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做獨立記者 你應該評估的四件事

2017-06-27 06:50

? 人氣

所以,獨立記者跟媒體的合作關係絕對不是接案,而是相互加分,他需要你的專業報導,你需要他的傳播平台讓報導更有影響力。因此你評估要不要做獨立記者的第二件事,是能不能累積報導能力,而不只是做媒體的代工者,甚至專屬於某一家媒體,畢竟能保障你未來工作的只有「實力」而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天下文化出版《走一條人少的路:獨立記者寫給共同生活在這個島嶼的你我──空氣、水和土地》,作者朱淑娟為台灣知名獨立記者。(天下文化提供、資料照,陳明仁攝)
獨立記者不是好幹的行當,作者朱淑娟走了十年,寫出一本《走一條人少的路:獨立記者寫給共同生活在這個島嶼的你我──空氣、水和土地》。(天下文化提供、資料照,陳明仁攝)

三、要有自己啟動工作模式的能力,保有節奏跟持續力

做獨立記者最有吸引力的就是「自由」,但那指的是得到報導的自主權,而不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要做那種自由,就像開店一樣,兩天開店、三天打烊,顧客(讀者)很快就跑掉了,自己的工作也會失去持續力以及節奏感。

獨立記者的門檻很低,應該說要做馬上就可以做,但要持續做下去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一旦自由的日子過慣了,就很難再回到組織工作,最後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所以只要決定做獨立記者,最好不要有隨時想回頭的念頭比較好。

所以你要評估的第三件事,就是能不能沒有上班、下班分別,隨時處於可以啟動工作模式的狀態,而且養成自我學習的動機與習慣,並且不斷開拓自己的領域,除了報導、還有演講、出書機會,建立一種多元的傳播模式。

四、不穩定的收入是一大挑戰,想清楚自己要什麼

一開始做獨立記者,直接要面對的挑戰就是不穩定的收入,雖然隨著時間拉長,收入這件事會出現一種規律,但台灣媒體能給的稿費一般來說都不高,要完成一篇好的報導卻是費時又傷神,不可能密集的寫。而讀者的感覺是雪亮的,你的報導有一絲馬虎,很快就會被看穿,這將有損於自己的信譽。

可以這麼說,獨立記者永遠不可能有很高的收入,但收入這件事因人而異,設定好你能接受的底限就可以開始,但絕對不要勉強自己,先求務實再求理想。而不論你選擇在組織內、或組織外,記者工作最需要的是保持平衡。

最後我想說的是,一個好的媒體,是由一群優先的記者撐起來的,媒體老闆的工作是為記者尋找資源,並開展出最大的空間,讓他沒有後顧之憂,做出更好的報導,獲得更多讀者支持,而這些最後也會回饋到媒體本身。

因此,一個好的媒體,多數的記者一定是全職的,而不是為了節省成本,倚賴外包這種不確定品質的記者人力,長久以下來對媒體經營也不是好事。

*作者為獨立記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