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祥蔚觀點:主張言論自由卻打壓言論自由?

2020-12-18 06:50

? 人氣

反萊豬蘇偉碩醫師(左)被衛福部舉報遭約談,引爆蔡政府打壓言論自由的爭議。(顏麟宇攝)

反萊豬蘇偉碩醫師(左)被衛福部舉報遭約談,引爆蔡政府打壓言論自由的爭議。(顏麟宇攝)

主張言論自由的人,會不會打壓言論自由?看到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想到時事。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說:「人類不會從歷史學到教訓,只會重複歷史。」或許有道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被公認為當代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理論之父的約翰.米爾頓,他的一生似乎就掙扎於言論自由的理論與實踐之間。米爾頓到底有沒有背叛過自己對言論自由的理念?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而且還經過一些轉變。

米爾頓的生平事蹟,說多不多,說少不少。過去不少人以為他1643年在英國國會發表言論自由的演說,其實不對,他是被傳喚去解釋為什麼犯了法。當時英國有出版審查制度,米爾頓申請沒有獲得同意卻還是出書,所以才被約談。米爾頓為自己辯護的論點很簡單:讓各種意見自由公平較量,才能知道誰對誰錯,否則錯的人永遠不會知道自己錯,一般大眾也不知道為什麼對或錯,所以他反對言論審查,主張言論自由以及印刷自由。隔年1644年,米爾頓把這些主張印刷出版,奠定了當代言論自由理論的基礎。當然,還是沒有經過申請。

在那個年代,還沒有現代意義的報紙與新聞事業,只有一些宣傳單跟小冊子,所以米爾頓沒有主張過新聞自由,他主張的是言論自由與出版(或印刷)自由。後來報紙出現了,因為也是出版品,就繼續沿用出版自由;電子媒體登場之後也一樣,所以出版自由這個詞彙,如今被當成是新聞自由的同義詞。

米爾頓雖然是當代言論自由理論的始祖,但他到底有沒有背叛過自己對言論自由的理念?最近幾年有很多有趣的研究值得注意。

約翰·米爾頓(John Milton,1608年12月9日-1674年11月8日)和初版的《論出版自由》(維基百科)
約翰·米爾頓(John Milton,1608年12月9日-1674年11月8日)和初版的《論出版自由》(維基百科)

首先,有一些研究指出,克倫威爾透過革命推翻英國皇室之後,非常重用米爾頓,在1649年請他協助研擬《出版執照法》 (The Licensing Act);同年(也有人認為是1651年),也任命米爾頓負責出版品的事前審查。

根據這些發現,米爾頓顯然違背了自己的主張,也就是言論自由及出版自由不該受到事前審查。

然而,米爾頓果真是一個理念跟實踐完全不相符的人嗎?也有另外一派的研究者為米爾頓說話。

這些研究者指出:米爾頓當官後雖然負責事前審查出版,但是他負責審查的,可能只是政府的宣傳出版品。如果真是如此,即使米爾頓確實做了事前審查,但這比較像是品質把關,未必違反言論自由及出版自由的理念。就算米爾頓負責的不只是政府出版品,還包括了民間出版品,但是他在審查工作的名義之下,實際上到底做過什麼審查?或者,他其實是在幫助出版者不受審查?推論時當然不能想當然爾。

同理,米爾頓雖然參與了《出版執照法》的硏擬,但實際參與多少,提出什麼主張?是贊成還是反對事前審查?這也必須釐清。

可惜的是,370年前的這部分英國史料不足,因此除非有新的史料被發現,否則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理論的始祖米爾頓,雖然名義上確實當過打壓者,但是實際情況到底如何,或許還不能說已有定論。

*作者為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