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導致國軍失去華北的關鍵戰役

2021-05-16 07:10

? 人氣

根據第9軍第47師的老兵沈有志回憶,他在中條山上打仗的時候是中國軍隊最團結的時候,中央軍的郭寄嶠、西北軍的孫蔚如、龐炳勳、劉茂恩、滇軍的曾萬鍾與唐淮源放下彼此的歧見,還能得到共軍的幫助抵抗共同的敵人。雖然後來他也曾追隨中央軍第71軍參加滇緬反攻,但身為一位畢生追求兩岸和平統一的老軍人,只有在中條山上的經驗最讓他懷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攜手抗戰走上全面內戰

即便是在1940年3月,朱德命令8路軍向石友三與朱懷冰的部隊發起進攻之後,北戰場上的國共2軍也沒有如後來新4軍事變那般撕破臉。朱德甚至還在衛立煌的允許下平安返回了延安,而蔣中正之所以沒有向中共全面進攻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國共在北戰場上合作的原因較符合重慶的利益。既可以牽制日軍,又可以藉日軍之手消滅異己。

而朱德在被調回延安之後,彭德懷又在1940年10月違抗毛澤東優先「發展壯大」的命令,發起爆破正太鐵路的百團大戰。百團大戰引起了日軍對華北共軍的重視,發起對8路軍根據地的大規模掃蕩,成為毛澤東日後批評彭德懷的一大主因。然而站在毛澤東的立場,百團大戰對重慶帶來的幫助確實是遠大於對延安帶來的幫助。

尤其是讓日軍重視起共軍,開始把部隊用來對付中共這一點,更符合蔣中正「借今天的敵人之手消滅明天的敵人」的如意算盤,所以他在嘉獎彭德懷的同時,嚴令衛立煌出動第1戰區部隊支援共軍。後來蔣中正又因為害怕親共的衛立煌抗拒命令,下令撤除他第1戰區司令長官的職務,改由人在重慶的何應欽將軍臨時接替。

此外與共軍關係良好,但是熟悉中條山地形的孫蔚如將軍,也在蔣中正要求下率領他的第4集團軍轉調河南。除孫蔚如外,另外一位會打仗的第9軍軍長郭寄嶠也被派往第3戰區擔任參謀長,其職務由裴昌會接替。在缺乏主帥親自坐鎮,且重要將領與部隊也紛紛調往其他戰場的情況下,中條山戰役的失敗從一開始就沒有辦法避免。

更重要的是,百團大戰給共軍帶來的毀滅性後果,讓毛澤東更有理由說服他手下其他的共軍將領不要再到前線去充當「抗日英雄」。對日抗戰看在蔣中正與毛澤東2人眼中都只是一時的,最重要的還是如何確保國共兩軍支撐到日本投降才有與對方爭奪天下的本錢。為了確保國軍在華北的勢力被連根拔起,毛澤東同樣樂見日軍成為中條山戰役的勝利者。

20210507-中共試圖配合日軍,進攻西安的相關國史館電文。(作者提供)
中共試圖配合日軍,進攻西安的相關國史館電文。(作者提供)

中共拒絕支援國軍

1941年5月7日,日軍北支那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中將命令第1軍出動10萬兵力進攻中條山,蔣中正立即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命令要求8路軍參戰。中共方面則以新4軍事件以來,國民政府停止向延安發放軍餉為由,拒絕了蔣中正的要求。蔣中正不得不搬出當時尚未離華的蘇聯總顧問崔可夫(Vasily Chuikov),希望他向中共施壓讓8路軍投入戰鬥。

本篇文章共 3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2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