,戈巴契夫下台,蘇聯正式解體。於是克里姆林的尖塔上的蘇聯旗幟,就這樣靜靜降了下來。

《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八旗出版提供)
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八旗出版提供)

*作者為一橋大學名譽教授,西洋史學者,專長俄國社會史、史學史。本文選自作者著作《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大地》(精裝,八旗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