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紀瘟疫遇上冷血政府……從《血熱之心》回顧35年前的美國夢悲劇

2020-11-14 13:00

? 人氣

克萊默
Getty Images 克萊默

洪荒的嚎嗥

這種無雙的威力,部分原因是劇情內容直接來自當時的生活現實。克萊默沒有時間去反思、回顧,不像官方正式承認愛滋疫情爆發10年、20年、30年後的同類題材作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血熱之心》就像前線戰場上發自洪荒之力的怒嗥,揚起飛沙走石,那種目睹身邊親友死去而感到自己必須採取行動的迫切感令人感同身受。

劇作家洛佩茲(Matthew Lopez)初次讀到《血熱之心》劇本時,還在戲劇學校上學,當時「只感到字裡行間灼人的熾熱」,就像文字在燃燒,他最近接受BBC Culture 採訪時回憶。

2004年,這部舞台劇重新上演,在公共大戲院,洛佩茲去看了,證實了自己當年讀劇本時的感受無誤。他說,《血熱之心》當時是表述愛滋疫情的核心文字,現在依然如此。

劇中主角奈德和他在紐約一家大律師行當律師的親兄弟班恩對話。班恩拒絶加入奈德創辦的同性戀愛滋救助機構GMHC的理事會,奈德認為這不僅是對這個機構的不屑,更是對自己同性戀身份的排斥。

班恩:「聽你說話好像我成了你的敵人。」

奈德:「我開始認為你和你的那個直男世界就是我們的敵人。我在設法理解為什麼沒人願意聽說我們正在死去,為什麼沒人願意幫一把,為什麼我的親兄弟也不願意幫我一把!」

無疑,這段話是愛滋疫情最初幾年許多受害者的心聲。

洛佩茲解釋說,《血熱之心》留給後人的遺產「不光是一部戲,還是一段歷史,是一段活歷史」,沒有比它更緊扣現實的了。它講述的是對病毒和政治疏瀆的無休止的抗爭。

他說,人類天性中有一種柔化記憶的本能,隨著時間流逝過去的記憶變得不那麼棱角分明,焦點逐漸模糊。而《血熱之心》的意義在於它將永遠會把那次危機的真實面目展現在後人眼前。

aids 圖標
BBC Sport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現在愛滋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藥物控制,公眾的防範意識也不比從前

「如果不是有那麼多人無謂地死去,就不可能寫出這部劇」

洛佩茲對雷根政府面對愛滋疫情的遲緩、冷漠和不作為毫不吝惜批評之辭 ,認為就是政府的不作為導致無數人無謂喪生。

但雷根政府的辯護者指出,1989年雷根卸任時,美國政府用於愛滋病毒/愛滋病研究和預防的預算金額總計超過23億美元,而且雷根本人不止一次強調抗擊愛滋病是政府的要務之一。

克萊默在劇本的題詞中寫道:「《血熱之心》是我們的歷史。如果不是有那麼多人無謂地死去,就不可能寫出這部劇。吸取教訓,繼續戰鬥。讓他們知道,我們是一群特殊的人,突破常規的人。屬於我們的那一天終將到來。」

至少在西方社會,現在的同性戀人群享有的權益和特權可謂空前,但人們的集體意識中關於愛滋病依然是一種致命惡疾的那一部分似乎淡漠了,很少有人注意到,現在每年有1.3萬美國人死於愛滋病,其中很多是美國南方有色族裔男同性戀。

不過,《血熱之心》今天仍像35年前一樣振聾發聵,今天的讀者仍舊會在劇本的字裡行間感受到克萊默對他眼中的沒有底線的冷漠無情的憤怒,也可能會聯想到那種憤怒是否仍可喚起某種共鳴。

歡迎到BBC Culture 閲讀原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