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蜀專欄:從天道和人心中探求改變的力量

2017-06-10 06:50

? 人氣

2014年1月27日,香港支聯會等人權團體在中聯辦抗議,要求北京立即釋放許志永、胡佳等人士。(維基百科)

2014年1月27日,香港支聯會等人權團體在中聯辦抗議,要求北京立即釋放許志永、胡佳等人士。(維基百科)

提要:或許,功夫在詩外,根本的變革力量,就在天道之中、人心之中。

日前轉發了一個關注許博士的帖子(按:許博士即許志永,因發起新公民運動被判四年,正在獄中),馬上被一個體制內的兄長接力轉發。我很意外,因為這於體制內人士不無風險。我致謝時,那位兄長回答我一句話:「良心不允,除非把你拉黑」。這更打動我,而有如下一段感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一向不屑那些不著邊際的高調,尤其不服那些用來當棍子打人的高調。但這種楊奎松所說的『忍不住的關懷』,最是難得,最讓我感動,最令我珍惜。」

打通體制內外,形成改變的合力,是我一貫的主張。這也是我堅持聲援許和新公民的原因。在我看來,他們的全部嘗試,都是朝著這樣的方向,即他們要求並不高,無非基於起碼的良知與正義,任何社會任何時代都不該拒絕、都必須保障的良知與正義,所有人都需要的良知與正義。在此基礎上激發所有「忍不住的關懷」,讓它們從四面八方湧流出來,推動整個社會朝著良知和正義改變。

2009年7月,執法人員對公盟檢查時,許志永與他們交談。(維基百科)
2009年7月,執法人員對公盟檢查時,許志永與他們交談。(維基百科)

這不是打倒、推翻、砸爛,不是彼可取而代之。這是試圖找到一個支點,撬動人心、撬動所有「忍不住的關懷」,在此基礎上重建社會、重建秩序,歸根結底是重建文明,歸根結底是文明轉型。

歸根結底是文明轉型,那麼何為文明?以我之見,文明最重要的元素,是對人的態度,是人的尊嚴。許博士發起的新公民,核心主張「自由、公義、愛」,無不關係到對人的態度,無不關係到文明基礎,是對轉型內容的精准概括。

中國必須改變,這是不容爭辯的。分歧只在於,怎樣的改變?是僅僅基於仇恨、僅僅基於鬥爭哲學的改變,你死我活的改變,還是基於自由、公義、愛的改變,即為了每個人的尊嚴的改變?辛亥之前的三千年中國,都只有前一種改變,所有所謂的改變,都是一部分人打倒另一部分人,一部分人壓迫另一部分人。改變的都只是政權,都只是統治者。政權或統治者如走馬燈換來換去,但是政權對人的態度、統治者對人的態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人的尊嚴沒有實質性的提升。無論政權怎麼更迭、統治者怎麼更迭,都沒有帶來自由,沒有帶來公義,沒有帶來愛,總之都沒有帶來文明。文明永遠缺位,而人永遠卑微如草芥。這才是三千年週期迴圈的要害。

現代文明意義上的真正的革命,一定關乎文明, 關乎人的尊嚴,即一定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政權為中心、以統治者為中心。惟有帶來文明增量、惟有提升人的尊嚴的社會變革,才是現代文明意義上的革命。否則,單有政權的更迭、單有統治者的更迭,那無關革命,那不過是造反,不過是週期迴圈。辛亥革命曾經有機會改變這一切,走出週期迴圈,但可惜曇花一現,接著是更大的倒退、更恐怖的週期迴圈。

從現代文明的角度看,辛亥之後一百多年的中國史,是一部潰敗史。考慮到這一百多年來,現代文明在世界範圍不斷取得勝利、在世界範圍不斷擴展,這潰敗就尤其觸目驚心。今天中國在物質上可能正在崛起,但文明上遠未崛起,文明潰敗的總格局遠未遏制。正是在這種情境下,居然有了新公民,有了自由、公義、愛的主張,猶如月黑風高之夜突然閃現的微弱的星光,哪怕怎樣微弱,都已經是奇跡,都不能不令人心動,令人驚喜。

中國學者劉瑜與其著作《觀念的水位》。
中國學者劉瑜與其著作《觀念的水位》。

寫到這裡,我突然一下理解了開篇提到的那個兄長所講的「良心不允」。他應該跟我是同樣的感受、同樣的心情。總有人感歎「曲高和寡」,感歎人心的沉睡和社會的冷漠。其實這是不對的。只要是文明的,只要真正關乎人,關乎人的尊嚴,怎麼可能一點不打動人?怎麼可能一點不激發「忍不住的關懷」?而這些沉默的力量,才是一個社會中最重要的力量。套用學者劉瑜「水位」的比喻,可稱之為關懷的水位、人心的水位。如果能找到一個支點,撬動關懷、撬動人心、撬動沉默的力量,那麼,「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水位一旦真正升高,水流一旦真正改變,沉默的力量一旦湧流出來漸漸匯成浩瀚長江,舟還能不變麼?我們還愁不能揚帆出海麼?

寫到這裡,又發現一個兄長的跟帖,其中一句話尤為精闢:「天道之存,先於制度。人性之在,早於思想」。制度和思想,在中國固然都大成問題,固然亟待變革。但如前所述,最大的問題只在於:如何改變?或許,功夫在詩外,根本的變革力量,就在天道之中、人心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天道的力量、人心的力量,以從根本上變革制度和思想,這或許才是我們當下最該反思的命題,或許也才是我們當下最該努力的方向。

竊以為,這或許正是許博士及新公民的方向?

*作者為中國公共知識份子,前《南方周末》評論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