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史觀之不可取——香港之外的英殖管治書寫:《港英時代》選摘(3)

2020-06-15 05:10

? 人氣

了解英國之於香港之外殖民地的管制。(資料照,翻攝網路)

了解英國之於香港之外殖民地的管制。(資料照,翻攝網路)

香港之外有關英帝國管治者權力觀的文獻,不少都能否證愛國史觀的想像與描繪。維納(Martin J. Wiener)所著的English Culture and the Decline of the Industrial Spirit, 1850-1980 便是一例。這本書在1980年代出版,黃兆輝書寫《港產紳士——治港百年的半山區上文化》之時有受其影響。維納撰寫本書的動機,是為回應當時英國社會之論,思考二戰之後英國經濟疲軟背後的國家文化因素。維納認為,在十九世紀中後期,英國國家文化以保守主義(conservatism)為綱。這種保守主義文化主要源於英國地主貴族,當時英國整體價值觀偏重田園生活,輕科技與工業發展,對「發展」抱懷疑態度,同時重傳統、重精神輕物質、重人文關懷與榮譽。是以英國公學乃至牛津與劍橋大學等英國傳統學府的教育哲學不以利益最大化為本,政治才能、社會科學與人格才是學校教育重點所在。書中提到的一個例子,與英治香港有關——二十世紀初出任香港總督、香港大學成立重要推手盧吉(Frederick Lugard, 1858-1945),年輕時曾歷經掙扎,最終放棄到工廠工作的機會、冒失敗風險投考英屬印度政府職位(Indian Civil Service)。盧吉的抉擇多少能反映當時英國的政經價值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本京都大學歷史與國際關係學者中西輝政所著的《大英帝國衰亡史》,同樣從英國「紳士文化」精神切入考察英帝國的本質。從中西輝政角度看,「紳士文化」類近於中國「士大夫」與日本「武士道」精神,講求信念、不隨波俗流、不顧私利,英國能夠長治久安的原因之一,是不少精英階層皆為「有骨氣異類」。中西輝政甚至指,英帝國是「不像霸權的霸權」。他所舉的例子,是1815年英國戰勝法國拿破倫後,沒有在維也納會議之中乘勢控制整個歐洲。如當時奧地利外交官所記,「英國卻放棄這麼大的特權……經常採取令人驚訝的中立無的立場。儘管他們站在能夠統治全歐的立場,但他們在會議上的立場卻漸趨柔弱而模稜兩可」。

美國波士頓大學社會學家朱利安(Julian Go)於2011年出版的Patterns of Empire: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Empires, 1688 to the Present ,則從比較角度論證英帝國「不像霸權的霸權」的特質。這本書原本的要旨,是借用近世英帝國案例,指出美國縱有自由國家形貌也不足以掩蓋其帝國身影。書中所述說的英帝國管治模式案例,時刻反映洪清田所說的守拙與無爭風格。第一個例子見於英屬印度。曾為英國上議院成員的里彭(Lord Ripon),在1880-1884年出任印度總督(Viceroy of India)。他上任後一改英殖管治作風,積極推動印度自治發展,強調治理印度是為服務印度本土而非英人利益(governing India for herself and not for Englishmen)。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