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啟示習近平 電視劇折射中國改革變局

2014-08-15 18:53

? 人氣

這篇文章說,二零一四年一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下稱中央深改組)召開第一次會議,習近平以組長的身份首次亮相。截至目前,中央深改組召開了三次會議,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十五個領域六十項改革任務中,已有司法、財稅、文化等領域的改革方案獲中央深改組審議或通過。單獨二胎、廢除勞教、新型城鎮化、戶籍、紀檢等領域的改革,或已實施或揭面紗。外界看來頗為神秘的軍隊改革也提上日程。二零一四年八一前夕,習近平到福建慰問部隊官兵,提出要紮實推進部隊建設、改革和軍事鬥爭準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文章說,十幾年前習近平在福建任省長時就力推「有限政府」,此後,調任浙江和上海期間,習近平亦多次提出建設「有限政府」的改革思路。二零一四年六月,國家發改委稱,發改委已取消和下放了四十四項行政審批事項,需報中央管理層面核准的企業投資項目減少六成。二零一二年一月,十八大閉幕,習近平面對中外媒體,強調要「堅持改革開放」。翌年三月新一屆中央政府產生。一個月後,中央政治局決定,十八屆三中全會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並作出決定。二零一四年十月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據黨建專家觀察,改革開放以來歷次黨的全會,以「依法治國」作為主題尚屬首次。

八月四日起,《人民日報》連續四天在頭版聚焦「中國經濟新常態」,闡述習近平推進經濟改革新思維:四日特別報道《新常態,新在哪?》,五日、六日、七日的評論員文章《經濟形勢閃耀新亮點》、《經濟運行呈現新特徵》和《經濟發展邁入新階段》。「進入新常態,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各種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新常態」是當下流行的經濟術語,此詞最早進入視野,是二零零九年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資官格羅斯和埃爾埃利安率先用「新常態」一詞描述當時經濟狀況。二零一四年五月,「新常態」一詞首次出現在習近平考察河南時的一次講話中。七月二十九日,在中南海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習近平再次提到經濟「新常態」。

八月十二日,央視網、人民日報人民網紛紛盤點習近平執政三大建樹:鐵腕反腐,「拍蠅打虎」深得民心;力推改革,幅度和力度都超預期;外交布局,軟硬兩手凸顯「大國範」。談到習近平改革,指他「說到做到,過去的一年半,中國改革的幅度和推進的力度都讓國內外大吃一驚」。

充分肯定鄧小平貢獻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正在熱播。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理事、陝西省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西安郵電大學袁武振教授說:「這部電視劇充分肯定鄧小平對改革開放的巨大貢獻,如果說中國是一艘大船,那個年代是驚濤駭浪,而鄧小平是及時出現的舵手,撥正了航船前進的方向。目前中國正在深化改革,整個改革進入深水區,在這個大背景下,緬懷鄧小平,借鑑他的思想和理論,對於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鑑作用和歷史價值。每個關注社會進步的人,都應該關注中國的歷史變革,包括關注這部電視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