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觀點:讀懂中共兩會「變中求穩,穩中求進」的意思

2021-03-09 07:10

? 人氣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全國政協會議(簡稱「中共兩會」)3月4日、5日在北京登場,中國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出席。(AP)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全國政協會議(簡稱「中共兩會」)3月4日、5日在北京登場,中國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出席。(AP)

中共「兩會」(「全國人大」及「全國政協」)是中共的年度政治大戲。在中共實施一黨專政下,「人大」雖享一般民主國家的議會之名,但被認為是「橡皮圖章」;「政協」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擁有「參政議政」之權,但也只能發揮「統戰」的功能。中共總理李克強為這次大會提出的長篇「政府工作報告」,「穩」字出現了64次,凸顯中共當局「求穩」的意圖。李克強在重點工作部分就直接點明,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但今(2021)年「兩會」是在內外形勢急遽變化下召開的,中共必須因應疫情下經歷習近平所說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必須在中共建黨百年的此刻,開啟自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所以,除了「穩中求進」,還必須「變中求穩」。

今年兩會聚焦的是經濟問題,主軸是審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配合「十四五規劃」,會中的熱議焦點將包括科技、環保、農業、新基建等重大經濟課題。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共與美國及其它國家在科技上的競爭日趨白熱化,中共將提撥巨額研究經費,以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和「高質量」增長,目的是減少對高技術進口的依賴。

但最具「變中求穩,穩中求進」指標性意義的,是今年中共把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6%以上,這個數字遠低於外界預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依李克強的說法,這是為了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要求,與今後目標『平穩』銜接」。李克強在報告中坦言,「中國仍面臨疫情全球蔓延,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世界經濟形勢複雜嚴峻」;「國內疫情防控仍有薄弱環節,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等挑戰與困難。」

在維持經濟成長之餘,中共在後疫情時期仍有進步的空間。但專家認為,從長遠看,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並不如想像中樂觀。人口老齡化是一頭「灰犀牛」,影響經濟發展的各個基本因素。專家估計,中國大陸勞動力人口日益減少,到2050年退休與就業人口的比例會從目前的1:8變為1:2。失業率上升將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除了經濟成長率之外,各界亦關心中共的軍費支出。習近平強調「強國必先強軍」,中共近年來軍力發展迅速,在東海、南海、臺海等周邊地區大秀肌肉,並在2020年提出「2027年建軍百年」目標,形成「建黨」、「建軍」、「建國」的「三個百年」。

因此,外界關切中共是否透過「兩會」公布增加更多國防預算,認為這是觀察中共軍事現代化進程的一個重要指標。根據中共財政部在人大會議發布的政府預算報告顯示,今年的國防支出將逾1兆3,553億元人民幣,比2020年增長6.8%。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全國政協會議(簡稱「兩會」)3月4日、5日在北京登場,中國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與中國總理李克強出席。(AP)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全國政協會議(簡稱「兩會」)3月4日、5日在北京登場,中國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左)與中國總理李克強(右)出席。(AP)

對外工作方面,中共今年的重點是:第一,以「積極參與重大傳染病防控國際合作」;第二,以「深化多邊和區域經濟合作、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第三,「在相互尊重基礎上,推動中美平等互利經貿關係向前發展。」可簡要歸納成:開展「疫苗外交」、強化「多邊外交」;而對美關係雖是中共外交的「重中之重」,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對此並無太多著墨。

我認為主要原因,就如同歐巴馬政府國安會中國事務官員何瑞恩(Rayn Haas)評價拜登政府上任前後的美中關係所說:「如果把它比喻成一架航行中的飛機,那麼上屆政府告一段落時,這架飛機正機頭朝下,衝向地面,幾近撞地。一個月以來,這架飛機終於開始進行水準飛行了,但中美關係只是未再繼續惡化,卻也還沒有實質進展。」換言之,中美關係還未進入正常的軌道,雙方此刻都在比賽耐心和定力。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指出,處理美中關係是「21世紀最大地緣政治考驗」,並表示建立強大聯盟是抗衡北京的最佳方式。白宮3月3日發布《臨時國家安全戰略方針》(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指出中共為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但美中競爭不代表雙方無法合作,拜登政府未來將尋求務實,並以結果為導向的美中外交互動。例如,雙方在氣候變遷、衛生安全、軍控核武等非傳統安全議題,將存在合作空間。

另一方面,中共處理香港問題近期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尤其是中共試圖改變香港的選舉制度,遭到拜登政府猛烈抨擊。

李克強在「報告」中強調,要全面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等高度自治的方針,汪洋更在「工作報告」中表示「堅定支持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並擬為香港選舉設立資格審查制度,目的是避免「反送中」運動重演,並遏制外部勢力干預。中共欲從法律面、結構面,來維持香港社會的繁榮和穩定。

中共對臺政策方面,受中共內政及中美關係的影響,因此儘管過去一年兩岸關係形勢嚴峻,但今年兩會報告涉及臺灣的部分,仍帶有「變中求穩,穩中求進」的特色,兩岸並未如國外部分智庫所預測,出現軍事衝突的危機。李克強和汪洋在對臺工作部分的說法,大都承襲習近平2019年1月2日在中共《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的講話。

習當時曾就兩岸和平統一問題,提出下列5點看法:一,攜手推動民族復興,實現和平統一目標;二,探索「兩制」臺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和平統一前景;四,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五,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

值得注意的是李、汪2人與習的說法有何不同。我認為這次「兩會」的報告未提「兩制」臺灣方案,但在主張統一的頭上,去掉了「和平」的帽子,意味中共仍保留武力犯臺的選項。汪洋的報告另聚焦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我認為這是今後一段時期中共對臺工作的重點。

綜合上述兩會報告的內容,我認為中共在「變中求穩」時,仍會保持韜光養晦;在「穩中求進」時,則會積極有所作為。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遠景基金會首席顧問,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原標題為:解讀「兩會」工作報告:「變中求穩,穩中求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