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西德是如何與中共建交的?

2021-05-30 07:20

? 人氣

1972年8月18日,中共與西德代表在波昂展開建交談判,由於德國自1941年7月以來便沒有再與蔣中正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建立外交關係,堅守「一個中國」的原則,雙方談判極為順利。(許劍虹提供)

1972年8月18日,中共與西德代表在波昂展開建交談判,由於德國自1941年7月以來便沒有再與蔣中正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建立外交關係,堅守「一個中國」的原則,雙方談判極為順利。(許劍虹提供)

創立於1949年5月23日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並非打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如今天的海峽兩岸一般長期陷入分離狀態。然而導致德國分裂成東德與西德的原因,卻不是因為支持社會主義與支持資本主義的德國人打了一場如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之間的內戰。德國分裂的原因,來自於德意志第三帝國戰敗後,美英法蘇等戰勝國所實施的「分區佔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由於蘇聯是四個同盟國中擊敗德國的最大功臣,蘇聯位於德國東部的佔領區土地面積最大,其次則是由美國、英國以及法國在西部的三個佔領區。德國首都柏林,也依據同樣的比例由蘇聯、美國、英國與法國實施「分區佔領」。伴隨著鐵幕的降臨,美英法三國為了抗拒蘇聯的圍堵與滲透,將位於德國西部的三個佔領區統合起來,成為我們今天所認知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蘇聯也不甘示弱,於1949年10月7日扶持德國統一社會黨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為德意志民族接下來長達40年的分離歲月拉開序幕。除了德國本土被一分為二之外,德國的首都柏林亦分裂成東德控制的東柏林與西德控制的西柏林。因為西德是由三個佔領區合併而來,35萬7,386平方公里的西德面積又比10萬8,333平方公里的東德大了2/3。

比起被共產黨打到只剩下台灣的中華民國而言,西德因為是在特殊國際安排下分離出來的,在地緣政治上稍微占了些有利地位。然而東德的背後,卻有蘇聯龐大的傳統武力支持。只要史達林(Joseph Stalin)一聲號令,歐洲大陸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抵擋住蘇聯紅軍由T-34戰車所構成的鋼鐵洪流,迫使美國必須聯合西歐國家打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來捍衛處於冷戰最前沿的西德。

顯見西德的政治地位,放到東亞更接近南韓,南韓則因為中共承認並且大力支持北韓的原因,在冷戰時代與中華民國建立類似兄弟之邦的特殊關係。有趣的是,西德雖然同樣也有東德這麼一個宣揚共產主義的對照組,而且東德還得到中共的外交承認,但西德卻始終沒有與中華民國建交。何以會出現這種特殊情況?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從西德是如何與中共建交的歷史開始談起。

1-嚴格來說,納粹德國與中華民國沒有斷交過,只是把對中華民國的外交承認由重慶轉移到南京罷了。在1949年10月27日東德與中共建交前,汪精衛政權也是最後一個與德國保持外交關係的中國政府,更是德國承認的最後一個中華民國政府。(許劍虹提供,取自國史館)
嚴格來說,納粹德國與中華民國沒有斷交過,只是把對中華民國的外交承認由重慶轉移到南京罷了。在1949年10月27日東德與中共建交前,汪精衛政權也是最後一個與德國保持外交關係的中國政府,更是德國承認的最後一個中華民國政府。(許劍虹提供,取自國史館)

還要從中德斷交開始談起

沒有斷交,要如何談建交?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打從建國以來,就不曾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過邦交,又如何去談斷交?畢竟德國與中國兩個國家,早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等三個政權誕生以前就已經發展外交關係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參加協約國並曾經對德意志帝國宣戰的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於1921年同德意志共和國恢復了外交關係。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