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龍觀點:給大一新鮮人小女兒的一封信──謝恩

2020-09-15 05:50

? 人氣

作者寫信給大一新鮮人的女兒,提醒「容納」與「分享」的意義。(示意圖,取自pixabay)

作者寫信給大一新鮮人的女兒,提醒「容納」與「分享」的意義。(示意圖,取自pixabay)

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又是一年一度的大學新生入學季節,在大學任教二十年來,不知已經看過多少莘莘學子那稚嫩天真的笑容和渴求知識的雙眸。可是今年的開學季對我卻是一個不同的感受和體會,因為我們家年紀最小的孩子,也開始跟著哥哥姐姐們的腳步要讀大學了。恩,現在的妳,是我們家最小的大學生了。

記得妳還是嬰孩的時候,我有一次偷偷看著正在熟睡的妳,看著妳的手和腳掌,在每一根短短胖胖的指間都鑲嵌著一個小小的酒窩,在豐腴中保有純真,如同未經世俗侵蝕的天使,讓我對生命充滿了無限的敬意。如今一轉眼,妳更一躍成為大學新鮮人,似乎妳的存在與成長,總是無時無刻地提醒著我對生命的崇敬與驚奇。

前幾日送妳到學校宿舍入住,臨別前妳隨口問我:「對一個大一新鮮人,你還有什麼要交待的嗎?」看著你仍情緒高昂地跟室友們寒暄,我也隨口答應說要為妳寫一封「給大學新鮮人的信」。然後,就是我這幾日來的失眠思索以及現在呈現在妳面前的這封信了。

對於大學生活,我當然有很多話想告訴妳。因為,妳即將會發現:雖然人生有許多不同的階段,但是大學生活必定會是你一生中最美好、也最值得回憶的黃金歲月之一。即便是步入中老年的我,偶而還是會沈緬在大學時期的記憶裡,想著年輕時的歡笑、悲傷與哀愁,想著那時的老師、朋友以及與他們共同經歷的許多事情。或許妳現在還不能完全體會我現在說的話,但重要的是:大學已經敞開了大門,等待著妳去開創各種不可思議的「未來」。

是的,「未來」,這個哲學詞語中充滿各種可能內涵的「未來」。但是,所有「未來」的可能性,卻都是從妳如何做決定開始的。妳可以決定妳要成為有錢人,沒關係,有錢並不是壞事,只要這個錢不是來自剝削他人的利益;妳也可以決定妳要成為學者,很好啊,追求知識與真理也是不錯的選擇,但不要認為擁有學識就可以目空一切;妳也可以決定做一個平平凡凡的人,或許平凡才是最接近真實生命的生活方式,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渾渾噩噩地度日。這些都可以是妳的決定,而且也都是很好的決定,但重點在於,妳是否真的思考了?妳真的了解妳所做的決定是什麼嗎?而且妳知道如何去實踐妳的決定了嗎?

沒錯,這就是我常跟妳說的:保持思考、保持行動、保持熱情、保持對生命的渴望與尊敬,這些才是妳踏進「未來」之前、進行所有「決定」之時所需要準備的功課。因為「未來」是極其複雜甚至是不可知的、「決定」也可能會遭遇挑戰與瓶頸而隨時變動的,但是如果妳能保持思考、行動、熱情與對生命的尊重,那麼妳就擁有了更多因應未來和決定的本事。而這些本事,妳必須在大學這四年的學習過程中,慢慢一點一滴地去累積,這就是妳為什麼要去讀大學的原因啊!

或許妳會問我:「大學教育真的像你講的那麼重要嗎?那你為什麼要常寫文章批判大學教育呢?」

或是這就是「愛之深,責之切」吧。從妳還沒有出生,我就在大學教書了,這二十年多來,看著學生們在大學校園裡的各種身影,從教室課堂的專注神情、社團活動的熱情奔放、到運動場上的陽光汗水,看著這一張張年輕稚氣的臉孔,我常不自禁地想到妳和哥哥姐姐,想著妳們未來讀大學的模樣。但是讓我心痛的是,妳們一生中最黃金的大學生涯,極可能就在當前逐漸沈淪的大學教育政策下不斷地被犧牲。也因為有了這顆捨不得妳們的心,讓我更加無法忍受當前教育者對學生的欺瞞與偽善。對此,我常常自問:我能為妳們做些什麼嗎?於是,就這樣問著想著,一篇又一篇批判大學教育的文章就這樣出現在妳面前了。

圖為台大開學典禮。(取自台大校長管中閔臉書)
圖為台大開學典禮。(取自台大校長管中閔臉書)

在這個教育價值錯亂的時代裡,還有多少大學決策者堅守著教育的本質?還有多少教授記得當初投入教職的熱忱?還有多少學子明瞭自己為什麼要讀大學的原因?雖然我對「大學教育應該是什麼?」也沒有確切不移的答案,但至少我知道教育不該淪為某一種特定目的服務的工具,不論這個目的是愛國、愛黨、或謀職、賺錢,一旦教育變成了為達這些目的的工具,那教育就不再是教育,它僅僅只是一種價值觀植入的洗腦過程而已。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教育雖然已經普及化到人人都可以讀大學的程度了,但這種不注重思考的「填鴨式」教育方式,卻沒有真正提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品質甚或是生命境界?於是,絕多數人把自己寄託給一個虛無飄渺的上帝或造物主、相信算命到廟裡求神問卜的人更所在多有、民主政治也仍停留在「愛台灣」式的群眾口號…,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從不被教導去思考,以致於我們已經不習慣去思考了,彷彿人生中的所有困惑及疑問,都只用被植入的那一套價值觀就可以應付和解決了。

聰明如妳,一定會問我:「什麼事都要去思考,那會不會什麼事都不確定?到最後會不會發瘋啊?!」想到妳提出這個疑問時,臉上可能掛著妳慣有的慧黠表情,不禁莞爾。

我就以妳現在要讀的科系為例來說明吧。

從小展現藝術天分的妳,現在也以服裝設計作為妳未來的學業規劃,但妳是如何看待服裝設計這門學問的呢?說得嚴肅一點,就是妳如何界定藝術的價值?不過也可以說得簡單些,那就是妳覺得「什麼樣的東西才是美的?」

這就有趣了,「美」有標準嗎?每一個人喜愛的事物不一樣,怎麼可能會有一模一樣的審美觀點呢?好啦,如果「美」是沒有標準的,那妳以後又怎麼去設計出一套大家都覺得美的服裝呢?

服裝設計這門學問,表面上看來,是一條走在時尚尖端的道路,它有著人性中最貪婪、浮誇、奢華以及虛榮的所有因素,所以未來妳可能必須去迎合人性中的這些需求。可是,如果妳不能從人性的另一些面向(諸如溫暖、善良、厚實、體貼…)得到平衡思考的話,那麼妳勢必會被這門學科的表面虛華牽著走,不斷地在比較、競爭、心機、算計中傍徨徘徊,甚至當妳面對同儕或師長對妳作品的譏諷、批評甚至霸凌時,妳更可能無地自容地去否定了自己的所有努力。

不要誤會,我並不是在否定妳即將就讀的學科。相反地,我非常欣賞妳選擇了這個學科的勇氣與智慧,因為一門以「追求美、創造美」為職志的學科,怎麼可能只是奢華與虛榮而已呢!

請妳慢慢地深呼吸兩次,再回頭看看這封信前面提到的──保持思考、保持行動、保持熱情、保持對生命的渴望與尊敬。想想看,既然「美」沒有絕對的標準,那麼浮誇與奢華為什麼會成為「美」的唯一考量呢?想到了嗎,奢華可以是美,就如同樸實也可以是美,自然萬物無一不是美,就看妳是否具備這個審美的眼光了,而這個眼光就來自妳的思考、行動、熱情與對生命的渴望啊!

如同我最喜愛的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1889 -1976)曾在<藝術作品的本源>這演講稿中說到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 1853-1890)的一幅農鞋油畫,表面上看來是一雙沾滿泥土與傷痕的農鞋,可是如果我們細細觀察這幅畫,將會發現它正透過農鞋上的所有痕跡,訴說著它的主人是如何穿著它經歷了哪些事情。一雙看似破舊醜陋的農鞋,卻隱藏著一段又一段動人的生命故事。這就是美啊!

甚至,海德格爾還以水壺做例子,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水壺,能告訴我們什麼呢?他說:當我們裝滿一壺水時,難道是在把水注入在壺底或壺壁嗎?當然不是,我們是把水倒在壺壁之間、壺底之上這個原本虛空的地方,確切地說,就是這個原本虛空的地方才讓水壺具備了可以裝水的容納作用。而且,我們還可以更進一步地去問:當水壺裝滿水之後又該怎麼辦呢?當然就是要倒出來分享給其他杯子啊,這就讓水壺具備了它的第二個特質──分享。

是啊,「容納」與「分享」,就是水壺最重要的兩項特質,一個懂得虛心接納和無私分享的容器。想想我們藉以生存的這個地球和自然,它容納了所有萬物(包括妳我)的存在,但又無時無刻地分享給每一個存在其中的萬事萬物,那我們呢?作為一個人,我們又如何接納和分享呢?恩,這就是妳的名字的意義啊!

保持思考與對生命的熱情,然後讓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獨特的人事物的美,這是何等值得謝恩的奇蹟啊!

明天就是開學日了,我真的還有好多的話想告訴妳。學業、社團、愛情,大家常說的大學三個重要學分,我真的迫不及待地想告訴妳:如何結識良師益友、如何時間控制與自我管理、如何在自我與他人之間取得平衡、如何面對挫折時能穩定情緒、如何去愛人以及被愛……。但是,我必須忍耐不去逾越我的本分,因為這是專屬於妳人生機會,大學,不過是開啟妳人生體悟的第一道門,我不能剥奪妳的學習機會。未來,妳還有更多更多的生命經歷等待著妳去細細品味與體會啊!

記得有一首民歌<長途旅行>,它的歌詞裡有這麼一句話:「一心要把美景賞遍,不枉走這一趟人間。」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在妳人生的旅途上,處處充滿著美的事物與記憶。

愛妳的爹地

PS.妳常常很羨慕哥哥的名字,與陳之藩的那一篇文章同名,現在也有一篇文章是以妳的名字來命名了,謝恩吧!

*作者為南華大學通識中心專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