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那些年我們一起辦的奧運─最甜蜜的負擔

2021-04-19 05:20

? 人氣

但是我們也看到奧運對一國經濟造成的負面衝擊。除了1976年的蒙特婁奧運和2012倫敦奧運外,事實上被譽為史上最成功的2000年雪梨奧運結束後,隔年經濟成長率下滑至2.5%;而2000年澳洲經濟成長率為3.2%。另外2004年的雅典奧運身為九一一事件後的第一屆奧運,不僅安保費用大增,也影響門票收入。該屆奧運整體預算超過100億歐元,比原本預算多出一倍,政府為籌措經費,先後發行高達380億歐元的債券,人民因此背負近十年的債務;希臘的經濟成長率也由2004年的5.1%驟降至隔年的0.6%。專家也指出舉辦希臘奧運付出的龐大債務間接導致2010年希臘破產與後續的歐債危機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認為奧運主辦國在奧運結束後經濟下滑的原因不能全歸咎於「奧運魔咒」,甚至奧運魔咒的存在與否也存有爭議。經濟下滑的原因很大程度與該國國力、政府施政效能、政治環境以及經濟體質有關。若政府平時未能做好市政規劃,沒有未雨綢繆的能力,只有在登上世界舞台的壓力下,才想藉舉辦奧運重整市容、投資基礎建設;其代價就是因低估整頓與籌備需付出的努力與成本而出現經濟下滑和泡沫化情況。

另外一國的政治環境紛亂也容易使奧運陷入膠著,其相關法案如場館的設立問題可能因此受杯葛而胎死腹中;而政府有無足夠魄力整合各方勢力也成為奧運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如2016年的巴西里約奧運受政治因素困擾,未能妥善處理經費分配、治安與衛生疾病問題,最終虧損62.9億美元。而採用這種短期經營策略最後成功的案例也有,但整體而言國家的經濟與於奧運期間興建的場地都無法達到預期的水準,其投資報酬率慘不忍睹;多數時候這些曾經舉辦奧運的「聖地」都淪為「死城」,成為蚊子界的奧運場館。我認為舉辦奧運應以賽會結束後的展望為根據,而非以賽會期間情形為重;永續發展的概念對奧運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另外舉辦奧運的週期和一國的景氣循環週期並不一致,期間可能受石油危機和全球金融海嘯等國際事件影響,我們也無法準確預測奧運工程期間國家的總體經濟與就業市場狀況。短期這或形成對勞動需求及場館投資金額的不穩定性,長期可能造成國家經濟的變動。整體而言,舉辦奧運伴隨的風險遠高於獲得的利潤,但不可否認的是奧運作為全世界最大型的體育賽事及最高運動殿堂,其帶來的正面效益與魅力仍使許多國家趨之若鶩,例如促進觀光的發展、國際宣傳與對主辦城市的認同、居民生活品質的改善及提升城市意象等因素。

我認為奧運的興辦是一個國家或城市的文化、科技、制度與人民活力的綜合表現,除了可推動國內基礎建設,也可藉此行銷國際知名度;對於相關產業的帶動、觀光的收益都能收到良好效果。奧運甚至可以凝聚人民的共識,推廣全民運動,這對運動意識的抬頭與打造全民健康城市的願景將是一大助力。而在享受奧運帶來好處的同時,我們也不可輕忽奧運的籌辦成本與隱藏風險,若因舉辦奧運為一國帶來的優越感讓奧運成為越來越昂貴的活動,產生經濟學「贏家的詛咒(The Winner's Curse)」現象;那是得不償失、倒果為因的困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