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關於貧富差距,馬克思未能預見的

2014-11-19 05:20

? 人氣

在二戰後,庫茲涅茨(SimonSmithKuznets)對資本主義提出了與馬克思的「末日預言」爭鋒相對的分析:在資本主義發展的的初期,確實會出現比較嚴重的貧富分化;但在資本主義的高級階段,貧富差距會自動在市場的調節下減低,不管是在什麼國家,施行了什麼政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一結論,所依據的是1953年美國公佈的第一個收入分配的詳盡數據資料。他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揭示:在二十世紀初期,即1910和1920年代,美國最富的10%人口占有了45-50%的國民總收入。這個比例到1940年代下降到30-35%,說明貧富分化在急劇縮減。緊接著庫茲涅茨更進一步,提出了「庫茲涅茨曲線」的理論假說。

所謂「庫茲涅茨曲線」,簡而言之就是以貧富差距程度為縱軸,以人均收入為橫軸。貧富差距先是隨著人均收入的增長而持續加大,到達頂點後再隨著人均收入的繼續增長而持續縮小。這樣的發展趨勢,在坐標繫上就形成了一個「鐘曲線」,或許多學者所稱的「倒U形」。

(庫茲涅茨曲線)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一些經濟學家解釋:這背後有一套「經濟規律」在驅動。工業化顧名思義就是蓋工廠、造機器,需要大量的投資。在工業化初期,「第一桶金」還沒有賺到,社會相當貧困,資本變得奇貨可居,投資能夠奇蹟般地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本的回報當然巨大。與此同時,工業化與城市化相伴隨,大量農民進城,增加了勞動力的供給,也壓低了工價。

這在馬克思時代格外突出:「圈地運動」使大量農民喪失了土地,作為赤貧人口湧入城市,有口飯吃就已經謝天謝地,毫無討價還價的籌碼。這些都導致了不斷加劇的貧富分化。但是,當工業化成熟、人均收入上升到一定程度後,該建的廠都建了,該造的機器也都造了,資本投入趨於飽和,回報開始降低。此時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更多地依賴勞動力本身的素質。「人力資源」、「人力資本」越來越取代物質資本而成為增長的主動力。

最近幾年被中國經濟學家所熱議的「劉易斯拐點」,其實也可以放在這個框架中解釋。根據「劉易斯拐點」的理論,工業化初期,享受著來自農村的、有無限供給的廉價勞動力。資本主義擴張無需面對提供工薪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資本投入越多,企業規模越大,可利用的廉價勞工就越多,利潤也越大。這大致相當於馬克思所謂的資本原始積累過程。但是,一旦進城的農民被工業化所充分吸收,資本積累就必須面對提高工薪的壓力。這就形成了所謂「拐點」:廉價勞動力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雖然中國是否已經進入「劉易斯拐點」還有爭議,但從中國的經濟發展中,我們隨處可以看見這樣的事實:第二代民工早已不像第一代民工那樣有活兒就幹。他們「胃口」大得多。乃至城裡人開始抱怨:這年頭連個保姆也「漫天要價」。為什麼?過去即使是在城裡,也是有錢的人少,沒幾個人請得起保姆。掙保姆費的機會很珍貴。如今呢,大家都請得起保姆,誰稀罕你那幾個錢?社會富裕了,資本就像這種保姆費一樣,供應充足了,也不稀罕了。稀罕的是幹活的人,特別是幹活利落的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