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安觀點:「太陽花學運」和「身份政治」

2020-05-01 06:30

? 人氣

2014年太陽花學運,學生攻佔行政院,24日凌晨6點左右開始,警方以優勢警力搭配噴水車,花費約一小時淨空中山南路與忠孝東路學生。(余志偉攝)

2014年太陽花學運,學生攻佔行政院,24日凌晨6點左右開始,警方以優勢警力搭配噴水車,花費約一小時淨空中山南路與忠孝東路學生。(余志偉攝)

「太陽花學運」已經過去6年多了,當初熱血參與的年輕人,如今日子過的好嗎?他們目的和理念有達成嗎?這場運動最直接的結局,造就頂層社會權勢的轉移(藍轉綠),但底層社會階級流動仍然維持不變。「權與利」板塊從外省軍事集團遺緒,轉移到本省地主、富貴及知識精英階層。還有掀起一股「身份政治」的狂潮。

2014年3月,因為抗議《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演變為「太陽花學運」。也成為台灣1980年以來,一場最大規模的「公民不服從」行動,連立法院也首次被民眾佔領20多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6年多過去,在經歷4次大選之後,台灣的政治格局因此一運動而丕變。民進黨牢牢抓住執政權力,國民黨則是連番衰敗。當初熱血參與的年輕人,如今的日子過的好嗎?他們目的和理念有達成嗎?現在也是總結的時機點了。

》》》因果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次轟轟烈烈運動的?

「當國家政策過度『傾中』,公民為了捍衛經濟和主權獨立而奮起,行使公民不服從的權力」,這是「太陽花學運」參與者和支持者的主流看法。

但是這只是外露的表像,以及政黨角力政治動員說貼。這場運動的背後,其本質和核心原因,就是「貧窮」。而「貧窮」限制了人們的想像和思考空間。

當時的馬政府時期,為什麼要讓「國家政策過度『傾中』」?就是因為台灣的「貧窮」。自90年,台灣民主化和選舉政治快速發展,但是經濟發展卻陷於停滯和「悶經濟」。再加上2008全球金融風暴,只有和對岸密切的經濟合作,和加大兩岸自由貿易,才能拯救台灣經濟。

08金融風暴發生後,台灣經濟成長率依次為,2008年0.7%,2009年負1.57%,2010年10.63%,2011年3.67%。在這期間,大陸對台開始政策性大採購,2010年6月29日在重慶簽訂ECFA第一次協議。原定後續還要簽訂貨品貿易和服務貿易。就算這些可視為「傾中」政策,國民黨的經濟訴求,遠大於其政治目的。

而幾十萬年輕人參與「太陽花學運」最深遠的原因,就是對現實長期經濟窮困的不滿,對未來的恐懼,對貧富差距極化和「不公平社會」的抗議。所以,由不滿推升恐懼,由恐懼演發憤怒,最終以「公民不服從」形式形成政治抗爭的突破口。中國成為顯而易見,龐大的敵人;國民黨則是「裡應外合」,傾中「賣台」者。

假使疫情過去後,台灣的經濟走勢,與08金融風暴後比較,將會極具參考意義。

20140324-SMG0019-151-太陽花學運,學生攻佔行政院,24日凌晨6點左右開始,警方以優勢警力搭配噴水車,花費約一小時淨空中山南路與忠孝東路學生。(余志偉攝)
2014年太陽花學運,學生攻佔行政院,24日凌晨6點左右開始,警方以優勢警力搭配噴水車,花費約一小時淨空中山南路與忠孝東路學生。(余志偉攝)

外界曾給予「太陽花學運」高度評價,認為這場公民運動,可以給台灣政治帶來劃時代的進步,人民(年輕人)崛起,改變原有社會諸多不公。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韋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