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幸觀點:台海局勢的「梅洛斯陷阱」

2021-04-09 07:10

? 人氣

我不認為歷史有什麽必然,更沒有什麽規律。沒有任何時候的客觀條件完全相同,自然沒有歷史重複的可能。但是,先例能夠刺激我們的想像,擴大我們的視野。在這個意義下,最近中美外交高層在阿拉斯加會談中的唇槍舌劍,卻不得不使人聯想到希臘這一段歷史典故對中美台關係, 尤其是台海局勢的啟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認為:只要中國還在潛意識中接受社會達爾文的暗示,有意無意的在言行之中仍然顯示社會達爾文的影響;或只要中美的任何一方仍然受生存競爭觀念的左右,中國苦口婆心的「和平崛起」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保證,大概會被當成聽而不聞的耳邊風。一次大戰之前,凱撒德國大力擴張海軍,引發英國極度的不安。盡管德國一再保證不是以英國為競爭的對象,當時出生德國的英國德情專家柯洛(Eyre Crowe),在1907年向英國內閣提出一份著名的報告。他認為:必要之下沒有法律,世界屬於強者。一個新興國家的壯大不能被盲目接受現狀限制。歷史會以一般的結果認可國家的行為,很少在意手段的道德與否。而在這種社會達爾文式的現實主義影像之下,柯洛對凱撒德國的保證和平意圖的判斷是:保證很可能是空話;即使真誠,到時也可能力不從心;也可能只是放煙幕;沒有理由期待德國將來的做法會與過去(「鐵與血」)的做法不同。因此英國及其他國家對德國的無害崛起沒有一定的保證。(8 THE TESTING OF THE ENTENTE:1904-6, BRITISH DOCUMENTS ON THE ORIGINS OF THE WAR, 408 (G. P. Gooch & Harold Temperley eds., 1928)七年之後,大戰爆發。英國事實上從未相信德國的保證。即使德國是真意,單方的保證也起不了作用。所以,只要美國對中國的戰略仍然隱隱約約接受生存競爭的假設,中國的「和平崛起」「仁義大國」,最多令美國人半信半疑而已。

但是,人類既然已經成了世界村,經濟,核武,生態,交通,資訊,犯罪,難民,健衛,無一不是世界群體生存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這種關係無法以優勝劣敗的競爭處理,道理與處理其他群體關係相同。世界村的成員不是敵人或競爭對手,而是在自我提升之中合作互助,共存共榮,共同創造人類群體的繁榮與和平的伙伴。繁榮發展,和平穩定,不靠壓迫或戰爭,掠奪資源和權力。在這種文明的價值和結構之下,不必以軍備和戰爭作為大國,也不必煩惱如何平衡 「合作」與「競爭」的所謂  「建設性的競爭戰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