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年金殖利率與退休人權

2017-03-24 06:10

? 人氣

作者表示,小英總統宣稱年金改革要達成一個世代至少25年不破產,若未臻公平,25年後基金將成什麼模樣?須不須再鬧一次?(資料照,陳明仁攝)

作者表示,小英總統宣稱年金改革要達成一個世代至少25年不破產,若未臻公平,25年後基金將成什麼模樣?須不須再鬧一次?(資料照,陳明仁攝)

年金改革漫天煙塵,社會觀點各有論述。有人懷疑基金破產的可能性;有人倡言以「經營國家」高度觀之,退休年金是「國帳」的一部分,刪減軍公教退休金等於刪減民間消費主力,會使政府將國帳預算移轉去蓋蚊子館;也有人認為財務取向的年改恐怕是找鬼開藥單,軍公教退休制度必須發揮社會保險的所得重分配與老年照顧等功能,不能與一般商業保險無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任何理性決策都少不了財務評估,「要不要財務取向」也是財務評估後的決策考量。如果評估結果可以多發退撫金,要不要財務取向?

本文設例模擬起薪3.6萬~退休薪6.6萬的個別公職人員繳領退撫年金模式,以其月繳全額﹙政府+個人﹚按2.55%年息÷12進行月複利,繳費年資35年,領5.4萬月退20年,計算個人虛擬帳戶數十年繳-孳-領的運作結果,如圖一和表一。結果顯示:月繳期滿本息477萬+扣除月領繼續孳息51萬<領年金總額1,313萬,短少785萬,不足支應。

退撫年金(該文作者提供).png
(該文作者提供)

 

退撫年金2(該文作者提供).png
(該文作者提供)

儘管個人戶入不敷出,依然有人認為該模型以管窺天,不足代表整體情況;當前整體基金淨值有龐大正數且繳費人數多於領退人數,不可能整個破產。復以退休金具社會保險性質,「完全準備制-收支平衡的儲蓄養老精神」被「隨收隨付制-有人繳就有得領的養子防老概念」取代﹙黃世鑫,新世紀智庫論壇第60期,2012.12,頁115﹚,更讓人難以想像為何退休後沒錢可領。

若說退休金是國帳的一部分,當由政府逕編預算支付給個人,毋須巧立各類基金,徒增操作複雜性、市場風險和道德風險。既然成立基金,就算大水庫未必枯竭,鑒於少子化趨勢,力求個人戶平衡依然重要,理由除了相對穩健,也攸關「退休年金殖利率」是否合理。本文模擬的退撫個人戶殖利率為12.81%年息,意思相當於「你向銀行借款477萬,此後每月還款5.4萬,20年共還1,313萬」的借款年利率,只是方向相反。這樣的借款利率很高嗎?如果是,何以期待退撫基金給你此等報酬?12.81%的退休年金殖利率,遠高於退撫基金最近十年平均孳息率2.55%及眾多國家經濟成長率,豈是台灣經濟現況可以滿足?政府現在希望大家多繳、少領、延後退,其實就是在解決殖利率過高的問題。

除了退撫年金個人戶模型的殖利率特別高外,本文以約當薪資、相同孳息率和繳領年期,分別模擬公保、勞保及勞退個人戶的相關數據,如表二,其中勞保年金個人戶模型殖利率為7.338%,也不低。此外,將表二的勞工與公職人員略作比較,更可發現:

從個人提撥部分觀之,勞工模型月繳累計金額188萬,退休月領4.6萬;公職模型月繳累計金額148萬,退休月領6.3萬。結果表明「公務員﹙35%﹚繳多領多,勞工﹙20%﹚繳少領少」的說法不盡正確,個人負擔比率高≠繳得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