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臺灣經濟通往世界,出路究竟在哪裡?

2020-12-09 06:50

? 人氣

亞太15國簽訂RCEP協議,受疫情影響,15國代表以視訊方式留下合影。(AP)

亞太15國簽訂RCEP協議,受疫情影響,15國代表以視訊方式留下合影。(AP)

蔡英文坐天掌政之初,否認「九二共識」的「台灣國際接軌」政略道路抉擇,無非就是:從世界走進中國,不必從中國轉進世界,出路更加容易。但歷經將近五年內外煎熬,台灣通往世界的道路,卻越走越小,卻越走越窄,甚至完全不通;最近之未能加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及中日韓東北亞自貿區協定,乃至於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的機會,亦見越來越發「渺茫」與「不可能」;也就倍加引起整個台灣社會,乃至國際之間關注台灣問題的公知社會,莫大憂患:究竟台灣經濟邁進世界的道路在哪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甚且越來越明確看到,台灣經濟社會的邊陲化與孤立化,已是不容爭辯的事實。是則,究竟台灣憑著「強力鎖國政策」,要走入世界、融入世界,可還有出路?

被摒棄在全球最大貿易協定RCEP門外

RCEP於2020年11月16日簽署,由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 10個成員國組成,目前被視為全球最大的貿易集團。

這對該地區尤其重要,因為這是中國、日本和韓國這三個亞洲最發達國家首次加入一個自由貿易區,也是中日之間的首個雙邊關稅削減安排。

RCEP將在10年內,取消簽約國之間高達90%的進口關稅。但根據之前的政府聲明,三邊自由貿易協定的討論「旨在實現比RCEP更高水準的自由化」——包括開放商品和服務市場、投資、原產地規則、海關、競爭和電子商務。

這三個亞洲國家約占世界經濟的24%,年貿易總額超過7200億美元,成為最一體化的國際經濟集團之一。

包括中國與亞洲14國在內的RCEP已於2020年11月15日周日完成簽署,由於協定國家涵蓋人口之多、貿易及經濟總量之大,以至於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但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美國,並未參與這項協定,以至也被公認為,這是一個抗對美國「印太戰略」的聯盟。

2020年11月15日,東協與中國、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共15國透過視訊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圖為越南總理阮春福(AP)
2020年11月15日,東協與中國、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共15國透過視訊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圖為越南總理阮春福(AP)

被全球GDP三分之一大市場給邊緣化了

由於美國方面早經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對外聲稱:「印太戰略包括台灣在內」,且蔡英文也忙不迭公開應和,台灣在「印太戰略IPS」中可以扮演更加積極前沿角色,如此一來,不啻是公然阻絕了台灣得以參與RCEP協定的任何機會與可能性。

RCEP原由東協十國發起,最初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6個對話夥伴國參加。不過,印度中途退出,目前這一協定共有15個國家,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汶萊、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在內;這些國家共有人口總數約36億人,占全世界總人口78億的將近一半;15個協定國家經濟總量約為27兆美元,約占全球GDP的3分之1,貿易額也約占全球貿易總額的3分之1,所以才會被肯定為「全球最大貿易協定」。儘管說,RCEP協定國已有共識主張短期之內不再接納新的成員國,但也仍然特別為印度之隨時加入敞開大門;一旦印度加入,將使RCEP協定國家這一龐大經濟圈的人口總數及其所占全世界GDP份額,又都將更大幅度增高。

受傷害最深的是整個台灣產業經濟社會

台灣之不得其門而入,受傷害最深的是整個台灣產業經濟社會及廠商企業社群的眾多高度國際化/全球化公司機構與所有民間企業家。而主要障礙的源頭,就是蔡政府的抵死拒絕「九二共識」所肇致。

東亞RCEP旨在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一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

RCEP談判涉及中小企業、投資、經濟技術合作、貨物和服務貿易等10多個領域,以減免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關稅、降低市場准入門檻為主。

RCEP成員國之間早期關稅減讓貨品的優先順序視東協最低收入國家的利益而定。另外,RCEP也不像CPTPP,在智慧財產權、國有企業、勞工、環境等方面制定高標準,當然實質有助於降低進出口產企業的經營成本,並大大減少絕大多數產企業經營的不確定性風險。

台灣對外投資貿易減損影響超過40%以上

RCEP協定之前的中國-東協自貿區零關稅,原本已經覆蓋了雙方90%以上的稅目產品;RCEP協定無疑更在既定降低關稅壁壘上,又邁出更大步伐,未來不排除95%更多稅目產品納入零關稅範圍,整個亞太區域經濟市場空間更大,對於外貿企業而言是一次重大政策利好。

協定的達成還有助於構建亞太區域經濟市場內的供應鏈和價值鏈,而形成所形成的一個統一自由貿易區,有助於區域內形成更具競爭力與吸引力的全球化比較優勢之產業經濟供應鏈和價值鏈,對本區域內的商品流動、技術流動、服務流動、資本流動,包括人員跨境流動都會有非常大的好處,促進極大化貿易創造效果;而區域內所有產企業更可以因此參與「原產地規則」下的經貿價值累積與創造,對促進區域內的相互貿易投資,好處非常之大,可以有效促進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成員國家的經濟活力。台灣之未能適時加入,對整體國家經濟及民間私部門產企業發展,無疑都是莫大損失,對台灣的對外投資貿易減損影響,至少超過40%以上。

台灣更失去了「從全球走進中國」莫大機遇

國際媒體幾乎普遍認為,中國之加入並主導RCEP的未來,是其全球化戰略上的一大成功,而相對地,全世界最大輸家當然就是美國;亞洲從此誕生一個足可以與美國抗衡的世界級超大經濟圈RCEP;而這個新的自由貿易區經濟圈協定,並沒有規範環保標準、工會自主性和工人權益,以及限制政府對國有企業的補貼等重大議題,可謂相當具有中國特色,也讓中國整爭取到了極大的「法制調適」及「大小政經體制調適」的彈性空間與時間。其實,關於「大小政經體制調適」及「法制調適」課題,也正是台灣爭取簽署「臺美FTA」及加入「TPP或CPTPP」的關鍵障礙;倘若台灣可以適時加入這個世界級超大經濟圈RCEP,則亦不啻讓台灣得以先馳得點,「搶先得到3分之1全球大市場」,則再奢談「從全球走進中國」的未來前瞻經國戰略,其落實體現的可能性,也必然就會大大提高。

過去30多年來,亞太地區已經完簽了有不少以東協10國為基礎的自貿協定,此次RCEP可謂是對現有各個自貿協定的集體升級,也同時完成建制了亞太區域內的統一貿易規則體系,有助於大大提升亞太區域經濟在歐亞大陸板塊政治經濟地位,也提升了在全世界競爭市場的議價、談判、溝通、協調的地位與權力。

然則,在RCEP已然成就的基礎上,即將在2021年第一季可能議定3國草簽的「中日韓東北亞自貿經濟圈」協定,應該會是一個更加升級進階的重大全新自貿協定;更值得注意的是,東北亞自貿協定,對台灣的衝擊更大也更為關鍵性又直接。但是,對台灣之加入參與,其可能性應該是微乎其微,尤其日韓2國都是,台灣經濟進步升級乃至於台灣經濟全球化接軌國際市場的頭號二號強力競爭者與挑戰者,當他們取得了「中日韓東北亞自貿經濟圈」協定的莫大競爭優勢地位,更足以把台灣甩到亞洲經濟的「邊緣化之邊緣化」的更化外之外。

中日韓自貿協定的金融財政及安全能源合作 最具吸引力

最早提出於1980年代的東北亞經濟圈,是指由中國東北3省(也包括中國內蒙古的東部地區)、俄羅斯遠東及日韓等國家地區之間,特別是產業關聯的多領域政經整合的「次區域國際經濟合作圈」,真正的政策意涵,是在東北亞關聯國家地區之間所開展的大規模區域經濟合作,主要重點合作領域事項,包括:

第一是環境合作方面,中國、日、韓、俄、蒙等簽署《環境保護合作協定》,在大氣污染防治、水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開展合作,並針對東北亞地區共同的生態環境問題進行多方面的環境科技合作、自然環境狀況評價等合作。

第二是金融及財政合作方面,早在2008年12月10日,中日韓3國央行聯合聲明,同意定期召開央行行長會議,就區域經濟金融形勢和共同有關央行議題交換意見;更為重要的是,中日韓3國兩兩簽署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2方兩兩在規模之內,「以本國貨幣作為抵押換取等額對方貨幣」,就是在實質上真正務實做到「去美元化」的協議,並在當年接近年底的12月18日,中日韓3國領導人峰會在日本福岡舉行,最後更具體共識:加速完成「擴大區域性貨幣互換體系」,及儘早共識對亞洲開發銀行進行增資。在國家財政服務上,則加速加重,協定國之間共同協力活化財政融通處理,特別是相互之間彼此大幅持有對方公共債務,以穩定彼此財政狀況,避免各協定國家之意外發生「財政斷崖危機」。

第三是能源合作方面,東北亞地區各經濟國家共同面臨的石油需求及能源安全等重大問題,及其進一步加強能源科技投資和節能、替代能源與市場透明等問題達成共識,深化各國能源的互利合作,加速推進石油、天然氣等重大能源合作項目建設,推動建立清潔、經濟、安全、可靠的東北亞能源合作體系。

蔡政府還有什麼撇步可以「從全球走進中國」呢?

當蔡英文政府絕望於加入RCEP協定及中日韓自貿協定之後,就把遙遙無期的「臺美FTA」與難度更高的「臺美BTA」懸為頭號接軌世界市場的全球化政略,並且將「高度友臺的川普(Donald Trump)政府」,臆想或能「強力支持台灣到底」,也因此大舔美國屁股,瘋狂採購美國的超級昂貴軍火武器裝備,無禁制開放萊豬自由進口,並「自動自發」地瘋狂反中抗中,乃至於積極挑釁搦戰中國解放軍之武統台灣,連美國本身除了「川普麻辣嘴砲」之外,沒有一個國家敢於公然直面挑戰中國,所招惹起來的戰禍,豈是蔡英文或整個蔡政府所能承受或擔當的;特別是拜登(Joe Biden)當選美國總統,還在嘴硬繼續挺川普,真是「瘋狂的台灣人」。

最新的奇想則是,「全力爭取加入CPTPP」。加入CPTPP的難度,比起RCEP及中日韓自貿協定門檻難度,還要更高,不知道台灣究竟「何德何能」得以加入?特別是當中國習近平明確表示有意積極加入CPTPP之時,台灣的想望變成為絕望之機緣與機率也就更高了。

然則,究竟台灣經濟通往世界的最有可能出路,會在何方?會在哪裡呢?

*作者為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