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育平觀點: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歷史淵源與愛恨情仇,是否真能破鏡重圓

2021-07-26 07:00

? 人氣

普京在其個人臉書上貼文,要求正視烏克蘭和俄羅斯具有同一文化歷史淵源。(資料照,美聯社)

普京在其個人臉書上貼文,要求正視烏克蘭和俄羅斯具有同一文化歷史淵源。(資料照,美聯社)

2021年7月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在其個人臉書上貼文呼籲說:「對於俄羅斯而言,烏克蘭不是外國,烏克蘭是俄羅斯歷史的一部份,烏克蘭人也是俄羅斯人的一部份,而這也是發生在烏克蘭的一切會這麼樣讓俄羅斯人心痛的緣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普京又說:「烏克蘭被有意地扭曲成反俄羅斯,強迫俄裔的烏克蘭人放棄他們對歷史的認同與團結。我們不要管彼此路線歧異,應注意的是住在烏克蘭及俄羅斯境內千百萬人民的命運糾葛,幾世紀以來精神上的糾葛。」

普京還說:「對於所有瞭解俄羅斯歷史的人來說,幾個世紀以來我們就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所以人為創造烏克蘭成為一個反俄前哨站是抵觸所有人的利益的。大多數烏克蘭人都明白這些事實,但他們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被迫扭曲民族認同、放棄俄語文化。歷史上有一些時候外來勢力人為地將俄羅斯與烏克蘭分離,但我們最終都重新找回團結的力量,我們的力量來自團結。」

到底普京對於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歷史連結與族群對立的認知,是基於何樣的歷史事實?為什麼烏克蘭人顯然不是這樣想的呢?真的有誰扭曲或在背後操控了這一切嗎?讓我們從歷史上的淵源來探究一下這課題。

俄羅斯是一個年輕且含有多元血脈的民族

俄羅斯這個國家本身的歷史很短,從還是小部落型態到今天,最久大概也只能追溯到1300年以前,相對世界其他古老民族來說,俄羅斯是一個相對年輕的民族。

在西元前5000到西元前3000年,黑海北岸的烏克蘭草原上居住的是一批印歐民族塞種人西徐亞人(Scythia),他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遊牧民族,剛剛開始馴化了馬匹,然後開始掌握了冶煉金屬如青銅、鐵、黃金器物等的技術。

塞種人分為幾個部落,大益人、薩爾馬提亞人、斯基泰人、馬薩革達人等,分別與東歐黑海北岸這塊土地周邊的所有古老民族發生接觸,在希羅多德(Herodotus)寫的《歷史》書中,就寫到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創建者居魯士大帝(Cyrus the Great)征服東西方,威服四海,偏偏最後與遊牧民族斯基泰人一戰慘敗,連頭顱都被砍下來當酒器,這些行為就是遊牧民族的傳統特徵。塞種人大概可以算是俄羅斯最古老的祖先。

塞種人後來向東遷徙到中亞與新疆、甘肅一帶,就是古代中國的大月氏、烏孫國等,後來考古發掘匈奴單于墓葬後,也證實匈奴人的DNA中含有塞種人基因。不論大月氏、匈奴以及之後隋唐時期興起的突厥汗國,都是帶有西方塞種人血緣的遊牧民族,天生就是戰鬥民族的血脈與魂魄。

但是一直到西元一千年以前,俄羅斯的土地上都還未出現由俄羅斯人創立的統一國家,雖然已經有古俄羅斯族的土著建立一些部落型城邦公國,但是都是受到外來民族如匈人、保加爾人、突厥人、可薩汗國、基馬克汗國、佩切涅格汗國、庫曼欽察汗國等突厥系的遊牧民族來來去去的統治。

羅斯公國的前身-瓦良格人(Varangians)

在西元8世紀時,一支來自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維京人部落的「瓦良格人」(Varangians)南下,開始在當時占據烏克蘭與南俄羅斯到高加索地區的突厥人建立的「可薩汗國」以北的俄羅斯平原居住,一開始瓦良格人像遊牧民族一樣到處劫掠,販賣戰俘為奴隸,並開始與南方的可薩人、拜占庭人與阿拉伯人建立商路,貿易往來。

到了西元9世紀時,瓦良格人一位酋長留里克(Riurik,830-879)在諾夫哥羅德城建立「留里克王朝」,擔任大公。他統治的人民多為羅斯人(Rus,古俄羅斯人),因此他起了統一全部羅斯人部落的野心,可惜他壯志未酬就死了。

瓦良格部落派出同族的「奧列格」(Oleg, Prince of Novgorod,統治時期:西元879-912年)接任「諾夫哥羅德大公」,並開始擴張領土。但這時的羅斯國家都還是非常弱小的大公國城邦,四分五裂,未形成統一的國家,只能接受一個又一個突厥游牧王朝的統治。

在奧列格大公統治期間,羅斯國家雛形出現,西元882年奧列格征服了基輔,奧列格也被視為「基輔羅斯王朝」的第一位大公。

瓦良格人與東斯拉夫人融合成為古羅斯人,也就是今天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的直系祖先。所以今日的俄羅斯人融合了古代塞種人、維京人、突厥人與土著斯拉夫人的血統,在寒冷艱困的環境中磨練砥礪了堅強勇猛的戰鬥性格。

羅斯人壯大,威脅今烏克蘭上可薩汗國

西元911年時奧列格首度率領許多斯拉夫人部落組成的聯軍,由巴爾幹方向遠征拜占庭,一直攻抵首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支付鉅額贖金給羅斯聯軍換取和平,並簽署雙邊貿易協定。這也顯示了羅斯人壯大到一定程度,開始威脅可薩汗國這個位在南俄與烏克蘭土地上的突厥汗國。

後來的基輔羅斯大公伊戈爾.留里科維奇(Igor of Kiev)於西元941與944年也率軍兩度遠征君士坦丁堡。對拜占庭來說當然這是蠻族入侵,但對於羅斯人來說這是鄉下人進城市,充滿期待與新鮮,也希望從城市中學習更多的文明事物,交易不來就用搶的,古代遊牧民族都是這麼做的,也沒有所謂道不道德。

到了西元965到969年間,模仿可薩汗國建立國家體制,甚至也使用「可汗」稱號的基輔羅斯大公斯維亞托斯拉維奇(Sviatoslav I),因為厭惡南邊鄰接的突厥可薩汗國對來往商隊抽十一稅的負擔,率軍攻陷了可薩汗國首都「阿的爾」,可薩汗國就此滅亡。後來可薩汗國大部分領土被新崛起的突厥族庫曼汗國(西元900-1220年)與佩切涅格人等繼承。

羅斯人接受東正教

基輔羅斯公國在西元987年到1011年間集體皈依基督教東正教,在決定正式皈依前,斯維亞托斯拉維奇大公還派代表團到許多國家考察,伊斯蘭教禁吃豬肉並禁喝酒,羅斯人受不了。那羅馬天主教會呢?代表團看了當時德意志地區的天主教堂感覺不夠華麗。至於猶太教?在當時看起來是一個軟弱失敗的宗教。

只有到了君士坦丁堡的代表團報告說,看到東正教會的華麗排場與令人摒息的宗教儀式後,回去報告大公說在東正教教堂裡,幾乎無法分清楚是在人間還是在天堂,於是羅斯大公決定採取東正教。

俄羅斯的東正教信徒。(美聯社)
俄羅斯的東正教信徒,俄人接受東正教信仰始於基輔羅斯公國斯維亞托斯拉維奇大公。(資料照,美聯社)

甚至在西元988年,斯維亞托斯拉維奇為了求娶拜占庭的安娜公主,正式受洗成為基督徒,並將東正教全套經典、儀節與神職人員都帶回基輔羅斯公國,並在聶伯河中為全體基輔羅斯國民集體受洗,此一事件就是「羅斯受洗」。斯維亞托斯拉維奇大公也因為這個全體國民受洗為基督徒的決定,而被東正教與羅馬教廷封為聖徒。

請注意此時的俄羅斯與基輔烏克蘭還是完全在一起的,統治者、人民血統、語言文化、宗教都是一致的。

蒙古西征建立金帳汗國

蒙古第二次西征後,於西元1242年由朮赤的次子拔都汗建立金帳汗國,並將今日歐俄土地上的許多羅斯小公國納入管轄。各羅斯貴族只要乖乖聽話並繳納稅賦及貢品,就可以在蒙古金帳汗國的統治下繼續維持統治地位。

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領土遼闊,蒙古帝國本身與突厥部落及羅斯諸公國之間通婚融合情況很深,因此金帳汗國除了最高層統治階級使用蒙古文字作外交文書外,生活用語已改用欽察語或突厥語,宗教信仰則有伊斯蘭教與部分基督教。

由於從中亞一直到黑海北岸的草原,原本就是許多突厥部族居住游牧的地方,因此拔都西征一路西來,收編無數突厥游牧部族與騎兵,這也是金帳汗國可以越打越強,一路打到亞得里亞海岸與波蘭邊界最大的憑藉。

金帳汗國裡面的突厥人有欽察人、保加爾人、花剌子模人、庫曼人、可薩人、佩切涅克人,他們與蒙古人的政治地位一樣高,亞蘭人與俄羅斯土著階級次之,佃農與奴隸居最後。

信奉伊斯蘭教的金帳汗國

金帳汗國受中亞伊斯蘭化很深,整個國家連可汗都信奉伊斯蘭教,金帳汗國還曾經為旭烈兀大軍破巴格達,殺死十餘萬居民並用馬蹄踩死哈里發一事與伊兒汗國翻臉,兩個蒙古汗國真槍實彈的打了一仗,就是金帳汗國要為伊斯蘭教、為穆斯林討回公道。

金帳汗國在1275年時人口有850萬人,加上士兵約1000萬人。金帳汗向各地派遣鎮守官「達魯花赤」,管轄到「萬戶、城、村」一級。金帳汗國兵將多為突厥人,各級官員也都是突厥人居多,人民則是游牧的突厥人與土著的羅斯人。

最後金帳汗國在西元1396年遭遇帖木兒汗國的入侵,雖然沒有讓帖木兒汗國得逞,但國家衰弱已經不可挽回。

西元1472年起莫斯科大公國抗稅,金帳汗國大汗阿合馬出兵討伐莫斯科大公國,結果戰敗,1480年阿合馬大汗再度率軍攻打莫斯科再度失敗,並死於內亂,莫斯科公國自此獨立,不再受蒙古人的管轄。            

俄羅斯沙皇國的成立

西元1547年從留里克王朝一脈相承的莫斯科公國正式改名為「俄羅斯沙皇國」,大公伊凡四世(Ivan the Terrible)加冕為沙皇。沙皇(Tzar)在俄語中就是「凱撒」的意思,俄羅斯人使用這個名稱,表明他們是繼承在西元1453年被鄂圖曼土耳其滅國的「拜占庭東羅馬帝國」的法統。羅馬城是第一羅馬,拜占庭是第二羅馬,莫斯科就是第三羅馬,所以他們也用「凱撒Tzar」稱呼自己的皇帝。俄羅斯沙皇國就是要在宗教上、文化上、法統上,全面地繼承拜占庭帝國。

沙俄的前身莫斯科公國作為金帳汗國統治300年的屬國,完全承襲了蒙古人對領土的喜愛與渴求。伊凡四世(又號恐怖伊凡)與繼任人一步步將金帳汗國及由金帳汗國衍生出的大帳汗國、克里米亞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喀山汗國、西伯利亞汗國等突厥系王國逐一消滅併吞,並進而拿下整個西伯利亞一直到堪察加半島、白令海峽與整個阿拉斯加。

激進市場、遊牧民族、騎馬、沙漠(圖/pixabay)
沙俄的前身莫斯科公國完全承襲蒙古人對領土的喜愛與渴求。對土地無止盡的渴求是遊牧民族的天性,對游牧民族而言,永遠不會有嫌多的牧場。(圖/pixabay)

這個對土地無止盡的渴求是遊牧民族的天性,對游牧民族而言,永遠不會有嫌多的牧場,土地越多越好,越多土地代表養得起越多的羊群、牛群與馬群,就是越富有的象徵。農耕民族就絕不可能這樣無止盡的擴張下去,必須計算經營盈虧成本與人力是否充足。

斯特羅加諾夫家族協助沙俄擴張至太平洋岸

在俄羅斯從西元1533年到1894年間向東方西伯利亞的大擴張行動中,沙皇伊凡四世委託一個富有的開拓者家族「斯特羅加諾夫家族」(Stroganov family)為沙俄向東征服的任務效力。

伊凡四世封賞給斯特羅加諾夫家族在烏拉爾山以東建立城鎮與堡壘,招募士兵與哥薩克的權力。西元1579年斯特羅加諾夫家族召募了一支哥薩克部隊,並於西元1581年出征擊破了西伯利亞汗國的軍隊,最後西元1598年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亞汗國。

斯特羅加諾夫家族在征服西伯利亞汗國後,繼續向東擴張,西元1630-1640年時已將沙俄勢力突破葉尼塞河,到達勒拿河、楚科奇半島與鄂霍次克海,已經打到了太平洋濱,拿下西伯利亞整塊苦寒少人居住的大陸。

在西方與波蘭烏克蘭的糾葛

莫斯科在蒙古人西征入侵基輔羅斯的時代,只是羅斯諸公國中的一個小鎮而已,是諾夫哥羅德大公亞歷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的幼子丹尼爾.亞歷山德羅維奇(Daniel of Moscow)所建立的小城邦國家。後來開始與周邊羅斯諸公國競爭地盤而陷入交戰。金帳汗國統治下的羅斯諸公國,彼此間也是處於競爭與相互傾軋、戰爭衝突頻仍的狀態。

此外莫斯科公國也面臨來自西方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威脅,立陶宛大公與羅斯諸公國中對莫斯科極為敵對的特維爾公國通婚,並曾聯軍於西元1368年、1370年、1372年三次遠征莫斯科公國,但都沒能打下莫斯科。

但經過波蘭立陶宛人的統治,許多烏克蘭的斯拉夫人皈依了羅馬天主教,一旦一個民族中出現不同宗教,通常就代表大分裂的開始。

世界各地的羅馬天主教會近年頻傳性侵醜聞。(美聯社)
經過波蘭立陶宛人的統治,許多烏克蘭的斯拉夫人皈依了羅馬天主教。(資料照,美聯社)

而且斯拉夫人還不只是俄羅斯人與烏克蘭人而已,俄羅斯、烏克蘭算是東斯拉夫人,還有南斯拉夫人如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保加利亞人等,以及西斯拉夫人如捷克人、斯洛伐克人與波蘭人等。

由於居住的地域及統治者種族宗教的不同,歐洲的斯拉夫人早已各自具有獨特的特徵屬性,足以各自成為獨立的民族國家,沒有誰還會想要與哪個斯拉夫兄弟同歸一家,共組一國。甚至斯拉夫民族之間因為歷史、宗教累積的仇恨而彼此衝突戰爭並不少見。

烏克蘭(小俄羅斯)西半部歷史上不歸俄羅斯管轄

烏克蘭雖然在基輔羅斯時代確實是俄羅斯文明的起源地,但隨著莫斯科公國的崛起與升級為俄羅斯沙皇國,被稱為「小俄羅斯」的烏克蘭,卻因與歐洲距離較近而受到更多歐洲元素的影響,甚至在大部分時間烏克蘭都不歸屬俄羅斯沙皇國的管轄,而是與東歐諸國如波蘭、立陶宛、哈布斯堡王朝、羅馬尼亞、匈牙利等關係更為緊密。

甚至烏克蘭這個名稱,都是在20世紀初期才開始出現,過去烏克蘭人稱自己為「盧森尼亞人或哥薩克人」,最後在西元1918年「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才算正式使用了烏克蘭這名稱為國名。

在蘇聯統治時期,烏克蘭做為蘇聯的穀倉自然是壓力很大的,加上蘇聯時期1932年至1933年因當時的錯誤的農業政策,致使數百萬烏克蘭人餓死,經統計該數字由260萬到1200萬的說法都有。雖然當時蘇聯各地都面臨飢荒及餓死人,但1991年獨立之後的烏克蘭政府掀出這筆老帳,認定這場飢荒是蘇聯對烏克蘭人的種族清洗、種族滅絕之舉,由此就更加痛恨俄羅斯。

烏東衝突頻仍、俄烏邊界緊張,烏克蘭邊境前線氣氛凝重。(AP)
烏東衝突頻仍、俄烏邊界緊張,烏克蘭東部和西部有著不一樣的認同。(資料照,美聯社)

但烏克蘭對俄羅斯的觀感又有地域之別,烏克蘭西部過去受歐洲國家統治,俄國大革命之後非自願加入蘇聯陣營,本來對俄羅斯就殊無好感,冷戰結束蘇聯瓦解後,一心只想要加入歐盟及北約,不想再跟俄羅斯扯上關係。

烏克蘭東部則歷來受俄羅斯沙皇統治,自我認定就是屬於俄羅斯的一部份,也對一起與紅軍驅逐納粹占領軍的衛國戰爭懷念不已,自然主張烏克蘭就是俄羅斯的一部份,因此他們現在自己成立「頓涅斯克人民共和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懷抱回歸俄羅斯的夢想,並不是難以解釋的事情。

1954年克里米亞由俄羅斯轉移給烏克蘭

而有爭議的克里米亞半島則是在蘇聯時期,由當時的總書記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於1954年送給烏克蘭加盟共和國,做為慶祝俄烏再統一300年的的禮物,也算是慷他人之慨,完全沒有問克里米亞人或俄羅斯的意見就做的決定。當然對於蘇聯來說,克里米亞歸俄羅斯還是歸烏克蘭都沒有差別,一樣是蘇聯的海軍基地。

但是一旦蘇聯瓦解這就差很多,克里米亞人完全不是烏克蘭人,他們是克里米亞韃靼人(克里米亞突厥汗國的後代),也有俄羅斯人移民或是來自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士官兵,都是俄裔居多。

因此也就可以想見2014年克里米亞公民投票返回俄羅斯時,幾乎絕大多數人民(97%公投票贊成)都是傾向回歸俄羅斯的,就算不想當俄羅斯的人也沒人想當烏克蘭人,因為克里米亞在1783年克里米亞汗國滅亡後一直是俄羅斯領地,與烏克蘭的關聯微乎其微,這點是我們必須認知並承認的事實。

克里米亞人心向俄羅斯

而烏克蘭與西方國家基於反俄羅斯立場,當然是不承認克里米亞重新歸屬俄羅斯之舉的,只是政治歸政治,如果真要以人民內心的想法來說,克里米亞重新回到俄羅斯的懷抱應該的確是當地人民的真心選擇。

不過對於俄羅斯來說,值不值得以這麼鮮明直接的手段奪回克里米亞?做這件事的投入與回報是否是正值?對俄羅斯與周邊鄰國的關係是否會帶來緊張與不信任,甚至是害怕與恐懼,只要國內有俄裔人口的周邊國家,如哈薩克等中亞國家、喬治亞、摩爾多瓦、白俄羅斯、芬蘭等等,都可能因此對俄羅斯產生負面聯想。

俄羅斯近日出動大軍在烏克蘭與克里米亞邊境集結,引發國際社會關注。(美聯社)
俄羅斯近日出動大軍在烏克蘭與克里米亞邊境集結,引發國際社會關注。(美聯社)

今年不久前克里米亞發生大水災,城市與大批車輛泡在水里,當時筆者看著這個畫面就在思考,這個克里米亞不但沒有給俄羅斯帶來收益,恐怕還帶來更大的負擔,那麼俄羅斯這麼努力拿回克里米亞除了提振民心士氣外,對於國家經濟與國家實力是否真有幫助?恐怕真的很難在短時間內權衡得出利弊得失。

烏克蘭位處俄羅斯歐俄部分的腹心之地,除了本身內部政治就不斷在親俄與反俄之間搖擺之外,北約或美國可能與烏克蘭結盟反俄羅斯之想像,確實可能讓俄羅斯寢食難安。

對於俄羅斯來講,最幸運的事就是當初蘇聯瓦解時,俄羅斯與美國好不容易花言巧語說服烏克蘭放棄所有核武器,還相信未來有事時,俄羅斯會提供核保護傘,烏克蘭哪裡會想到30年後就是因為沒有核武器,只能任人擺布無法還手。

世界沒有後悔藥可以吃,除非烏克蘭有一天幸運挖出前蘇聯核武庫還有核彈可用,否則烏克蘭要與俄羅斯對抗終究是不會成功的。

烏克蘭可採取的因應策略

其實在歐盟與俄羅斯兩強之間生存也不是沒有方法,烏克蘭可以主動積極在文化上訴求烏克蘭是「斯拉夫俄羅斯文化」的起源地,甚至可以主動向聯合國發起將「基輔為斯拉夫文化的起點」、「基輔是第一個斯拉夫俄羅斯政府所在地」、「基輔是第一個皈依東正教的俄羅斯城市」、「基輔是第一個講俄語的城市」等註冊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此既滿足俄羅斯發揚斯拉夫文化的心願,也結合其他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一起讓斯拉夫文化更為多元,而不是凡事只聽從俄羅斯的一種選擇。畢竟雖然是同源的斯拉夫文明,俄羅斯文化偏向斯拉夫與突厥、蒙古文化的混合體,烏克蘭文化則偏向是斯拉夫與波蘭、哥薩克文化的混合體,其實是各有擅長之處,而不是統屬關系。

一旦烏克蘭抓緊了「正統斯拉夫俄羅斯文化」這杆大旗,取得斯拉夫文化先行者或俄羅斯政府起源地等等世界認可的頭銜,倘俄羅斯真的是以發揚「俄羅斯斯拉夫文化」為傲的話,做為旁系分支或後來斯拉夫家庭新成員的莫斯科系的俄羅斯,應該不會再輕易打壓烏克蘭,而是應該與烏克蘭合作一起將斯拉夫與俄羅斯的概念做大做強。否則兄弟鬩牆的形象真的很難看,也無法在斯拉夫大家庭中受到普遍的支持。

2021年4月,俄羅斯海軍巡弋黑海,並以軍演威脅烏克蘭(AP)
2021年4月,俄羅斯海軍巡弋黑海,並以軍演威脅烏克蘭。(資料照,美聯社)

經濟上烏克蘭向西歐靠攏是符合國家利益的,向歐洲靠攏以取得經濟、科技、貿易上的好處,這是西歐國家可以供應,但俄羅斯較難給予的。只要抓緊尺度,與莫斯科善加溝通,烏克蘭是可以在俄羅斯與歐盟之間兩面逢源,甚至做為雙方溝通橋樑的角色,兩不得罪的。

其實台海兩岸之間的關係,與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競合是不是挺相像的?每個國家都有其國家利益,如果對方是一個武力、經濟都讓你無法抵敵的龐然大物,那麼衝動地以武力或言語挑釁並期待像大衛一樣可以輕易擊敗歌利亞巨人顯然是不明智、不成熟的想法。反而高舉文化傳承者大旗,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烏克蘭也可以讓俄羅斯轉變立場,尊重基輔是俄羅斯文化聖地的地位,協助烏克蘭更好地保存及發揚斯拉夫俄羅斯傳統文化,並將危機變成轉機。

*作者為外交部一等秘書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蘇育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