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亦芬專文:處理婦聯會,先從「機構民主轉型」做起

2017-08-04 07:10

? 人氣

從7月24日葉俊榮部長的記者會直播影片中得知, 7月3日他率領內政部同仁與婦聯會田玲玲與張慈育兩位常委以及婦聯會律師代表會面,這次會面真的是一個難得的破冰機會,讓內政部終於能與一直拒開溝通大門的婦聯會坐下來好好談(即便不是與辜嚴主委直接面對面談)。田玲玲女士是前外交部長錢復的夫人,他們伉儷願意冒著被「圈內人」大大誤解的風險,默默在婦聯會核心大老與內政部、黨產會之間擔任溝通橋樑,其間需要自行頂住多少風雨,恐怕真的不足為外人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也是這些不計個人得失的真誠付出,共同讓這件棘手至極的難事終於找到了可以解決的轉機。這次內政部與婦聯會常委能夠一起攜手破冰,為解決問題共同努力,也讓我們看到,「轉型正義」真正要成功,須要被視為各種不同政治陣營的人一起同心協力,才能事半功倍,在有限的處理時間內,在最大可能範圍內,共同催生出圓滿的結果。

的確,如果我們願意好好了解台灣社會,真的可以看到,不管是出身哪一種政治背景庭的人,期待台灣能平順進行轉型正義者不在少數。畢竟,許多人對台灣好好走上民主法治之路,都有深切的期待,問題只在於要怎麼做才是最好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如何讓台灣社會對轉型正義工程有信心,進而能讓各種不同政治背景的人都願意為此付出,一起為撫平歷史傷痕而努力,才是真正懷有政治理想的人,應該努力去追求的目標。

畢竟「轉型正義」不是一時之間為了迎合某些人利益的「政治正確」而做。轉型正義是我們大家的事,因為它攸關我們所有人、以及未來所有世代共同的美好未來。

然而,在人類史上激烈對立的時代,有勇氣站出來呼籲和平,願意促成爭端落幕、催生出實質和解的人,往往也是被自己時代的人誤解與敵視最深的人。今年是宗教改革五百週年紀念,當大家回顧馬丁路德五百年前的意氣風發時,卻往往忽略了,在宗教改革運動不同陣營激烈叫囂的時刻,是馬丁路德最重要的運動夥伴梅蘭赫通(Philip Melanchthon, 1497-1560)不斷呼籲大家,對信仰問題爭執的底線務必要以和平為念。然而,宗教改革運動的激情,讓大家不屑於梅蘭赫通為修補歷史裂痕所付出的心力,甚至視他為路德陣營的「叛徒」。直到後來發生了慘烈的「三十年宗教戰爭」,大家才真的領悟到,梅蘭赫通之所以不願意譁眾取寵,寧可背負大家對他的誤解,默默為日後的宗教和解打造穩固的基礎,正因他深知,沒有愛的真理,就像沒有真理的愛一樣,最後只會帶來災難。

轉型正義工程絕非在短時間內可以做到面面俱到,也難以在一時之間妥善解決所有問題,不然台灣就不會拖到解嚴三十年後的今天才在進行。至於說要三年內寫完「轉型正義調查報告書」,應是不小心低估了處理轉型正義問題常常會棘手到讓人想撞牆,才會說出這種不可能實現的「三年神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