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為何醫療科技評估制度需要納入病友團體聲音

2017-03-27 06:00

? 人氣

非營利組織投入病友參與制度,衛福部應規劃臺灣健康科技評估未來機制,

廣徵眾議,訂出明確的病友團體參與政策之方針

加拿大的醫療科技評估機構CADTH (The Canadian Agency for Drugs and Technologies in Health)近幾年來不斷宣導Evidence for everyone的重要性,其組織架構中有一單位為「CADTH Patient Community Liaison Forum」,該聯盟是在2013年組成的,主要任務角色是了解病人證據的各項議題,且即時提供各種回應及制訂與病人證據及倫理議體相關的資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臺灣可參考加拿大經驗,運用非營利組織的資源發展病友團體參與醫療科技評估制度,結合教育、社區資源落實證據的呈現,讓patient input的概念落實到共同擬訂會議制度中。此外,衛福部應思考臺灣醫療科技評估制度的未來方向,適時順應時代的潮流,制訂相關政策及方向,尤其此具有效益的醫療科技評估方法學,不應有與國際脫軌的窘困。

醫療科技評估的功能應是全方位的公共衛生福利政策評估

醫療科技評估制度是運用在健保新藥給付決策過程的工具,終極目的是協助政府評估相關衛生政策。隨著時代演變,醫療科技評估具備的功能也越來越多,不僅只侷限在健保新藥給付上,可能也因政府政策所需而進行「與新科技相關之政策評估」、「長照社福政策評估」、「協助健保會相關決策證據」,及「知識轉譯、廣宣」的功能等評估。醫療科技評估是一套具有科學及證據的方法學,建議我國衛生福利單位應審慎評估醫療科技評估可運用在政策並協助解決公共衛生福利問題的相關策略。

公開、透明的機制是杜絕政策不能落實的唯一途徑

健保醫療體系之中,為外界垢病的是財務及總額問題,以經濟學「市場失靈」的角度觀之,經濟問題的解決主要仰賴價格機能這隻「看不見的手」的運作,若價格機能未能使資源配置達到經濟效率的狀態,亦即社會資源未達最佳的配置時,稱為「市場失靈」。避免造成更多的政府失靈,政府應採取介入。雖然難解的政策問題何其多,但用公開及透明的方式才能杜絕更多「看不見的手」介入立意良好的公共政策。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不斷力推政府單位應知情的公開相關訊息供民眾參考,其「開放」、「共通」及「協作」為其當前在位之目標;期勉,透過新公民參與的時代,政策執行單位有其義務促進社會溝通與建立意見徵集的機制。

綜上,將病友經驗納入藥物決策之中已是目前國際上的作法,訓練所有的醫療科技評估執行者,不管是評估委員或是參與成員,瞭解何謂醫療科技評估乃是當前的重要目標。以公共政策目標之巴瑞多原則(Pareto Criteria)的巴瑞多改進(Pareto Improvememt)而論,從政策X改變到政策Y,如果能讓至少一人獲益,沒有任何人受害,這就是一個整體社會提昇的政策改革。我們期勉,臺灣的健康照護部門或醫療科技評估執行者應建構一套更有系統的公民/病友參與的制度,建立良好品質的病友證據,確切的實現公民參與之目標。

*作者為醫藥行政人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