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璁專欄:在說了一億次的爆料之後

2017-07-22 06:50

? 人氣

「這十年來,台灣的爆料文化已呈現爆炸且失控的狀態。」圖為臉書爆料社團「爆料公社」,其成員人數高達130萬人。(翻攝自爆料公社臉書社團)

「這十年來,台灣的爆料文化已呈現爆炸且失控的狀態。」圖為臉書爆料社團「爆料公社」,其成員人數高達130萬人。(翻攝自爆料公社臉書社團)

天天暴露並已麻痺於各類爆料,其中所召喚的常態焦慮或恐懼,便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生活態度。面對日常反覆的惡劣人事物,如何才能少一點淺碟憤怒,多一點深邃逼視的質問。

猜猜看,如果在Google搜尋出現過「爆料」這個詞的繁體中文網頁,總共會有幾筆結果?非常驚人的數字:一億兩千五百萬筆。十年前,我做過一樣的搜尋,當時「爆料」的筆數大約將近一百萬筆(相差了一二五倍)。毫無疑問,這十年來,台灣的爆料文化已呈現爆炸且失控的狀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只有爆料話題沒有討論議題

那麼再搜尋出現「議題」這個詞的相關網頁,僅三千一百萬筆。換句話說,只有「爆料」網頁量的四分之一。我連續做了幾個禮拜的比較觀察,比起「議題」,「爆料」每天都以驚人的速度增殖,也因此這兩者在台灣網路世界的資訊量差距愈拉愈大。

這就是我們生活在此每天面對的媒介奇觀。人們渴望看似新鮮(其實大同小異)的聊天話題,且愈是八卦勁爆、口味偏重的愈好。相對的,可以協助我們進一步從話題轉化成議題的討論,卻嚴重失衡的質量不足。或者就算能有超越爆料內容的議題追蹤,也大多侷限於分眾同溫層的關注裡,始終無法進入大眾媒體已然偏斜的設定框架。

台灣當前爆料文化的橋頭堡,是有逾二四○萬人追蹤的臉書粉專「爆料公社」。這個社群平台的「爆料代表性」,早已超越《蘋果日報》等素以追逐八卦著稱的傳統媒體,甚至各家媒體還必須時刻留意該平台的爆料有無可用之梗。過往必須投訴媒體且要被採納報導,爆料方能成立的匿名聲音,現在全都無所限制地直接上網,對著百萬網民吐露各類大小八卦並展示個人情緒,進而鼓動集體情緒。

即使爆料內容並非爆料者切身遭遇(可能是二手聽說甚至道聽途說),或者也可能缺乏具體證據,以至於這樣的揭露無法進入制度性的處置,但甚囂塵上且「理直氣壯」的爆料文化,鼓勵無論如何都先爆再說。正如「爆料公社」粉專橫幅上的大字,諧仿中國文革標語:「八卦無罪,爆料有理」。

自力「伸張正義」也滿足市場慾望

為什麼在生活中,遇到諸如「社區某處有路霸」、「飲食發現有異物」等情況,許多台灣人第一時間的反應,並不是直接訴請哪個政府單位或民間組織進行制度性的介入處理,而是上網爆料,訴諸公審。這樣一種自力「伸張正義」的行動,很大程度一方面反映了既存機構體系的無能為力(對應於被爆料對象的無法無天)、以及制度信任(尤其是對各種執法或仲裁機制)的崩解,另一方面則直接投射出各類媒體藉此設定議題,以創造話題點擊的市場慾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