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戰國時代來臨?:《火藥時代》選摘(2)

2018-01-23 05:10

? 人氣

乾隆。(取自維基百科)
乾隆在位時,清朝處於興盛時期。(取自維基百科)

然而,大分流這個現象的重要性並非在於它的時間點,而是其根源。傳統學派認為大分流的根源深植於過去,而且是因為歐洲出現了許多複雜的發展才會遠遠超越亞洲,例如私有財產制、獨立的城市、布爾喬亞階級的崛起,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等等。他們主張,這些有別於亞洲而且根深蒂固的文化與體制,是歐洲能夠獲得獨特發展動能的源頭。他們說的沒錯嗎?也許吧。但如果我們聚焦在軍事史上,似乎可以看出那些動能都是緊接著在戰爭爆發後出現的。就前半段火藥時代而言(從九○○到大約一四五○年),東亞的確是戰亂頻仍,而且戰況激烈,這讓東亞成為軍事創新的中心。從一四五○到一五五○年,中國明朝進入了相對來講較為和平的時期,軍事創新腳步放慢,西歐各國卻因為受到戰爭刺激而出現許多軍事創新。一五五○年以後,東亞又陷入戰亂頻仍的狀態,所以東亞與歐洲又都開始加速創新,而且各國的科技交流非常快速。這種歐亞之間勢均力敵的狀態一直維持到十八世紀中葉。然而,從一七六○到一八三九年之間,東亞各國的戰爭大幅減少,相較於歐洲,中國的軍力大幅減退。因此我們可以看出軍力強弱與戰爭發生率的相關性,但也別忘了還有許多其他因素會造成影響:國家治理能力、知識網絡、經濟組織、財政體制、通訊與運輸的基礎建設等等,在此毋庸詳述。戰事可以用來解釋很多現象,但並非每件事都適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撰寫這本書的前後,我的確開始相信某個軍事以外的要素扮演了特別關鍵的角色,促成軍事大分流現象。過去在課堂上教中國史的時候,我曾跟學生說,某些學者主張明清時的中國沒有科學可言,但這是言過其實了:事實上,考證學派注重尋找證據,這就類似西方科學,而且在彷彿汪洋大海般廣博的中國思想寶庫裡,有許多關於自然的著作,只是太多人都過於輕視它們。中國在帝國時代晚期曾經發展出充滿生命力的思想活動,只是向來被低估了──這種說法當然沒錯,但如今我發現自己同意中國史專家伊懋可(Mark Elvin)的說法,他在一篇文章中論及自己在觀念上的改變。他覺得,十七世紀歐洲發生了一件「極其戲劇性的事」:

我絕對不會輕易忘記自己第一次讀到(魯道夫.雅各.)卡梅若([Rudolf Jakob]Camerer)所寫《論植物的性傾向》(De sexu plantarum epistola,一六九四年出版)時的體悟。這本書的篇幅雖少,但卻是經典之作。它以檢驗某個概念模式為重點,把相關的觀察與實驗結果予以略述和分析,而且作者的誠摯態度令人折服,因為他把自己成功與失敗之處都列舉出來。這本書是現代植物科學的奠基之作,而且我發現我好像被驚嚇到似的,對自己喃喃自語,好像是說:「那件事就是在這個時候像這樣發生的!」……三個世紀後的我們有了後見之明,所以讀到這段話的時候就知道,通往達爾文的大門此時已經開始慢慢敞開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