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天專欄:眾說紛紜爭歷史,「漢留」台灣鄭成功

2017-08-20 06:50

? 人氣

而在台灣,面臨著中共的壓力,又隨著政黨輪替,中國國民黨所代表的「傳統儒家思想加近代國族主義」道統成為被檢討批判的對象,以往忠臣形象的鄭成功也不再吃香,甚至鄭軍攻佔原住民地盤的紀錄也開始被譴責為「屠殺」,作為檢討漢人中心史觀的範例。相對的,過去被貶為小人、漢奸的鄭芝龍,卻開始得到更多目光;論者將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史、福建人在南洋的踪跡,及鄭家曾稱霸東亞海域的事蹟聯繫起來,感嘆華人在這個時代其實有望發展出和以往「大陸文明」不同的「海洋文明」路線,只是這條新路後來被各種主客觀因素埋沒了,致使歐洲人稱霸了海洋,而中國閉關自守,直到現在仍制約著我們的思想。這一類的論調,亦在引導台灣放眼世界、往海洋文明轉型,其好處是能引發不同的視角與想像,壞處是可能流於空疏,太把個人的願望和現在的價值觀放到古代,而忽略甚至扭曲了歷史人物在當時真正的認知與關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那麼,如何才能發展出我們自己一套比較公允貼切的看法呢?或許,還是可以先從理解各種人在講述鄭家故事時的情懷開始。如沈葆楨為延平郡王祠所寫的對聯:

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

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沈葆楨身處列強進逼中國、傳統紛紛失效的時代,處在與鄭成功相似的權位,大概也同樣是希望自己能做到「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的一番功業的;不同的是鄭成功那時台灣洪荒初開,歐洲人還沒發展到那麼厲害,而今即便想再「作遺民世界」也不可得了。再看「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鄭成功一輩子遇上的家庭、君主、文臣、武將都那麼不濟事,沈葆楨又何嘗缺少這等經歷?然而鄭成功還是盡力撐到了他的極限,境遇略優於他的沈,也就更能同情他的力有未逮,而以「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寬解了他的艱困。這既是沈葆楨個人的真誠感觸,也是代表著曾為敵方的清朝,向明鄭歷史與台灣士人打出了和解的信號。通過這樣的共感,我們得以接通古人的情志,讓自己在他們的故事中得到砥礪淬煉,成為一個更加博大而能承繼其精神遺產的人,然後當我們回到現下來與今日的同仁一起探索前路時,我們的眼神與腳步,或許也就可以免於浮躁,而能弘毅篤實。

這是傳統儒學與史學「反求諸己」的思路。我們現在已經可以輕易接觸到詳細的史料與宏觀的分析,在知識上遠超前人,但在修養上就比較容易因執著或漫不經心而有所欠缺。對此,重新審視鄭家和台灣的關係,考察我們許多文化與習俗的源流,便是一個很能幫助我們貫通知識與修養,更沉穩地理解歷史的課題。

*本文主要參考了顧誠《南明史》、張釗維〈尋找天地會〉、江仁傑《解構鄭成功》、陳耀昌《島嶼DNA》等著作,在此致謝。其中陳耀昌醫師判斷,鄭成功死前並無生理上的急病,應是在精神壓力下自殘,如史料記載的「抓面」、「咬指」而死,比較可信且能引發更多思索。另,「鄭成功」一名是清朝傳下來的稱呼,原本沒有這種叫法,只有本名鄭森、賜姓名朱成功、以及民間和洋人叫的「國姓爺」(Koxinga),本文因篇幅考量,沿襲慣稱;如有必要探究這些名號演變的內情,再另文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又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