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幸觀點:呂秀蓮的邦聯夢

2020-09-28 07:10

? 人氣

前副總統呂秀蓮提出「中華邦聯和民主太平洋國協」,作為兩岸解方。(資料照,顏麟宇攝)

前副總統呂秀蓮提出「中華邦聯和民主太平洋國協」,作為兩岸解方。(資料照,顏麟宇攝)

兩岸長遠的關係如何處置,一直是大家關心的議題。前些時,呂秀蓮提出的解方是所謂「中華邦聯和民主太平洋國協」,主張大的兩岸關係,由臺灣、日本及韓國一起邀請美國、加拿大環太平洋的民主國家,共同形成民主太平洋國協,可以變成太平洋一個民主國家的大家庭,北韓、中國跟俄國,如果也民主化,也歡迎加入;至於小兩岸關係,臺灣跟中國沒有必要再增加仇意及對立,將一個中國改成一個中華,臺灣與大陸組成邦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所謂小兩岸關係的類似的觀點:不論是邦聯,聯邦,國協,其實過去已有很多人像費希平,連戰,章念馳提過。論者當然大多再度批評其政治主張的局限性和幻想性,甚至認為是所謂「大中國」迷思作祟。

這些評論不幸只是見樹不見林的老生常談。不僅邦聯論是否立即可行不是重點,與所謂大中國迷思更是風馬牛不相及。邦聯論的深刻意義在於對自主的解釋和方向,指出了與獨立分立,同樣可以思考,卻剛好相反的道路。呂秀蓮的邦聯論,不論它在目前情況下的可行性如何,其可貴之處在以前民進黨副總統的身份,卻沒有受到台獨教義派虛幻不實,誤置前提, 錯把手段當目的台獨思想窂結的宰製。

獨立不是自主的唯一形式;統合也不是單一國的同義詞

台獨的思想,至少部分出於對日本殖民歷史及早期蔣家國民黨高壓統治的反制而產生,是一種很自然樸素的自主的願望。而觀看二次大戰後全球風起雲湧的反殖民浪潮,絕大部分是以舊殖民地紛紛獨立的形式解決。於是, 絕大部分人自然毫不遲疑地將自主的願望和獨立畫上等號; 自決自主就是獨立;統合統一即是投降。這是島內外絕大部分台獨人士視為真理,不曾仔細檢驗的前提假設。

但是,就像法國參院一位前海外殖民地參議員指出:他沒有主張他所在的法國海外屬地獨立,因為與法國統合 (也可以稱為 「統一」),和屬地 ”獨立「 的方式, 同樣是去殖民化的正當途徑。意思是:去殖民化狀態是前殖民地人民的正當願望,統合或獨立只是達成去殖民化的不同手段而已。當獨立不切實際,或比統合的效果更差,應該選擇統合而非獨立。

混淆手段與目的

不要以為台獨教義派的所謂去 「大中國迷思」是思維上超越 「邦聯」 構想的高見;事實上 「台獨」 正是受到「大中國迷思」不自覺的負面宰製。例如,假定一個人主張內閣制,反對半總統制, 認為它不過是總統制的迷思的延續,你會認為這人的主張高人一等?絕對不是。 因為,這些思維貌似不同,其實都停留在抽象性, 手段性的層次,並沒有真正穿透到什麼是良好政治秩序的前置性問題。同理,唯有獨立或統合的手段與人民當家作主的目的結合思考,才真正顯示邦聯論在自主道路脈絡上的意義。

希望最美,追夢相隨

邦聯論或許可以比喻為一個夢。但是,就像美國羅斯福總統夫人伊蓮娜曾經說的:人類所有的進步, 沒有不是敢於做夢的人先想到。而在臺灣當前的客觀情勢下,比之教義派的台獨夢,呂秀蓮的邦聯論當然是比較務實,更切實際的訴求。 她的 「夢」, 不要看成是邦聯制的 「幻想」,更不是為了 「敲醒」 那些人的迷夢。而是思考希望和可能使兩岸化干戈為玉帛的願景的開端。我們更應該瞭解:無論獨立,統一,邦聯,聯邦,都不是真正的夢,真正關鍵的希望,是臺灣人民當家作主與兩岸人民的和平共處!

*作者是律師/教授,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前陸委會諮詢委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