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年金改革的解決方案─改革退休基金制度,別無他法!

2017-03-21 06:30

? 人氣

退伍軍人團體前往國防部外針對軍人退撫、年金改革等議題進行抗議。(蘇仲泓攝)

退伍軍人團體前往國防部外針對軍人退撫、年金改革等議題進行抗議。(蘇仲泓攝)

當一個蠢貨因為機緣巧合而當上組織首領時,對屬下來說可謂悲慘至極。-神野正史《不輸的力量》

3月1日,執政黨年金改革主事者找了一些「專家學者」開會,而會後記者會披露的結論顯示,與會代表基本上「傾向贊成」年金改革後「另立基金」,至於將來若是「另立基金」,究竟新基金該採「確定提撥,Defined Contribution(DC)」,抑或是「確定給付,Defined Benefit(DB)」呢?則當天的會議尚未有定論。又拋出將於3月17日再行召開後續會議,俾便將相關年金改革方案予以確定。眼見年金改革方案即將「塵埃落定」的日子即將到來,姑且不論這場後續會議又會給出多少「共識」,筆者不揣疏漏,願就保險及退休基金相關改革議題,提供一己之芻蕘之言,以供主事者參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是否應該另立基金,此議題暫且不在此處討論。但無論是維持舊基金,抑或是另立新基金,主事者萬不可以昧於事實地樂觀以為,只要與舊基金切割,則新基金將從此獲得重生。因為任何基金都是要追求有效的投資報酬率的,難道新基金就不需要追求經營績效了嗎?沒有國際上普遍7%以上的經營績效,若還是只能維持在年化投資報酬率約莫3%左右的「後段班」成績,即便是提撥費率再高,恐怕不用等到這些繳費者屆齡退休之際,基金老早就「又」面臨破產的危機了。

茲以美國的國家退休管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Retirement Administrators,NASRA)於民國105年2月所統計之數據為例來說明,資料顯示,美國國內各個公共退休金的預期績效,絕大多數都大於7%。長期以來,實質績效亦大於7%。值得注意的是,當中的投資收益就佔了基金收入的62%,遠超過雇主和受僱者的提撥收入(雇主部分:26%;受僱者部分:12%),是基金的主要收入來源。

年金改革的解決方案2
民國75年~104年間,美國公共退休金基金的各項基金收入占比。( 李愛民提供)
年金改革的解決方案4
民國85年~104年間,我國退撫基金的各項基金收入占比。(李愛民提供)

然而,以退撫基金為例,自85年至104年為止,含未實現損益的年化投資報酬率為2.76%,同時期的投資收益只佔了基金收入的33%,遠低於雇主和受僱者綜合起來的提撥收入(67%)。如此之經營績效,如何足夠支付將來的退休給付呢?國立中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林盈課老師在〈以時間為友─有效資產配置的長期投資績效〉一文中指出,如果我們把退休金做有效的資產配置,並且長期投資,根據財務的複利理論,時間可以成為我們退休後的好朋友。複利是什麼呢?複利的概念就是:本金隨著時間會生利息,利息會再生利息,延續不斷,時間越長,財富的累積也越多。複利的成功關鍵在本金能生多少利息?利息高低的產生,決定於資產配置的效率。誠然,沒有善用複利這種數學上稱之為「等比級數和」的強大理財工具,如何而能創造出長期下來可觀的投資效益呢?

年金改革的解決方案3
截至2015.06.30止美國公共退休金基金的平均年投報率。(李愛民提供)

至於長期下來的投資收益有沒有可以達到7%以上的學理論述呢?林盈課老師也指出,穩定長期的投資報酬率,是許多退休基金的目標。但是,投資期間越長,真越能增加投資報酬與分散投資風險嗎?從過去的財務研究文獻,答案是肯定的。Fisher 和 Statman在財務分析師期刊(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1997),提出時間能分散風險的論文 (The Behavioral Framework for Time diversification),文中確認,股票市場的風險會隨時間的增加而減少。以股票市場為例,股票市場是預期國家經濟成長的領先指標,儘管短期會因國際事件或不可抗拒因素而波動,但長期會隨該國經濟的持續發展而回到基本面。因此,長期且定時的投資,可避開短期股價波動所造成的投資損失,符合學理上平均滾入的成本概念。所以,不要再說出「投資就是賭博」這一類令人岔氣的話了,這樣誆言,只會讓專業投資人士傻眼及搖頭而已。

既然有著學理上的績效保證,那我們如何利用這次年金改革的契機,釜底抽薪地將國內各個保險及退休基金容易瀕臨破產懸崖的弊病,徹底根除,永絕後患呢?國際知名退休基金專家Keith P. Ambachtsheer曾說過:「如果退休金變成退休基金管理者的囊中之物,革命將永遠不會發生。退休基金管理機構應該遵循公平交易原則,鼓勵專業合作,以『為每一位退休金計劃成員創造收益』為唯一目標。退休基金管理應該是利他的,而不是利己的。」值此年金改革已然討論到基金經營管理議題之際,如何做得到上述的境界?必也,基金獨立經營也!唯有不受政治力干預及操縱的基金,才能追求學理上長期穩定而豐厚的投資績效。

年金改革的解決方案6
作者認為,關於年金改革我們可以從Keith P. Ambachtsheer教授在關於退休金改革的鉅著「退休金革命─退休金危機的解決方案(Pension Revolution: A Solution to the Pensions Crisis)」一書中,找到最佳的建議。(李愛民提供)

至於基金要如何獨立經營?3月1日的會議中有傳出行政法人化的聲音,筆者期期以為不可,詳見拙作《觀點投書:還在胡亂取經嗎?基金管理不是這樣改的》一文。衡諸世界各國現行較為普遍的做法,只要是績效績優的退休金基金,大抵都是擺脫政府的經營管理,邁向財團法人化的方向前進。筆者在上文有舉出「智利模式」的基金經營管理方式,此篇文章還要再舉出另一種可行的方式。我們可以從Keith P. Ambachtsheer教授在關於退休金改革的鉅著「退休金革命─退休金危機的解決方案(Pension Revolution: A Solution to the Pensions Crisis)」一書中,找到最佳的建議。他舉「哈佛管理公司(Harvard Management Company, Inc. ,HMC) 與「安大略教師退休金計畫(Ontario Teachers' Pension Plan, OTPP) 」為例,充分說明了要想充分達到成功經營的退休基金,必須要做到下列的改革:

年金改革的解決方案5
(李愛民提供)

中文譯文:

【你的管理應該像HMC或者OTPP一樣嗎?】

顯而易見地,大多數退休金和受贈基金都沒有按照上述所說的方式來管理資金及風險。應該要這樣做嗎?我們的答案應該不會讓你驚訝。”應該要這樣做嗎?”的問題就像底下這四個問題以及它們的答覆:

問題:你的基金是否應該擁有可以釐清利益關係人利益,以及減少代理衝突之可能性的法律基礎?

答覆:當然應該!

問題:你的基金是否應該擁有一種管理流程,使其得以透明化組織的任務及了解達成目標之關鍵因素?

答覆:當然應該!

問題:你的基金是否應該擁有禁得住質疑及知情辯論的試煉,並在出現新證據時能做出適當修正的一系列投資信念?

答覆:當然應該!

問題:你應該採用結合了嫻熟判斷力及最新金融工程技術,俾便融入利益關係人的風險容忍度和投資信念之投資過程嗎?

答覆:當然應該!

所以你是不是應該仿效HMC或是OTPP進行管理?

當然應該!

在此列示一張近二十年來,國際間幾個採用獨立專業退休金基金管理公司的典範,各位可以一眼看出何謂「優勝劣敗」?很顯然地,以政府來管理退休金基金的,包括我國的退撫基金、舊制勞退基金,以及勞保基金,只能敬陪末座、乏善可陳;而其餘所列獨立的退休金基金管理公司操辦的基金,包括加州退休基金、愛達荷州退休基金、肯塔基州退休基金、安大略省教師退休基金、安大略省市政退休基金、亞伯達省大學退休基金,以及亞伯達省公共服務退休基金,都是至少7%以上的績優生表現。

年金改革的解決方案1
(李愛民提供)

截至目前為止,已公布的官方年金改革方案,大抵是走提高保費及降低給付的手段,這雖然也是社會保險年金體系常用的改革方式,但要注意的是,此種改革方式短期內會使得年金財務問題看似獲得舒緩,但是長期而言,在人口老化的趨勢下,將會造成嚴峻的財務問題,進而強化社會保險年金體系的制度邏輯,從而使得未來年金改革更為不易。基本上,此次年金改革的首要目標是解決年金體系的財務永續問題,卻提出一個將會使未來年金體系的財務問題更為嚴峻的改革構想。這不禁讓我想到文章一開始的那句話,進行退休金制度的改革本來是件必要及迫切的社會學工程,但若是將此重大且影響深遠的重擔放在一個蠢貨身上時,毫無疑問地,所有他的屬下將會十分悲慘至極。因為錯置的改革動作將會嚴重扼殺許多人退休後的老年生活,從而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甚至造成人心浮動、士氣低落,這一切的一切,咸皆出自一個昏聵的領導者拍板決策,其悲慘下場早可逆見,但是卻因為掌權者周遭圍繞著討好附和之徒,無人敢有逆見,所以就是令人背脊發涼的大悲劇。最後筆者以一個故事作結:

民國47年4月20日《人民日報》的一則報導,標題為「人民首都不容麻雀生存——三百萬人總動員第一天殲滅八萬三」,特別引人注目。原來是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主席毛澤東屢屢接獲報告,說是麻雀成群結隊地啄食穀粒,糟蹋糧食很凶。許多屬下逢迎拍馬地獻策,說是「麻雀吃穀子有礙農業生產,應該消滅。」一些生物學家仰體上意,也紛紛表態。

因此麻雀被界定為「四害」中的老四,在那段期間頓時成為「應該」被全面撲殺的對象。打麻雀這場「戰爭」可謂是戰果輝煌,當時全中國都在打麻雀,被消滅的麻雀不知道有多少億隻!然而,當所有的麻雀幾乎都被消滅殆盡後,穀物的害蟲頓失天敵,大肆繁衍,進而造成農產歉收,大躍進期間餓死了幾千萬人,某種程度上應該跟「打麻雀運動」有關。

*作者為退休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