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是抗日英雄還是水旱黃湯─榮民心中的湯恩伯

2021-04-18 07:20

? 人氣

魏祖志表示,當時東北已進入冬天,白色的雪地被共軍官兵的鮮血給染成了紅色。本來第13軍沒有停下腳步的打算,卻因為蘇聯紅軍的介入而不得不停止北上進入東北,而是留在承德維持熱河省的治安。熱河地區的共軍,不像東三省的共軍那般得到蘇軍提供的日軍裝備,遇到第13軍等中央軍嫡系部隊的時候也只有被動挨打的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再加上滿洲國軍與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的蒙古騎兵部隊,在日本投降後也被改編為國軍的騎兵支援第13軍作戰,所以魏祖志接下來有長達整整三年的時間其實是沒有遇到過什麼危機的。這段時間他還進入第13軍的軍士隊受訓,成為了一名稱職的軍需下士。直到1948年11月,隨著國軍在東北全面潰敗,第13軍才從承德撤退到北平,

第13軍進入北平後,由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指揮,並晉升軍長石覺為第9兵團的兵團司令。可沒想到徐蚌會戰的失敗,讓傅作義失去了對戡亂戰爭的信心,他在女兒傅冬菊的慫恿下接受中共的「和談」條件,於1949年1月打開北平城門歡迎解放軍進入。傅作義允許石覺等反共的第9兵團高級將領搭乘飛機離開北平,卻強迫魏祖志等13軍基層官兵留在北平接受改編。

所以魏祖志也險些成為所謂的「解放戰士」,幸運的是中共對國軍軍需士官不感興趣,且老人家本身也沒有當共軍的意願,最後才依據共軍「優待俘虜」的政策獲得釋放。中共除了開路條給魏祖志外,還發給他2,000塊人民幣,讓他能回到山東青島重歸國軍懷抱。後來他又被編入戰鬥第2團,於1949年4月份從上海撤退到台灣。

魏祖志老爺爺唯一一次返鄉之行,碰巧遇到六四天安門事件,嗅到危險的他第一時間返回台灣,就此之後再也沒有回到過大陸,台中清水已經是他永遠的家。(許劍虹提供)
魏祖志老爺爺唯一一次返鄉之行,碰巧遇到六四天安門事件,嗅到危險的他第一時間返回台灣,就此之後再也沒有回到過大陸,台中清水已經是他永遠的家。(許劍虹提供)

戡亂失敗乃「非戰之罪」

雖然留在北平的第13軍主力,最後落得了一個被「和平改編」的下場,如前面提到的韓聲濤老先生般變成解放軍,不過魏祖志仍認為他們的失敗乃「非戰之罪」。事實上,第13軍不曾在戰場上為共軍擊敗過,如果不是因為傅作義開城門投降,他們還是具備與中共東北野戰軍一戰的實力。即便最後的結果仍是失敗,至少也可以與共軍來個玉石俱焚,不讓中共如此輕而易舉入主北平。

第13軍將士對中央政府忠誠度極高,如果真的與中共大打出手,確實能給林彪製造更多麻煩,但是從政治決定軍事的角度出發,恐怕依舊無法改變大陸淪陷的結局。魏祖志回顧內戰的失敗,認為主因除了美國放棄了對中華民國政府的支持外,最大的原因還是來自於陳誠將軍拒絕接收滿洲國的軍隊,還將效忠政府的游擊隊裁撤掉所導致。

魏祖志雖然沒見過湯恩伯將軍,卻還是從第13軍老兵的「本位主義」角度出發替老長官辯護,認為湯恩伯與老軍長石覺都是盡忠職守的好軍人。雖然提到第13軍的軍紀問題時,他也坦承部隊在任何一個地方待久了都會遭到老百姓討厭。軍隊打仗不只要向民眾徵收糧食,還要把民宅的大門拆下來當床使用,自然是走到哪裡都會引起民怨。

不過他仍堅持第13軍是一支抗日愛國的隊伍,並以親身經歷強調第13軍對日軍的態度是絲毫沒有妥協的,因為即便他們想要妥協,日軍也不曾放過他們。戰後行軍進入香港,親眼目睹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與英國米字旗在東方之珠共同飄揚的畫面,更讓他相信自己參戰是為了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對待今天的中國共產黨,他的想法則更為複雜。

中共成為當今全球唯一能與美國分庭抗禮的強權,讓身為「頑軍」的魏祖志從民族主義的角度出發,不得不發出「或許中國人注定要給共產黨統治」的感嘆。然而中共對湯恩伯將軍的醜化仍在持續,外加受到個人過去參加反共戡亂的經驗影響,也讓魏祖志至今還是相當敵視中國共產黨。自1987年政府開放兩岸探親以來,老人家也只回對岸探親過一次,如今已完全以台中清水為家。

*作者為中美關係研究,軍事寫作者。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