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扯國民黨後腿的,就是國民黨巨嬰

2021-07-11 06:00

? 人氣

江啟臣任國民黨主席之後,屢屢被「黨內大老」匿名「指教」。(資料照,國民黨提供)

江啟臣任國民黨主席之後,屢屢被「黨內大老」匿名「指教」。(資料照,國民黨提供)

台灣網友近期喜愛用「巨嬰」一詞形容「明明就是成年人了,還總愛吵著要糖吃的人」。不過,我以為,巨嬰這個詞彙其實也可以延伸使用,比方說「總愛對他人行為指指點點,『稍有不合心意』動輒就是訕笑謾罵」,又或是「老愛對他人做的事情比手畫腳,動動他那宛如『諸葛再世』的腦袋,給予『神機妙算』的建議,不予採納便高聲斥責」。前述這些,用巨嬰形容倒也傳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隨處可見「道德巨嬰」,或是「價值巨嬰」,前者是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放大檢視他人行為,再予以「指教」。後者是喜歡動不動扯到民主、獨裁,自由、人權等,對於務實議題扯價值,比如接種疫苗這事情,就有人喜歡用「民主疫苗」去指涉出「有疫苗是不民主的」,搭配些前言不搭後語的「民主自由與人權議題」,形塑民主比較高尚的印象,「覺醒青年」(簡稱覺青)大概就是這類人。

巨嬰這個詞,甚至可以延伸成「毫無判斷力」的形容。

或許有人會說按前面的描述,用「魔人」形容更為恰當,不過「魔人」帶著偏執的味道,若是巨嬰:那是稍有不從就表演惱羞成怒給眾人觀賞,「沒有偏執,只有玻璃心」。

國民黨內的巨嬰「超好操控」

台灣處處有巨嬰,國民黨內自然也不例外,特別是面對(自稱)「改革派」,國民黨內巨嬰們可以不分年齡地,暴露其「玻璃心」思維。

最近媒體上經常出現引用不願具名的國民黨人士說法,指控現任黨魁江啟臣跟他所領導的黨中央,如何使國民黨的地方民代或政要「皮皮挫」,大體不離:江啟臣沒有領導權威,民進黨做得很爛,但由於江啟臣的軟弱領導,讓眾人擔心2022年的地方選舉會因此崩盤,順帶酸了江啟臣沒有收攏泛藍基本盤。

而相當巧合的是,這類不具名人士的報導最終總會導向「『特定大老』才具有『力挽狂瀾』,安撫地方派系的『實力』」,有些報導乾脆直接寫道「親朱人士」,擺明告訴讀者:這消息是朱立倫系統放出來的。

20210630-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30日拜訪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討論「不在籍投票」議題。(顏麟宇攝)
去年以來,不少對國民黨現任主席質疑的媒體報導,都指稱是採訪自親近朱立倫人士的發言。(資料照,顏麟宇攝)

先不論這類報導依舊陷在國民黨傳統的「救世主框架」,以及內容真假,媒體根據消息人士的自己判斷或情報撰文,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然而,國民黨內有些巨嬰跟著聞雞起舞,在某些封閉小圈圈,揮舞著外人的報導,質疑相關人等的領導,說大放厥詞或許還「客氣」了些。這也是所謂「不具名消息人士」在放消息給媒體時,最希望看到發生的事情。「最好引起針對現任者的質疑,好讓主子上位。」

國民黨不管過去到現在,誰當黨主席,總有這類巨嬰喜歡拿著外人的報導棒打自家人,至於他自個兒究竟有什麼貢獻或參與過什麼活動,恐怕10根手指頭數得出來。這種人不但無助於提升國民黨支持度,反而可能讓其他人看笑話,認為國民黨就是「內鬥超內行,外鬥超外行」的政黨。

難怪有朋友曾經跟我嘆道:「在國民黨內做事,最大的敵人永遠是披著『藍色外衣』又自詡是改革派的人,其實骨子裡根本就是被醬缸泡到變黑的『深海鯨魚』。」

當然,一個民主政黨必須接納與包容內部反思聲音,才能改善缺點,逐漸進化,否則就像中國共產黨與民進黨一樣,「黨意萬萬歲」,蔑視人民的需求。

不過,反思聲音不是無理取鬧,更不應該是會哭的小孩有糖吃,如此無助解決問題。國民黨有其歷史包袱,在這包袱下,不少號稱「反思」的聲音,稍微深究其論點,就能發現其背離事實、脫離理性的邏輯,卻有強烈功利目的的操作。

國民黨巨嬰「超愛指教做事的人」

舉個例子,身為資訊業阿宅的我,認識一些在國民黨內服務的朋友。

某次跟一些朋友在居酒屋把酒言歡,幾杯黃湯下肚,有朋友開始吐苦水:「你知道這個黨(指國民黨)做事最大的阻礙是什麼嗎?是那些成天出張嘴,手不動又超愛對你指手畫腳的人。」

他繼續說:「不做事也就罷了,還整天『哀爸叫母』,還會有些自認是『前輩』的,或許是因為當過什麼職務,有機會對外放話,就放話修理做事的人。想做事的,通通都被嚇跑了!(舉杯又喝)」

他說的激動(雖然有點醉的成分),我聽的頻頻稱是。事實上,根據觀察,似乎還真是這樣。

如果要從去年3月開始的民調來看,現任黨魁江啟臣似也沒什麼真可說失職的地方。別忘了去年1月後的國民黨是什麼狀態:歷經2020年總統大選慘敗,當時的王牌韓國瑜提早折損,即將面臨罷免危機。

罷韓通過當晚,高雄市議長許崑源驚傳墜樓逝世,除了高雄市長補選外,江啟臣又要立刻整兵備戰高雄議長補選。議長之位當時如果沒守住,國民黨的高雄戰線會是全面潰敗。從結果看,江啟臣至少止血了。

最近由於疫情,民眾對民進黨怨氣大爆發,但是在輿論帶領下,竟然能夠形成一股「民進黨執政爛,但是國民黨在野更爛」的風向,甚至發現不少藍營朋友,無腦跟風的行為,堪稱奇觀。

國民黨至少已是「回穩」的狀態

如果有加入藍營各社群的朋友,最近肯定常見到類似的言論「國民黨怎麼在立法院都沒聲音」,這種明顯沒有查證就帶風向言論卻非常有用,往往能獲得不少人認同,對於在立院第一線作戰的國民黨立委們,非常不公平。對付這類言論,非常簡單,上立法院資料庫中檢索,下幾個關鍵字,就知道國民黨立委們有沒有盡責。

舉個例子,林為洲、賴士葆、蔣萬安、李貴敏、洪孟楷、陳玉珍、鄭麗文等委員,都針對疫情、防疫措施、疫苗進度等重砲質詢過,一目了然。此外,黨主席江啟臣也多次利用黨團記者會,對執政黨防疫疏漏之處提出喊話,好比最近呼籲「停止夏季電費計價、凍漲油價、成立平抑物價委員會」等,不都是國民黨為民發聲的實例?

20210608-國民黨立委陳玉珍8日穿著全套防護衣於立院質詢。(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在立院屢屢對政府提出尖銳的質詢。(資料照,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去年開始,國民黨發展到現在,至少是「回穩」的狀態,對比去年的國民黨是幾乎被民進黨打到百年骨頭都散了。所以腳步站穩,鴻圖「再起」,到底有什麼可供攻擊的地方呢?

熱愛國民黨的支持者,都有「恨鐵不成鋼」的心境,但是如果沒有理性思考,小心查證,往往容易被有心人利用這種心態,而跟風向批評,自己一不小心成了「不成鋼」的幫兇。

國民黨巨嬰「玻璃心超脆弱」

除了前述講的內容外,國民黨巨嬰更有個特點:玻璃心超脆弱。

前面提到,國民黨巨嬰很喜歡對做事的人比手畫腳,其指教經常漏洞百出。某些「勇氣可嘉」的人若是忍不住「回以幾句指教」,往往可以看到這類國民黨巨嬰惱羞成怒哇哇叫,開始跟人戰態度、戰年資,又或是找其他國民黨巨嬰「討拍」,順帶輸不起的挾「主場優勢」,要那人懂得「敬老尊賢」,否則就要他「Blue」了。令人反感的環境,無怪年輕人常常滿懷希望而來,滿腹失望而去。

說實在的,作為在野黨的國民黨,監督民進黨已是盡可能可圈可點,民進黨反彈也就罷了,回觀泛藍自家人,同是冷嘲熱諷,誰人看了不心寒,外人看了暗自笑。國民黨不缺人才,不過這種扭曲的國民黨巨嬰相互捧來捧去、高來高去的醬缸環境,本質上就是看不起年輕人跟素人,人才自然離去。有幸能得伯樂賞識者,少有之,遑論得人心。

扯國民黨後腿的,便是國民黨巨嬰。

*作者為資訊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