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觀點:失語的台北市長候選人

2014-10-26 09:51

? 人氣

台北車站特定區E1、E2基地到底如何規畫,連柯兩陣營都支吾其詞。(取自台北村落之聲網站)

台北車站特定區E1、E2基地到底如何規畫,連柯兩陣營都支吾其詞。(取自台北村落之聲網站)

「無論是將對手視為非政治的(即在脫離現實的、缺乏具體的意義上),或者相反地,把對手用搞政治的來加以排拒或否定,好讓自己以不搞政治(即在純粹務實的、純粹科學的、純粹道德的、純粹司法的、純粹美學的、純粹經濟的,或者類似的純粹性理由的意義上)的姿態來超越對手,都一樣反應了政治針對的性格」(卡爾施密特,<政治性的概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距離台北市長選舉只剩下一個月,僅管將國家發展的「停滯」歸咎於藍綠惡鬥是過去幾年社會上流行的觀點,但這場刻意去除黨派色彩的「個人化」選舉,品味低落、政策缺乏的程度,卻是前所未見。兩位對台北市缺乏理想、對市政缺乏興趣的候選人,在媒體政治的推波助瀾下,極少談起這座城市的願景,而是當起了全國性政治的名嘴(而且比起第三位候選人馮光遠,實在是兩位無趣的評論者)。

柯文哲與連勝文對於中央政情什麼都能談也愛談,卻唯獨中央政府在台北市的重大計畫,兩人不是不大表態,就是講了等於沒講。有些兩人的信眾,竟還荒誕地宣稱這是因為這些重大施政「是中央的事」,既低估了民選地方首長(尤其台北市長)在台灣政治體系的地位,更是對台北市政府的權限一無所知(何況柯連候選人的發言,除了批評對手人格特質與風花雪月外,恐怕七成都在評論中央政局)。

列舉幾項中央政策,台北市長候選人該表態,卻未能表態:

一、松山機場(與「松山機場民航關聯產業廊帶」)

在〈想要熊掌,哪來的魚?再談松山機場存廢〉裡提過,對於台北市,被松山機場的存在所禁錮的,並不只是市中心近四百公頃機場土地的再利用,而是台北城市佈局的合理性、都市更新機制健康運作的可能性與建構一套以大眾運輸為主的城市交通系統的機會。

然而相較於陳水扁市長為了松山機場存廢,責成副市長陳師孟組成專案小組;李應元與謝長廷兩位市長候選人對松山機場廢除後的整套市政規劃,提出完整的策略,打著「在野大聯盟」旗號的柯文哲在今年五月,什麼都搞不清楚就謾罵力推廢除機場的姚文智是「鬼扯」後從未道歉,七月突然宣稱他的意思其實是,長期來看要搬走,但「未來四年不會搬」。  

看起來,柯文哲在市政上最有力的盟友,非連勝文莫屬。今年八月,連勝文表示松山機場「目前不可行」,但「長遠來看可以推動」。這兩人更顯契合的是,僅管松山機場是台北市政的根本問題,也雖然兩人都說長遠來看松山機場是得要搬遷的,但台北市的市政規劃是否要因此調整、松山機場的各項相關計畫要不要進行,這兩人對媒體瞎扯完後,政見一個字都沒提。

然而,根據民航局委託仲量聯行所製作的簡報,號稱要招商三百億、創造一萬個就業機會的「松山機場民航關聯產業廊帶」開發案,明年可行性評估就要定案、年底就要招商。而這個開發案因為將拆除民航局現有辦公廳舍為購物中心,所以後續還將開發民生社區富錦街一帶,與商業設施共構為民航局新大樓,而這些措施,都涉及台北市政府同意與否。 

不但民進黨的資深市議員周柏雅在今年二月的時候,就已痛批「松山機場民航關聯產業廊帶」有諸多不當,連松山區選出的國民黨議員陳孋輝,都指出這個開發案對台北市來說,弊大於利。然而相較於專業民代,兩位只追逐攝影機的市長候選人在發表完相去不遠的未來大論後,對於郝市府已經在辦理相關先期作業的松山機場開發,卻好像一無所知。

二、仁愛路前空軍總部

帝寶旁的前空軍總部,是大安區菁華地帶最後一塊大面積閒置公有地。今年三月,柯文哲宣佈希望在空總蓋「五千戶社會住宅」,但空總土地雖大,若要對主體建物與綠帶進行某部分的保存,社會住宅當然是蓋不成的,於是三個月後柯文哲親自走訪空總時,講得出來的只是自己「有備而來」。至於住在空總隔壁多年的連勝文,對空總的想法卻也「跟進」柯P,即,沒有想法。

在建築學者的呼籲與立法院決議要求下,承繼日治時期總督府工業研究所的空總主體建物,正在進行文化資產評估。不但如此,當初空總因空間不足,向前身是空軍子弟學校的懷生國中借了一部分校地,過去也曾有共識是空總遷離後,不但懷生國中可以拿回校地,因為找不到土地而遠離學區的懷生國小,要搬回懷生國中旁邊。

但在中央負責空總開發規劃的國發會副主委黃萬翔,卻在今年五月宣稱因為少子化,不但懷生國小不用搬回來、懷生國中校地不用還,連懷生國中本身都該納入空總開發案裡。懷生國中是市立學校,而認為少子化懷生國中就能廢除的想法,更是連對事情的基本掌握都沒有,只是柯連兩位說自己想當市長的名嘴,這時候卻是一句話都沒說。 

三、大故宮計畫

大故宮計畫」是馬英九總統在2010年,親自宣佈要推動的重大建設。其理由是故宮「國寶」眾多,陳列空間不敷使用。但故宮文物從來就沒有足夠的陳列空間,因此民進黨執政時推動在嘉義設置故宮分院,只是馬英九所任命、代表故宮既有保守勢力與新生兩岸政商往來的前任院長周功鑫,根本不願意把任何有商業價值的文物送到南部去而已。 

但「大故宮」的規劃內容,是要把故宮正院前方的廣場向下挖空,但故宮對於如何處理土方與緊鄰三條溪流的可能天災,卻閃爍其辭;「大故宮」也沒有提出任何可行的交通對策。最驚人的,是故宮根本沒有依法擬定可行的財務計畫,就想開始這項三百億的大工程。  

(取自大故宮計畫官網)

「大故宮」所涉及的都市計畫變更、施工許可與交通管理,全都是台北市政府的責任,況且故宮多年來放任其員工在院區內搭設違章建築,台北市政府早該全面清理。不過,雖然選區立委姚文智帶頭反對「大故宮」,也雖然以認真著稱、市議員出身的國民黨立委蔣乃辛公開表示「大故宮」不可行。但兩位市長候選人呢?

僅管士林區是台北市反國民黨勢力的重鎮,柯P從未提起「大故宮」,遑論談及未來執政立場。至於連勝文,只幻想要用故宮「發展士林北投觀光,讓台北市GDP翻一倍」,顯然是「財經的八堂課」沒告訴連勝文,有統計城市GDP的國家不是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四、「大南海文化園區」 

為了解決政府沒錢推動重大公共工程等問題,行政院制定了「跨域加值行動方案」,希望中央政府各機關透過複合式開發,提高公共工程的收益。從大方向來看,這個計畫是正確的,只是許多機關為了迎合上意,提出的開發方案往往匪夷所思,文化部所提出的「大南海文化園區」就是最離譜的案例。

九零年代初的「中山學園」計畫裡,就規劃將國立歷史博物館搬到松山菸廠、目前大巨蛋工程用地裡,以解決南海學園空間不足的問題。但「中山學園」最後未推動,倒是南海學園其他建築因為法令與建築結構的問題,被騰空整修。於是史博館裡便有些人,想到可以將南海學園向下開挖,也順便納入南海路周邊眾多的文教設施。這個擴建工程,便被史博館的上司文化部包裝為「大南海文化園區」。 

只是以史博館的收入水準,就算納入南海學園其他建築物的空間,在不大規模增加商業設施下,也不可能支付擴建的龐大經費。於是文化部便向行政院爭取,要與植物園和捷運萬大線工程進行整合(只差沒找上建國中學和國語實小談都更)。但萬大線是由台北市政府負責的工程,本身就有極大的財務需求,植物園雖然是中央政府所有,卻也是台北市都市計畫上的公園用地。負責任的台北市長,怎能同意龍應台的大夢?

然而,不管是說自己主打「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的柯文哲,或宣稱要力推文創的連勝文,對於文化部想在台北市中心胡作非為,卻像事不關己。 

五、台北車站特定區E1、E2基地

為了促進土地的有效運用與西區都心的商業永續,在進行台北市區鐵路地下化時,同時劃設了西起淡水河、東達中山北路的台北車站特定區。不過相較於在同樣背景下推動的新板特區,台北車站特定區因為管理涉及中央地方,雖然發展最早、土地最為菁華,相關建設的推動卻也最遲緩。

(連柯陣營對台北車站特定區的規畫顯然都狀況外/作者提供)

對於台北車站特定區的規劃,台北市政府最早找上的是台北市籍的知名旅日建築師郭茂林。在郭茂林提出的規劃報告中,特定區從北門圓環到車站東側是高密度的商業建築,至於綠帶與廣場則集中配置在特定區兩端。然而台北市政府最後選擇的規劃,則是將綠帶與建築物較均勻地分配在特定區各處,但這也讓重大建設牛步化的後果,因龐大而冷清的廣場,倍數擴大。

這些延宕的建設中,最為有名的當然是C1、D1基地,也就是「雙子星」大樓。但更接近河岸的E1、E2目前台鐵也在辦理招商中,希望能在明年中找到投資者簽約。E1、E2結合鐵道文化資源與商業活動的發展方向,反對意見不多,但到時候要如何具體設計,特別是與附近台北市政府管理的商業空間與文化資產結合,卻是台北市西區未來十年最重要的公共建設。

但台北市民能看到的,一樣只是柯文哲與連勝文的閃爍其辭和狀況外。柯P陣營怒斥郝市府竟在任期尾聲,宣佈要把「雙子星」收回自建,但曾宣佈要在C1、D1蓋「青年創業大樓」的柯陣營,卻又同時宣稱「雙子星」只能「留給下任市長好好決定」。至於連公子,一邊砲轟柯文哲對於「雙子星」有「六大不懂」,另一邊卻好像搞不清楚,自己提過的「西區市政中心」,位置明明不在「雙子星」。

(台北綜合區規畫圖/作者提供。)

*作者為台北市大稻埕人,因為老家就在台北車站旁邊被推舉或鄙棄為本土型天龍人。自以為是進步的社會自由主義者,但留學時被歐洲同學揭發自由主義認同來自於當不了社會主義者又覺得保守派屬於鄉巴佬。唸過一些法律,但也常被誤會唸的是交通都計或社會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