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瑋專文:電子閱讀與紙閱讀之愛

2017-04-02 06:30

? 人氣

數位音樂一代的人很難理解聽CD那一代人的情愫,就像聽CD的一代也會覺得聽磁帶的人奇怪,還要翻AB面!歐洲有印刷術幾百年後,英國還是有爵爺愛收藏小牛皮手抄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每個時代都擁有一個「已流逝的黃金時代」。那個時代健康、唯美、優雅、知性,大家都崇奉一些古老的藝術,像一片色彩斑斕、風裡流轉的羽毛。相比起那個時代,現在的一切雖然便利,但太機械、太快、太現實,諸如此類。對紙閱讀愛好者來說,紙閱讀就是那黃金時代的產物,而電子書雖然非常便捷,但是功利而機械。

世界大勢無非如此:緩慢與懷舊流風不死,但務實與效率不停演進。現在依然有人留戀筆墨紙硯、鐘王張褚,但時代自顧自沿著鉛筆、鋼筆、圓珠筆、鍵盤、虛擬鍵盤一路前行。習慣的力量會永久留存,但時間緩慢流逝時會千磨萬蝕,吃掉一切。電子書或者說非紙類閱讀器,最後總會站到那裡的,它們千變萬化,可以模仿紙,輕而且快。當一代又一代羅斯們,慢慢退去對瑞秋的愛,以紙閱讀為第一視角的人總會慢慢減少—— 但這個過程不會太短。

現代科技的美妙之處在於無數富有人文精神的設計師,在努力把電子閱讀器設計得像書,但習慣的力量,強大到這個地步:

無論是Kindle的電子墨水、iPad下閱讀應用的擬物化介面、各家閱讀頁面對羊皮紙、木版宣紙的質感模擬,都竭力讓你覺得,這不是一個冷冰冰的機械,這是個色彩和悅、溫暖舒適和書差不多的玩意。然而電子閱讀器對紙書模仿得越出色、越招人喜歡,越能證明紙書及其閱讀習慣的強大。這就像如果一個女孩子得不斷模仿你的前女友來取悅你,那只能證明你的前女友真的很了不起。

雖然讀電子書輕便省事但讀紙質書會有不一樣的感受。(BBC中文網)
無論是Kindle的電子墨水、iPad下閱讀應用的擬物化介面、各家閱讀頁面對羊皮紙、木版宣紙的質感模擬,都竭力讓你覺得,這不是一個冷冰冰的機械,這是個色彩和悅、溫暖舒適和書差不多的玩意。(資料照,BBC中文網)

到最後,如果志在「讀完一本書」,而不是購物一樣搜求了許多書;給自己設了個雲端圖書館,卻發現讀書不如攢書快,那麼最趁手、最自然的也就是拿起一本紙書來讀, 至少對於讀紙書長大的一代將依然如此。

很多年後,當一些新東西出現,比如全息投影、空氣閱讀、腦內晶片閱讀,還是會有那麼一批人站出來抱怨這些閱讀方式不行:它們沒有電子閱讀器的手感!沒有按翻頁鍵或手指點觸的細膩!沒有實體螢幕的視覺厚實!沒有電子閱讀器皮套那種溫存的感覺……電子閱讀器、電子書、平板、智慧手機的讀書應用,總有一天也會像今時今日的紙閱讀。問你為什麼喜歡?因為習慣了,愛上了,就這樣。

可是到了那時,必然還有一些人堅守著紙閱讀,為一些無法言表、只有他們才能感受的理由—— 說到底,閱讀就是這麼件私人的、主觀的、沒什麼道理可講的事情。喜歡舊書的人甚至喜歡書頁翻到熟爛的感覺,遠勝過新書頁的清爽潔淨。有道理嗎?

沒有。就像《白馬嘯西風》末尾所說的: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大多數事情本來就無關好壞,只是各人心裡、手頭那點習慣或不習慣、喜歡與不喜歡、愛與不愛罷了。

《有人想自殺,就放他去菜市場》.jpg
《有人想自殺,就放他去菜市場》

*作者生於無錫,長於上海,現居巴黎,是專業球評,也是知名的80後作家,為騰訊大家寫稿,所以文章也曾轉載於風傳媒。本文選作者新作自《有人想自殺,就放他去菜市場》(東美出版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