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聖 輸了,這一輩子就沒了

2014-03-13 21:22

? 人氣

17年,足以讓一個孩子從小學讀到大學畢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是魏德聖從出社會到終於交出一張漂亮成績單的時間;

26個月,足以拍完好幾部電影,

這是魏德聖苦苦熬出一部史詩巨片《賽德克.巴萊》的時間;

185分鐘,足以看完一場棒球賽,

但魏德聖在《KANO》片中,給了我們穿越83年的感動。

或許他不是台灣最會得獎的導演,

也稱不上台灣最會賺錢的導演,

但他每次出手,必定揪住最多人的心。

從土地出發,以歷史為肌理,

這是他堅持走下去的初心,

也是他每次都得以「一片入魂」的成功祕訣⋯⋯。

《KANO》橫跨時空、地域,

感動台日觀眾,找回台灣失落已久的光榮感。

台、日兩地首映大成功、九天就破億元的票房、國內外各界好評,更重要的是,看過電影的人都得到一股好久沒有過的滿足感。

魏德聖為了電影夢,當洗碗工、賣納骨塔、三餐牛奶果腹,咬牙苦撐到底。

有一回,窮途末路的他向朋友借了一千元坐車回台南,當時他已經欠了很久的房租,準備坦誠向母親借生活費。

回到家,魏媽媽神不知鬼不覺偷看他的皮夾:「你錢夠不夠用?怎麼錢包都空了?」「在那緊要關頭,我嚥了嚥口水說:『夠啦!我要錢去提款機領就有了!』」魏德聖回憶,說出口的當下,他就恨不得打死自己。就在他沮喪搭車返回台北的路上,卻發現母親在他外套的內裡用透明膠帶黏了八千元,讓他當場眼淚決堤。

最後,他應徵「演員訓練班」,接演一些跑龍套的臨演角色。一名導演身分的老師看魏德聖每次都很認真,就介紹他到製作公司當企畫。於是,他正式「入行」,進入了電視連續劇劇組。

「那時誰都可以呼喚你,被人呼喚多次就可以萬事皆備,人家不用提醒,你就會把事情做好。」「因為在底層環境待久了,我就懂得觀察環境,看到節奏緩慢的人,就知道他需要幫助。」他曾在某次專訪如是說。

儘管對電視環境失望,他還是累積了做盡雜事的功力,並且開始自學寫劇本。

「白天工作腦子裡都在想劇本、想下一場戲是什麼,收工回家就寫下來,再怎麼忙都要寫,寫著寫著就參加了優良劇本(獎),竟然也就中了。」

一九九四年,原本連小說與漫畫都看不完的魏德聖,以《賣冰的兒子》得到人生第一座優良劇本獎。

終於,魏德聖受夠懷才不遇的鳥氣,在二○○三年做了一件震撼台灣電影圈的事。那時正是台灣電影業景氣最差的時候,整年度全台灣只有三部片的票房超過新台幣一百萬元,但他竟然籌資兩百萬元,拍了一支五分鐘的《賽德克.巴萊》試拍片,希望能籌到兩億元的資金拍攝。

但誰敢「幫」他?說得更直白一點,沒有人敢真的拿錢「幫」他。很多人勸他:「怎麼不先用小成本做個商業發行,之後再拍大成本電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