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以「中華各表、中華共榮」建立兩岸新共識

2017-07-12 06:20

? 人氣

作者建議蔡英文總統以「中華共榮中華各表」取代九二共識。圖為蔡英文出席「106年三軍六校院聯合畢業典禮」。(蘇仲泓攝)

作者建議蔡英文總統以「中華共榮中華各表」取代九二共識。圖為蔡英文出席「106年三軍六校院聯合畢業典禮」。(蘇仲泓攝)

台巴斷交後,蔡英文總統嚴正表示,不管北京如何操弄「一中」原則,打壓台灣國際空間,都無法否定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的事實,北京這樣的作法已疏遠兩岸人民的距離;獨派則趁勢宣揚制憲正名的主張。而美國因不滿中國沒有強力施壓北韓以及為鼓舞台巴斷交後的我國士氣,在兩岸關係越來越僵硬時,川普政府同意出售台灣六項軍事武器,參院則通過台美軍艦互停案,有升高兩岸對抗之勢。然而,此時台南市長賴清德卻提出「親中愛台」之說,台北市長柯文哲更在雙城論壇提出「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說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究竟是否會從兩岸冷和走向冷對抗,或者兩岸仍有轉圜之地,藍綠各方學者與媒體居於自己的政治立場與意識形態,在台巴斷交後,都用有利於自己說法的「偏頗不全」資訊,闡述美中台與兩岸關係,以及對今後發展的期許,不僅無助於國人的團結、突破兩岸僵局,反而加速台灣社會的裂解,讓台灣更被美中兩強吃定,而且還走不出去。由於台灣前途始終纏繞在美中競合的國際情勢中,本文首先要詳細闡述國府遷台後迄今政府各階段兩岸政策及美中台關係發展情形,以期國人清楚各時期政策的優缺點以及兩岸與國際情勢的演變發展,而有助於國人在兩岸政策上凝聚共識、團結對外。

20170703-台北市長柯文哲赴雙城論壇,參訪上海長江隧橋管控中心。(台北市政府提供)
台北市長柯文哲以「兩岸一家親」取代九二共識。圖為柯文哲赴雙城論壇,參訪上海長江隧橋管控中心。(台北市政府提供)

一、「反攻大陸」一中政策:1949年國府戰敗撤退來台,失掉了中國大陸大塊的領土,美國仍在觀望,還未決定支持台灣,我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其後,韓戰爆發、中共出兵援助北韓,美國採行圍堵政策,扶持台灣並與我國簽訂中美協防條約,承認中華民國台灣代表中國,繼續留在聯合國。然而,韓戰之後,美國有感於中共強大的軍力與統治中國領土的代表性,與中共展開了長期的華沙會談,擬藉此打開中美關係的大門;同時第三世界國家亦猛拉中國進入聯合國取代中華民國。及至70年代尼克森在「聯中制俄」戰略下與中國共同發佈「上海公報」,奠定雙方未來建交、實施「一中政策」的基礎,更嚴重傷害台灣主權。

當時老蔣總統明知道國際情勢不利於台灣代表中國及我國在聯合國會籍的維護,而且也很清楚中美協防條約不准台灣反攻大陸,但為了假借「法統」─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擁有全中國,建構獨裁統治的威權體制,仍頑固的推動「一中政策」,對國人及國際宣稱台灣擁有全中國,是「代表全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並實行完全做不到的「反攻大陸」政策以及「漢賊不兩立」外交政策,以致台灣失去很多邦交國並退出聯合國,最後搞得「國不成國、家不成家」,現在無法在法理及國際上成為獨立國家。

以當時中國還未強大、未加入聯合國的國際情勢而言,美國一開始仍想以「兩個中國」的方式,扶持台灣留在聯合國,如果國民黨政府當時能對外宣稱放棄中國大陸主權,台灣就可維護住大多數的邦交國家以及留在聯合國,而後再制憲正名,就可成為法理獨立的國家。因此,國民黨冷戰時期跟中國搶代表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一中」策略及「漢賊不兩立」政策是錯誤的。

二、「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一中政策:小蔣接任總統後,明知冷戰末期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強權已採取「談判代替對抗」政策,且大部分國家已承認中國並奉行「一中」政策,雖然不得不放棄「反攻大陸」政策,但還自說自話認為「中華民國台灣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仍與中國搶「一中」代表權,推動「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及「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自以為是的封閉「一中」政策,以致台灣全然走不出去,小蔣任內亦未訪問過任何國家。                    

此時中國已開放、逐漸崛起,在國際上的政經影響力越來越大。在此不利台灣的國際情勢下,台灣根本沒有能力跟中國搶「一中」的闡釋權與代表權,中國自然樂得看到台灣仍宣稱「擁有全中國」,因為台灣講「一中」—「中國屬於台灣」的時候,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會認為該「一中」乃中國所代表的「一中」,因此倒過來就變成「台灣屬於中國」了。這始終是中國對台的策略,也是為何中國不准台灣修憲正名的主要原因,更是台獨人士振振有詞、義憤填膺的重要原因。

三、國統綱領「一中」政策:李登輝就任總統後,為了鞏固權力以及兩岸的和平發展,成立了「國統會」,制定「國統綱領」,期待未來兩岸在自由、民主與平等的條件下統一。然而,「國統綱領」雖有創造兩岸和平緩衝空間的功能,但因台灣仍自稱代表全中國,還抱著虛假的「一中」政策不放,李總統深知在國際社會普遍認知「一中」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情勢下,不利台灣主權的鞏固,故在卸任前請蔡英文規劃制定「特殊兩國論」政策,但已時不予我,中國已強大起來,美國不得不賣她的帳,迫使台灣放棄兩國論。

四、從「四不一沒有」、統合論到「一邊一國」:陳水扁執政後,中國已和平崛起,美中朝著「建設性關係」發展,台灣更是沒有獨立空間,因而在美國壓力下,不得已用「四不一沒有」維繫兩岸和平,除了以「未來一中」議題化策略因應中國要求我承認「一中」外,陳更在第一任總統任內,提出「統合論」,可惜因該主張沒有明確的論述,在民進黨獨派壓力下,只曇花一現就無疾而終。其後,阿扁因為中國對其兩岸政策沒有善意回應且不斷逼壓他接受「一中」,為了鞏固基本盤,走向「一邊一國」,因為踩了美國「兩岸不得片面改變現狀」的紅線,而慘遭小布希總統公開責斥,嚴重影響美台關係,兩岸關係更是緊繃。

五、「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一中政策:馬總統執政後,為順應美國等國際社會的期待,化解緊繃的兩岸關係,提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兩岸政策,雖然馬藉此讓兩岸從對抗走向和平並有一些經濟紅利,但因為「九二共識」只有「一中」並無「各表」共識,而馬八年任內並無任何策略讓中國得以從「一中」走向「各表」,以致台灣逐漸陷入中國的「一中」框架中,而不利台灣主權的鞏固,馬習會就是明顯的例子。

1992年兩岸會談時,大陸海協會於11月16日致函台灣海基會,同意各自口頭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並將該會口頭表述重點函告海基會:「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本此精神,對兩岸公證書使用(或其他商談事務)加以妥善解決」。此函同時附有海基會的口頭表述方案,即「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含意,認知各有不同」。

從上述九二會談內容可知,中國對「一中」內容跟台灣有不同的看法,只同意在「事務性協商」可各自口頭表述「一中」含義,但不能涉及一中的「政治含義」,且該會所強調的是「一中原則」,故九二年時兩岸政府只對「一中」有「共識」,當時中國根本不認為政治上兩岸可「一中各表」,遑論後來,怎可說九二會談達成「一中各表」「共識」呢?

然而,蘇起卻於2002年「創造」了「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名詞。中國一開始並不想承認有「九二共識」,但由於國民黨執政後,不斷強調九二「共識」的說法,中國見獵心喜,乃借力使力,假借「共識」之名讓台灣落入「一中」框架,在接受「九二共識」後,完全不提「各表」,更不承認「中華民國就是『一中』」的自我表述,反而不斷強調其定義下的「一中」,讓國際社會誤以為台灣已跟中國建立「一中共識」,接受中國的「一中原則」,而不利台灣主權的護衛。

20170106-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兩岸事務訪問團」下午拜會前副總統吳敦義,會中吳敦義拿出一張記錄強調,蔡英文總統任陸委會主委時,在立法院接受陳超明質詢,曾經承認九二共識。 (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20170106-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兩岸事務訪問團」下午拜會前副總統吳敦義,會中吳敦義拿出一張記錄強調,蔡英文總統任陸委會主委時,在立法院接受陳超明質詢,曾經承認九二共識。 (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此外,由於習近平兩年多前幾年曾公開表示,以「一國兩制」統一台灣的目標不變,且一再重申「九二共識」乃兩岸和平穩定的重要基石,絕不能動搖,由此可確知「九二共識」就是中國以「一中」包裝「一國兩制」統台的策略。因此,台灣如繼續施行自欺欺人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兩岸政策,在經濟完全仰靠中國時,將會陷在以中國為主的「一中」框架中,不能自拔,最後很難抵擋被中國統一在「一國兩制」中。

這是中國最終的對台戰略目標,時間點可能設在中國建國一百周年紀念即民國138年統一台灣。中國的策略就是假借九二「共識」,讓台灣掉進貌似溫和無傷的「一中」框架裡,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用經濟甜頭漸漸促成台灣被統一。現在仍有不少台灣民眾誤以為在「九二共識」下,台灣可安穩地一直維持現狀,這是錯誤的想法,除非他們願意在「一國兩制」下被中國統一。

美國因為全球戰略布局及穩定美中關係,雖然希望兩岸和平發展,但美國居於其在亞太地區的「再平衡」戰略利益,認為台灣不應一味向中國示好,反而忽略了台灣與美日原有的戰略默契,如兩岸發生爭執或戰事,對台灣不利;同時美國亦擔心台灣經濟過於仰靠中國,未來在政治談判上將缺少籌碼,不利台灣,希拉蕊就持此種看法。

六、「維持現狀」政策:蔡英文就任總統後,因有感於「九二共識」只有「一中」無「各表」,不利台灣主權的鞏固,堅不接受九二「一中」共識,並以中華民國憲法及九二會談為基柱,提出「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

蔡總統雖然也順應美國,提出了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維持兩岸現狀的政策,試圖要走中間路線,卻因逃避了「一中」與兩岸關係定位問題,無法突破不承認「九二共識」所帶來的兩岸僵局,不利台灣的對外發展。台灣[a5] 今年無法受邀參加WHA大會以及台巴斷交,顯露了蔡總統再也不能用無策略與動能的「維持現狀」因應複雜的兩岸關係。

在對美政策方面,蔡總統因兩岸僵局,有漸遠中親美之勢,川普就任前,更與準總統川普通電話,突破了美台斷交後兩國領導人無法會談的局面,惟川普質疑「一中政策」對美國是否有利不久之後,為了促請中國施壓北韓及顧及美中經貿利益等,又重回美「一中政策」,但最近為了彌補台巴斷交後我方的外交挫傷以及因中國沒盡力施壓北韓與制衡中國的軍事擴張等因素,在習進平訪問香港宣揚「一國兩制」政策時,川普政府同意對台軍售,參議院通過台美軍艦互停案,有兩國準軍事同盟之意,氣得中國跳腳、大聲抗議。

就上述兩岸與國內外情勢來分析,小英總統所面對的國內政治困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中」包含台灣領土,這是約百分之八十的台灣民眾不能接受的;而實際領土只有台澎金馬的「中華民國」是否可憑著不符時空的憲法就可表述自己是涵蓋「中國大陸」領土的「一中」,此點目前應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台灣人民不敢苟同;而且國際社會對「一中」的認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無中華民國「一中各表」的空間。

因此,蔡總統雖然面對中國強大的壓力,但為了順應民意、鞏固政治基本盤,加上台灣在國際上無「一中」表述空間,且中國從未認同我方的「各表」,故蔡無法接受九二共識,導致兩岸官方協商機制關閉,不僅大陸客大幅減少,台灣的國際空間也慘遭壓縮。而台巴斷交後,蔡總統更是三面受敵。除了藍營猛批蔡因不接受「九二共識」,導致台巴斷交外,法理台獨派更責備蔡沒有去掉中華民國的「一中」外殼,故巴拿馬與台灣斷交;而支持維持現狀、實質主權獨立的民眾,則責怪蔡總統的「維持現狀」缺乏兩岸連結點,沒有策略與動能。故而,連親綠的「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都顯示,「有51.3%的民眾不認為蔡總統有做到維持現狀」,同時「有75%受訪者表示,兩岸政府有必要進行談判協商,建立「台灣和大陸的共同政治基礎,作為各項交流的依據」。

從上述民調可知,台灣多數民眾包括原有的中間選民與部分淺綠等支持者已不滿蔡總統的兩岸政策,雖然他們同意蔡總統不接受「九二共識」,但認為蔡應修正空洞的「維持現狀」政策,建立「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以利雙方交流。因此,面對北京猛挖台灣外交牆腳的艱難處境,部分綠營人士又開始鼓吹制憲正名、法理台獨之際,蔡總統不僅要從國際社會均奉行「一中政策」以及中國崛起的情勢來理智地審視台灣是否有本錢跟中國硬碰硬,而且更應「鬥智不鬥氣」,找出可取代「九二共識」又為中國接受或忍受的新兩岸政策。這是為何最近綠營重要政治人物與一些親綠學者均表示,我們要「親中愛台」的主要原因。此刻,蔡更應冷靜思考要如何「親中」又「愛台」,意即既能維護台灣主權又能兼顧兩岸和好關係。

台灣面對強大的中國,以小事大,必須舉國團結對外。因此,小[a6] 英總統首先要依據國際情勢,向綠營法理台獨派詳述台獨絕不可行,並以美國為例,指出川普只講「台灣總統」四個字以及質疑美國「一中政策」,即掀起軒然大波,不久後又重回美國「一中政策」,連國力最強的美國都無法突破一中的約制、承認台灣了,其他國家更不可能因為台灣改名、去除中華民國的「一中」外殼,就會承認台灣,而且此舉還會引發中國攻台,請民進黨伺機凍結行不通的「台獨黨綱」,以利兩岸的和好。此外,蔡總統應懇切詳實地向國人述說政府遷台後錯誤的「一中政策」以及九二會談的內容暨中國這幾年對台政策,讓台灣人民了解「九二共識」只有「一中」無「各表」的事實,以團結民心,凝聚厚實的兩岸政策共識。

另一方面,在面對美中競合、緊張的東北亞與南海等詭譎的國際情勢,以及川普以利益為主、彈性多變的台海策略,既然美國難以在國際外交擴展上幫助台灣,只想將台灣做為制衡中國的一枚棋子 ,且經濟上兩岸互補合作的利益大於美台經貿關係,蔡總統不能過於依靠美國,應該在美中競合的動態中,酌情改以「親中友美」的策略,找到利我的平衡點。

依據上述,蔡雖仍須面對原有部分選民的付託,但形勢比人強,緊繃的兩岸關係已影響台灣經濟與對外發展,為了開拓我對外關係以及恢復兩岸和好關係,建議蔡總統在原有的兩岸政策上,以中華民國憲法為基礎,在維護台灣主權原則上,加強兩岸的連結點與兩岸定位,以及闡述台灣對未來兩岸可能融合的看法。

鑒此,建議小英總統應向中國大陸表明,百分之八十的台灣人民不分藍綠,都已有國家意識,為了維護自由民主生活,不願接受中國的統一,因此中國以九二「一中」共識包裝的「一中統台」策略根本行不通,應該修改,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雖然中華民國實際統治的領土只有台澎金馬,而中國的實際統治範圍亦未涵蓋台澎金馬,但基於歷史淵源,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仍有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的陳述,隱含著「台灣與大陸同屬中華民國」的自我表述,這是兩岸的連結點,希望中國認知、尊重兩岸分治分立現狀以及此一「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華」的各自表述,民進黨願意凍結台獨黨綱,以此兩岸新共識取代九二「一中」共識,並期待中國在此新共識的基礎上,放棄武力攻台,兩岸尊異求同、互助互利,讓台灣有更寬廣的國際空間;如果中國不肯認同我方的一個「中華各表」,放棄行不通的「一中統台」策略,仍舊不斷壓縮台灣的國際空間,由於百分之八十的台灣人民不願意接受中國的統一,兩岸勢必越走越遠,最後分離對抗,甚至兵戎相見,兩敗俱傷。

同時蔡總統亦可強調,居於兩岸人民有共同的中華民族血緣與文化,期待兩岸未來能在一個「中華各表」基礎上,以「中華共榮」為共同追求的目標,並在該目標下,建構如何協助台灣年輕人、中小企業等赴大陸發展、創業的平台以及協助我國參與區域經濟體的機制,讓我國年輕人可在中國大陸找到更寬廣的出路;台灣也可經由該機制,加強兩岸文化、政治與公民社會的連結合作,協助大陸建構多元化的公民社會,打造民主改革的社會基礎,讓兩岸的政治、社會體制與生活方式更為接近,以縮小雙方的歧異,為未來可能的兩岸融合與軍事合作,建構更厚實的互信基礎。

最後,建議小英總統在兩岸關係陳述上,可配合「中華共榮」的戰略,引用唐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除表示兩岸有共同的文化外,並藉此期待未來台灣海峽在「波平浪靜」中有一輪明月冉冉上升照亮兩岸光明的前景。

如果蔡總統能以一個「中華各表」、「中華共榮」為兩岸政策主軸,團結台灣人民,並引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中國古詩詞,除了以兩岸共有的民族血緣呼應了習近平主席的「中華民族復興論」外,更透過兩岸共有的文化,將兩岸更緊密的聯結起來,中國領導人不僅不會板起臉來跺腳,讓台灣未來「地動山搖」,而且雙方因有新的共識取代「九二共識」,兩岸將有機會如蔡總統前所期許的「峰迴路轉、波平浪靜」,一帆風順。  

*作者為退休駐美人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