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觀點:選舉兩道菜,買票跟造勢

2014-09-19 12:25

? 人氣

選舉不脫兩道菜:買票與造勢。(資料照片,仇佩芬攝)

選舉不脫兩道菜:買票與造勢。(資料照片,仇佩芬攝)

從以前到現在,台灣不管是威權時期或民主化後,每逢選舉期間,就一定會出現賄選跟造勢這兩道重要的配菜。即便進入網路時代,這兩道配菜還是能夠發揮一定的效用。這個禮拜,小歪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賄選跟造勢的好用在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來談賄選,又稱之為買票,一般認知就是一手交錢,投票所交票。只是這樣的認知,加上經常聽到的「這次買很兇」傳聞,其實會讓人陷入一種迷思:灑越多錢,買越多票?

這就大錯特錯囉,買票不可以用這麼去脈絡化的觀點理解。買票其實是一整套「買的流程」裡頭,最後的確認手段。買票的重點,不只是買手裡的這張票,更是買這個選民的人際關係。在都市化的地區,人口流動迅速,人與人之間的紐帶比較薄弱;然而在鄉村地區,老王隔壁三間的丈夫的孫子養的小黑狗昨天生了七胞胎,事發後一天幾乎全村的人都知道了,這就是一種緊密的人際網絡。

這種人際網絡,一定會有一個人擔任老大或領袖的角色,族長、村長、里長…,總之就是樁腳。政治人物透過管道(金錢、黑道)去爭取這些樁腳的支持,樁腳再透過人情等關係去鞏固這些票,確定投給這個候選人。所以說買票不是去「買」很多票,而是去「鞏固」基於人情的票源。

設想一下,你老爸老媽叫你去投票,投他們指定的人,如果你平常就不是對政治很關心的人,是不是就乖乖地配合聽話,投給那一個人?樁腳掌握選票就是這樣的邏輯。

另一道菜則是造勢。從現在的年輕眼光看來,造勢是一場勞民傷財又沒什麼意義的活動。一群人在那邊搖旗吶喊,搞不好還因為音響太爛,連台上說什麼都聽不清楚 。

這些批評都對,但是都沒有批到點。小歪打個比方,把造勢當成政治版的流行音樂會,或許就會比較容易理解。假設說今天有個企業找了個場地,把六月天、蘇打藍、張旋、陳義迅這些大咖全部找來,歌迷會不會嗨翻天?至少這些人的歌迷會嘛對不對。

這就是造勢場的第一個重點,讓支持者嗨。平常只出現在報紙、電視上的人物,難得有機會在你面前出現,而且主辦單位還負責接送(可能還有其他福利),這麼好康的事,何樂而不為呢?第二個重點,就是如果這個活動辦得好,不只是參加的人開心、有信心,這些參加的人,回去之後還會當成茶餘飯後的話題,跟親朋好友分享。於是訊息就會透過這種耳語口傳的方式,擴散出去,形成無形的力量,進而左右輿論、民調、選舉結果。當然,如果辦得不好,反效果是跑不了的。

總而言之,買票跟造勢,本質都是要鞏固自己陣營的支持。買票效果比較強,但是沒辦法外溢(媒體跟檢調表示:歡迎來找我們);造勢效果不一定好,但渲染的效果會慢慢浮現。

*作者為政治從業人員/唸過一間還不錯卻也常常被酸的社會科學院,以至於變成一個對社會欲求不滿的人,看到許多詭異而反動的事情總是忍不住想嗆個幾句,認為流血流汗絕對比流口水來的有價值。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