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書報攤的百年變遷:起源於革命黨人的顛覆事業,在國安法與網路時代緩步走向黃昏

2020-11-30 17:10

? 人氣

1980至1990年代是香港報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報導重點也從中國大陸政治轉移到本地事務之上。隨著中英兩國開始談判1997年以後的香港前途問題,香港人日益關心這座城市的未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90年代,香港共有2500個報紙檔,境內中文日報18份,英文日報兩份。香港報販協會副主席林長富介紹,最繁忙的報紙檔每天出售1000份報紙。

林長富說:「每份報紙都有它的個性,當時市場龐大,大小報章各有所長,各有生存空間。」

報紙檔不光賣報紙,還出售各種雜誌,本地漫畫,和很受女性與年青人歡迎的日本漫畫。

進入1980年代,隨著中英兩國談判香港前途,政治報導需求增加。 但廣播電台與電視的蓬勃發展,使報紙尤其是晚報的消遣功能減弱。包括《工商》報系在內的多份報章在此時停刊。

《大公報》記者張矛認為,1972年香港紅磡海底隧道通車,1980年地下鐵路尖沙咀至中環段通車,改變九龍半島與香港島之間的交通格局,也是導致晚報衰亡的原因,因為通勤模式改變,原本每年2億人次的渡海小輪服務萎縮,再也沒有這樣的景象了:人們放工後湧向碼頭途中在報紙檔買上一份晚報,在乘船橫渡維多利亞港的10至20餘分鐘期間讀報。

時移世易

1995年6月20日,成衣商人黎智英創辦《蘋果日報》,當時中文報章協同定價每份5港元,但黎智英把《蘋果》用優惠券方式變相減價至2港元一份,引發《東方日報》、《成報》、《天天日報》等先後加入價格戰。

香港報業公會會刊記載,當年業界形容這是一場「割喉之戰」,導致多份報章、周刊接連停辦。這包括《華僑日報》、《星島晚報》、《新晚報》和《香港時報》。

此後一段時間,《東方日報》與《蘋果日報》一直佔據香港報紙銷量榜前兩名。

林長富說:「那時候《蘋果日報》手法很另類。它的排版跟傳統報紙不一樣,更像是外國的小報。遣詞用字充滿色彩。這些都讓讀者覺得新鮮。」

《蘋果日報》的出現也給報紙檔帶來了新氣象——創刊首日售出高達22萬份,被廣泛認為改變了香港報業格局。但《蘋果日報》此後爭議不斷,被批評報導煽情和濫用「狗仔隊」跟蹤採訪對象。

香港銅鑼灣某便利店門前的報刊架(20/11/2020)
便利店網路迅速發展,對報紙檔為主的報刊銷售模式構成顯著衝擊。

沒多久,報紙檔似乎迎來了厄運。2000年代初,免費報章登陸香港,到2010年已變得相當普遍,直接衝擊著報紙檔的盈利。

1990年代以來,《星島》報系一直經營著專門報導社區新聞的《地區星報》,每周免費派發。

2002年4月15日,瑞典《都市日報》(Metro)首發香港版,在地下鐵路車站派發,成為香港首份免費日報。隨著港府落實地鐵與九廣鐵路合併成港鐵公司,《都市日報》發行網路擴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